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一
圖二
每逢過年,大陸各地都有貼門神的習俗。人們希望以此驅鬼辟邪、保護家人歲歲平安。最早的門神是用桃木雕刻成的兩個“桃人”,挂在門旁。據說,他們是黃帝派來統領遊蕩人間群鬼的兩位神将——神荼與郁壘的化身,後來演變為直接将他們畫成門神像貼于門上。唐代以後,又有畫唐太宗的兩員大将秦瓊(叔寶)、尉遲恭(敬德)之像為門神的,屬衆多門神中的“經典搭檔”;此外,還有将關羽、張飛、鐘馗等當作門神的。門神像通常左右門戶各貼一張,成雙成對;也有把一對門神畫成一文一武的。下面就讓我們通過曆年發行的郵票來認識諸位“門神”的真面目吧。
門神是木版年畫的主要描繪對象,在中國郵政已經發行的9套“木版年畫”系列郵票中,有6枚是以門神為主圖的。首先登場的是2003年1月25日面世的《楊柳青木版年畫》中的“鐘馗”(圖1),尉遲恭則在2005年2月1日發行的《楊家埠木版年畫》“門神”一票中首次亮相,2007年2月10日推出的《綿竹木版年畫》中的“坐提刀”亦屬門神造型之一;而2008年1月15日發行的《朱仙鎮木版年畫》中的“步下鞭”,讓尉遲恭再次成為主角;2010年2月6日面世的《梁平木版年畫》中的“門神”看似是一位文官;2011年1月10日推出的《鳳翔木版年畫》中的“執鞭敬德”,使尉遲恭在郵票上“梅開三度”。将這6枚具南北不同風格的門神郵票按其身姿不同朝向擺放,正好可以組成3對門神像,倒也十分有趣。
中國澳門1997年6月18日發行的一套4枚《傳說與神話(四)——門神》郵票,以橫雙連形式分别描繪了神荼與郁壘和秦瓊與尉遲恭兩對門神,較好地表現了門神畫成雙成對張貼的形式。同時面世的小型張還展示了門神畫像張貼在祠堂或村屋正門上的實際效果(圖2),使人一目了然。2004年6月30日推出《傳說與神話(七)——關帝》郵票一套4枚及1枚小型張,圖案為面如紅棗、手持青龍刀的關公之不同造型,其來源也是門神畫。
(作者:司徒一凡)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