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禹締造大夏帝國,不因治水,揭露大禹不為人知的一面

提起大禹,我們最先想到的是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一過家門,嬌妻分娩,聽兒啼哭,未入;二過家門,見兒招手,未入;三過家門,兒拉父親,未入。大禹建立夏朝,僅僅是因為治水有功,榮登帝王寶座嗎?揭露大禹不為人知的一面。

大禹締造大夏帝國,不因治水,揭露大禹不為人知的一面

一、鲧禹父子治水不同

鯀,禹之父,号若陽,皇帝族後裔。《孟子 滕文公上》:“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泛濫于天下。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谷不登,禽獸逼人,獸蹄鳥迹之道交于中國”。意思是說堯時期,中國大部分土地都被洪水淹沒,沒被洪水淹沒的地方又被鳥獸占領,人們苦不堪言。堯命鯀治理洪水,鯀采用傳統的治水方法,即“堵”。屯土築堤,以堤防水,保護氏族部落的土地安全。但築堤圍堵的方法不僅沒有堵住洪水,反而使上遊的水越聚越多,導緻潰堤,加劇洪水泛濫。到了舜時期,因鯀治水無功,被殺于羽山。

禹采用“疏川導滞,鐘水豐物”的治水方法,即“通”,與其父方法剛好相反。禹成立了一支治水的技術隊伍,負責勘探規劃水路,發動群衆一起開鑿山谷引導水路。現在巫山縣的“錯開峽”和“斬龍台”就是錯開水路的遺迹。事實證明,大禹的治水成功了。由于治水期間禹發動了廣大勞動群衆,并親力親為,樹立榜樣,有了群衆基礎和偉大功績,是禹登帝的基礎條件。

大禹締造大夏帝國,不因治水,揭露大禹不為人知的一面

二、蠱惑人心

三苗,九黎之後,是長江中遊的一個強大的部落聯盟,,文化發達。禹治水時,三苗也參加了,并取得一定成就,治水成功後,其他部落都得到了封賞,唯獨三苗沒有,三苗是以不服而反。禹為了擴大統治區,掠奪奴隸和财富,值此機會,滅三苗。在出兵之前,禹在祖廟進行了一場祭祀活動,,禹手持玄圭,登壇宣告:三苗作亂,是上天要懲罰他們,三苗部落妖魔鬼怪橫行,黑白颠倒的,大地開裂,人民水深火熱,我是代表上天的旨意去懲罰他們,救命于水火之中,大家要齊心協力,共滅三苗。遂三苗滅。在大禹時代,文明程度不高,文化不發達,人們相信有神論的存在,禹以神靈來控制人們的意志,蠱惑人心,取得戰争勝利,遂滅三苗。開疆拓土,掠奪了更多的财富,鞏固了自己的統治地位。

大禹締造大夏帝國,不因治水,揭露大禹不為人知的一面

三、不擇手段,心狠手辣

禹登帝位後,經過多年的發展,夏朝國力有了空前的發展,于是禹開始巡視。禹到了會稽山,令各方諸侯次年春天來此相會,論功行賞。各方諸侯接到指令,均紛紛到會稽山接見禹,并朝貢。防風氏是汪芒氏之君,其部落離會稽山不遠,塗山之會時,接受了封号,表示誠服于夏。但會稽山之會,他卻姗姗來遲,态度傲慢。禹大怒,殺一儆百,遂殺防風氏,暴屍三日,其他諸侯聞之,深感禹之威嚴,都臣服于夏。

大禹締造大夏帝國,不因治水,揭露大禹不為人知的一面

四、籠絡人心

夏朝是在原華夏部落聯盟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統治地區由原來的中原擴大到黃河上下遊,長江南北,面對小邦林立,發展不平衡,禹實行分封制,以收買人心,鞏固疆土。分封堯之子丹朱于唐(今山西),分封舜之子商均于虞(今河南),同時還分封同姓諸侯,有扈氏、男氏、斟尋氏、彤城氏、費氏、杞氏、辛氏等。

大禹締造大夏帝國,不因治水,揭露大禹不為人知的一面

五、“僞君子”

禹之前都是禅讓制,禹在位時,舉臯陶為繼承人,但臯陶早逝,按慣例由臯陶之子伯益繼承,于是,禹舉伯益為繼承人。但暗地裡卻培植自己兒子啟的勢力,禹死後,禹之子啟殺伯益,取而代之,成為夏朝第二位君主。之前的禅讓制變成了世襲制,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

大禹締造大夏帝國,不因治水,揭露大禹不為人知的一面

總結:禹通過治水成功建立了群衆基礎,成為開國之君。通過自己的殘暴建立威嚴,鞏固夏朝的統治,并傳位于子。

參考書目:《中國開國帝王全傳》 趙國華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聲明:文中插圖均來自于網絡

創作不易,請小夥伴們點個贊,點個關注,謝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