天天看點

大夏皇帝明玉珍奇人奇事,建都重慶執政幾何?他的後人今安在?

作者:重慶人文曆史

前不久,我們講到《重慶與南韓不得不說的故事,有趣又有料》,讀者比較感興趣,紛紛留言讨論。今天,我們來扒一扒明玉珍奇人奇事,建都重慶後執政是好是壞?以及元末那場聲勢浩大的紅巾軍農民起義對其影響,他的後人如今怎樣了?

紅巾軍農民起義

元朝,帝國統治者将人民劃分為蒙古、色目、漢人和南人四個等級,蒙古族在各等人中名列第一等,是為“國姓”。等級制度森嚴的元朝,朝廷腐敗,蒙古貴族搶占土地、苛捐雜稅名目繁多,國勢日趨漸弱,連年災荒,走投無路的貧苦農民在北方白蓮教首領韓山童及其教友劉福通的号令下,紛紛揭竿而起。他們頭裹紅巾,打出“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龍飛九五,重開大宋之天”的旗幟,發動農民起義,向官僚地主發動了猛烈攻擊,沉重打擊了元帝國的統治,最終将其趕出了中原。

大夏皇帝明玉珍奇人奇事,建都重慶執政幾何?他的後人今安在?

元朝貴族

教友劉福通在颍州起義後,一時紅巾軍蜂起,遍布南北各地。如徐壽輝、彭瑩玉(即彭和尚)等也在蕲、黃起義,稱為南方紅巾軍。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徐壽輝稱帝,國号天完。這支紅巾軍發展很快,轉戰在今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一帶。此外,屬于紅巾軍的隊伍,還有在徐州起兵的芝麻李(即李二),在今河南地區活動的布王三(即王權),在今湖北地區活動的孟海馬。不過這些紅巾軍不久都被元軍鎮壓了。又在濠州(今安徽鳳陽)的紅巾軍首領是郭子興,朱元璋就在他的部下。

大夏皇帝明玉珍奇人奇事,建都重慶執政幾何?他的後人今安在?
大夏皇帝明玉珍奇人奇事,建都重慶執政幾何?他的後人今安在?

元末農民起義形勢圖

還有其他一些起義隊伍,一支是浙東的方國珍,一支是先在蘇北高郵(今屬江蘇)起兵、後來占據平江(今江蘇蘇州)的張士誠。高郵地處南北要沖,張士誠占據高郵,被元朝看作心腹之患。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丞相脫脫親統百萬大軍進攻高郵,結果被張士誠擊潰。高郵大捷埋葬了元軍的主力,不僅使張士誠轉危為安,也使紅巾軍獲得大發展的機會。方國珍和張士誠起義,先都起到了配合劉福通、牽制元朝兵力的作用,但是他們後來都接受元朝收買,轉而與起義軍為敵。

大夏皇帝明玉珍奇人奇事,建都重慶執政幾何?他的後人今安在?

紅巾軍在杭州修建的水門城牆

大夏皇帝明玉珍奇人奇事,建都重慶執政幾何?他的後人今安在?

張士誠

自古以來,川蜀地區土地肥沃,險阻衆多,每當天下大亂的時候這裡都會出現勢力割據的情況,如公孫述、劉焉、劉備、王建便是其中最著名者。故有“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定蜀未定”的說法。一般來說這些割據政權都會定都成都,但是在元末之際,有一個人卻偏偏沒有在成都建都,而是來到了重慶。這就是明玉珍,他的政權也被稱作明夏。

明玉珍何許人也?

明玉珍(1329年10月2日―1366年3月17日)原名瑞,字玉珍,是元末湖廣行省随州人,家中世代務農為業。明玉珍“身長八尺餘,目重瞳子,素有大志”,長大以後正好碰上元末大亂,紅巾軍領袖徐壽輝起兵蕲水并攻略四周,而明玉珍則率領四境百姓集結千餘鄉兵屯駐在青山結栅自保。

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徐壽輝已僭号稱帝,招降明玉珍:“來則共富貴,不來舉兵屠之”,于是明玉珍便“引衆降,以元帥守沔陽。”歸附徐壽輝後,明玉珍便開始與元軍作戰,有一次“與元将哈麻秃戰湖中,飛矢中右目,遂眇。”從此明玉珍便有了個綽号“明眼子”之稱。

大夏皇帝明玉珍奇人奇事,建都重慶執政幾何?他的後人今安在?

明玉珍

明玉珍的上司倪文俊後來因為沔陽連年遭受洪災,軍糧不濟,便讓明玉珍逆江而上籌集糧草。明玉珍率50艘船,萬餘人溯江而上,所到之處軍紀嚴明,深得民心,漸因軍功升遷至奉國上将軍、統兵都元帥,成為天完政權的骨幹。

籌糧結束後,明玉珍本想立刻回去交差。但是這個時候已經被四川行省右丞完者都殺害的重慶義兵元帥楊漢的部衆五千人前來投奔,并告訴他“重慶無重兵,完者都與四川行省左丞哈麻秃不相能,若回船出奇不意襲之,可取而有也。”正在明玉珍猶豫不決之際,部将戴壽的一句話讓他下定了決心:“攻重慶,事濟據蜀,不濟歸,無損也”。于是“玉珍從其策,襲重慶,走完者都,執哈麻秃獻壽輝。壽輝授玉珍隴蜀行省右丞。”随後明玉珍四處攻城略地,手下的地盤越來越大。

大夏皇帝明玉珍奇人奇事,建都重慶執政幾何?他的後人今安在?

紫色為明玉珍疆域全圖

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在明玉珍不斷壯大實力的時候,同為大将的陳友諒挾迫徐壽輝遷都江州,次年弑主自稱漢帝。

大夏皇帝明玉珍奇人奇事,建都重慶執政幾何?他的後人今安在?

陳友諒

明玉珍稱帝執政

明玉珍得知徐壽輝被殺、陳友諒自稱為帝,由于與陳友諒關系一直不好,便斷絕了二人之間的關系,割據川蜀,“立壽輝廟于城南隅,歲時緻祀。自立為隴蜀王,以劉桢為參謀。”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明玉珍在大謀士劉桢等人的擁戴下,在重慶自立為帝,國号大夏,史稱明夏。

大夏皇帝明玉珍奇人奇事,建都重慶執政幾何?他的後人今安在?
大夏皇帝明玉珍奇人奇事,建都重慶執政幾何?他的後人今安在?

修複的玄宮之碑

明玉珍稱帝後,不做中原逐鹿之想,隻想經略四川一境,做個小國寡君,于是派兵阻塞了霍塘峽,不與外界往來,在戰亂四起的年代,打造了一個老百姓安居樂業的世外桃源。為了保境安民,明玉珍積極與當時已穩定時局的明太祖朱元璋建交,朱元璋承認了“大夏”的存在。

入主巴蜀後,明玉珍吸取前人教訓,積極改善民生,良有嘉聲。稱帝後,明玉珍緻力于内政建設,将川蜀劃為八道,各設地方官員治理。同時還開設學校、開科取士、安集流民、輕徭薄賦,這些政策推行下去之後,蜀中人心穩定,明玉珍越來越得人心。據《明史》載:“(明玉珍“性節儉,頗好學,折節下士。既即位,設國子監,教公卿子弟,設提舉司教授,建社稷宗廟,求雅樂,開進士科,定賦稅,以十分取一。蜀人悉便安之。”

子繼帝位迫降大明

四年後,至正二十六年大明二月六日(1366年3月17日),明玉珍病故,享年38歲,谥号欽文昭武皇帝,廟号太祖。同年九月,葬于重慶江北區江北城寶蓋山陵,是為睿陵。其子明升繼位,改元開熙。當時明升年方十歲,無法理政,大權皆在其母彭太後手中。彭太後掌權後,繼續貫徹丈夫的政策,不對外用兵,盡力安撫民生,内修政理,局勢也十分穩定。

大夏皇帝明玉珍奇人奇事,建都重慶執政幾何?他的後人今安在?

明玉珍睿陵所在地

又過了兩年(1368年),朱元璋稱帝,并将元順帝趕到北方大漠。明朝建立之初,蒙古殘餘勢力還在反撲,朱元璋要盡全力消除蒙元殘餘勢力,對明夏政權還顧不上用兵,隻是派人去招撫,但是朱元璋的招撫卻遭到了拒絕。

大夏皇帝明玉珍奇人奇事,建都重慶執政幾何?他的後人今安在?

明太祖元璋

在天下一統的大勢所趨之下,明夏政權的頑抗無異于螳臂當車。洪武四年(1371年)春,朱元璋遣大将湯和、廖永忠、傅友德等人進攻明夏,在連戰連捷的情況下,于同年六月兵臨重慶城下。此時,明升自知大勢已去,便隻能率衆出降。至此,立國僅9年時間的明夏帝國覆亡。

明氏後人今何在?

明夏滅亡後,後朱元璋封明升為歸義侯。朱元璋怕他們受人蠱惑,日後危及大明政權,洪武五年(1372年),派太監将明升以及其母彭皇後等二十七人遣送到高麗,并宣“不做官,不做民”。明升長大後也安分守己,絕不讓朱元璋對自己起疑,後來又被權知高麗國事李成桂封為華蜀君,享受“忠勳世祿”,娶了高麗女子為妻,世代定居在開城興國寺。

大夏皇帝明玉珍奇人奇事,建都重慶執政幾何?他的後人今安在?

今天的北韓開城

後來,明升娶高麗總郎尹熙王之女為妻,後育有四子,大兒子資憲大夫資憲公明義;二兒子總郎公嘉靖大夫明見;三兒子副使公嘉靖大夫明俊;四兒子侍郎公通訓大夫明信。從此,明升一脈就在北韓半島代代相傳,至今已形成一個有四萬人之衆的旺族。

大夏皇帝明玉珍奇人奇事,建都重慶執政幾何?他的後人今安在?
大夏皇帝明玉珍奇人奇事,建都重慶執政幾何?他的後人今安在?

明玉珍後人祭拜先祖

1983年12月,明玉珍陵墓被重慶市人民政府列為市重點文物保護機關。自從明玉珍墓被發現後,明氏後人每年都會回重慶祭拜他們的這位“先帝爺”。

大夏皇帝明玉珍奇人奇事,建都重慶執政幾何?他的後人今安在?
大夏皇帝明玉珍奇人奇事,建都重慶執政幾何?他的後人今安在?

明玉珍皇帝陵文物保護

參考文獻資料:頭條百科、百度百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