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以來,鄉村振興的重要性不斷重新整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成為解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沖突和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的必然要求。民族要複興,鄉村必振興。在大力提倡鄉村振興和鞏固拓展脫貧成果的階段,如何從艱巨繁重的農村大背景下開發出農村的潛力,奠定農村力量的深厚基礎,鄉村人才顯現的作用就尤為重要。為響應國家号召,青年團體應勇擔時代重任,扛起鄉村振興的大旗。
扛起鄉村振興就是用知識豐盈自己。《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第八集)《腹有詩書氣自華》中強調,學習是解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構成的“金鑰匙”,也是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倡導并身體力行的重要習慣。是以我們青年同志要主動學習,端正學習态度,在加強政治理論知識之上更要用好理論知識,鍛煉自己的思維提高理論素質。且鄉村振興涉及到多個方面的振興包括産業、人才、生态、文化、組織等,而這離不開專業人才的力量,離不開知識的儲備。是以我們青年團體不僅需要加強政治理論知識,更要在專業學科知識上下苦工,充分利用所有教育資源包括國家報刊、新聞報道、兩微一端等正規媒體。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事業發展沒有止境,學習就沒有止境”。将所學知識運用到本職工作中使其發揮最大作用就是我們不斷學習的意義之一。
扛起鄉村振興就是用實幹錘煉自己。想要開展鄉村振興戰略,就要充分了解農村大環境和農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推動全黨崇尚實幹、力戒空談、精準發力,是以青年們要抱有“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态度,積極主動的前往基層一線,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強化使命擔當,時刻把為群衆辦實事牢記在心,弘揚艱苦奮鬥精神,與群衆生活在一線奮鬥在一線。面對複雜問題要迎難而上、勇挑重擔,面對種種誘惑要堅守初心、遵紀守法。確定越是艱難的環境、越是艱巨的任務,越能磨練自己,用行動錘煉出真才實幹。
扛起鄉村振興就是用行動表達自己。愛國不僅僅是一個名詞,更是一個動詞。不論是風雨飄搖的戰争年代,還是如今國富民強的和平時期,盡管我們已經實作一個個目标,攀過一座座高山,但是我們眼前仍有鄉村振興這個大考題,想要答好這道題,我們青年團體就要把自己的個人前途與國家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始終做到“同呼吸共命運”,把自己的責任與使命和鄉村振興緊緊連在一起,要有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按照鄉村振興戰略的總目标繼續奮鬥。鄉村興則國家興,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着我國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品質,眼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号角已經吹響,青年團體義不容辭挺身而出!
作者:楊爽(齋堂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