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演義或評書中都以為,門神尉遲敬德是打鐵的出身,家境貧寒。而在曆史上尉遲敬德可不是家世貧寒,雖然也打鐵,不可同日而語。今天小編給扒一扒他的家世出身。
尉遲恭本名是尉遲融,投降大唐後,被賜名尉遲恭,字敬德,發妻是蘇娬,繼室史書無記載,發妻生有尉遲寶林,繼承尉遲恭爵位,上柱國、衛尉少卿、鄂國公。繼室生有尉遲寶琪和尉遲寶環。尉遲恭的一個孫女嫁給了秦瓊的兒子秦有道,另一個孫女嫁給了安州刺史杜鵬舉。
發妻蘇娬是隋朝檀州刺史蘇謙的女兒,大業九年就去世了,鮮卑族人。
由于在我國曆史上是沒有尉遲這個姓氏的,那麼尉遲恭家族是哪裡來的?這就得從他祖上說起了!

尉遲這個姓氏源于西域于阗,在我國五胡亂華時期東遷了一部分人,尉遲部族在北魏時期有功,北魏孝文帝把尉遲姓氏尊為八大姓之一,賜姓尉氏,比如楊堅就是普六茹氏,李淵就是大野淵,楊堅建隋後,所有人的姓氏恢複本姓。
既然尉遲恭的祖上有功,我們看看他們都是什麼官職,做到何種高位!
據《尉遲恭墓志銘》記載》:曾祖本真,後魏中郎将、冠軍将軍、漁陽郡開國公,贈中外六州諸軍事,谥曰懋。大父益都,北齊左兵郎中,遷金紫光祿大夫,入周,濟州諸軍事、濟州刺史。考伽,随授儀同三司、衛王記室,皇朝追封常甯安公,贈汾州刺史、幽州都督。
從墓志銘我們可以看出,尉遲恭的曾祖尉遲本真,後魏的中郎将、冠軍将軍,被封為漁陽郡公;大父尉遲益都,解釋一下,大父在古代是祖父的意思,在北齊、北周都做過官,曾做過濟州刺史;考伽,再給解釋一下考,這是墓志上的寫法,就是父親已故的意思,其父親是衛王的記室參軍,題外話,尉遲恭的父親是楊堅的幼弟,一代戰神楊爽的記室參軍,這一位打的突厥西遷,突厥根本惹不起啊!
尉遲恭大業末年,參與平定高陽民亂,授朝散大夫。大業十三年617年,跟随劉武周起兵,擔任偏将。武德三年620年,兵敗歸順唐朝,賜名尉遲恭。後随李世民南征北戰,參與策劃玄武門之變。
尉遲恭确實當過鐵匠,但是家世顯赫,妥妥的當地大族,最起碼也是中等偏上的世家,鮮漢化的卑鮮族人,是不是大吃一驚,根本和演義中不一樣。
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