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的重要性不断刷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成为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大力提倡乡村振兴和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阶段,如何从艰巨繁重的农村大背景下开发出农村的潜力,奠定农村力量的深厚基础,乡村人才显现的作用就尤为重要。为响应国家号召,青年团体应勇担时代重任,扛起乡村振兴的大旗。
扛起乡村振兴就是用知识丰盈自己。《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八集)《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强调,学习是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成的“金钥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倡导并身体力行的重要习惯。所以我们青年同志要主动学习,端正学习态度,在加强政治理论知识之上更要用好理论知识,锻炼自己的思维提高理论素质。且乡村振兴涉及到多个方面的振兴包括产业、人才、生态、文化、组织等,而这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力量,离不开知识的储备。因此我们青年团体不仅需要加强政治理论知识,更要在专业学科知识上下苦工,充分利用所有教育资源包括国家报刊、新闻报道、两微一端等正规媒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事业发展没有止境,学习就没有止境”。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本职工作中使其发挥最大作用就是我们不断学习的意义之一。
扛起乡村振兴就是用实干锤炼自己。想要开展乡村振兴战略,就要充分了解农村大环境和农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动全党崇尚实干、力戒空谈、精准发力,所以青年们要抱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态度,积极主动的前往基层一线,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强化使命担当,时刻把为群众办实事牢记在心,弘扬艰苦奋斗精神,与群众生活在一线奋斗在一线。面对复杂问题要迎难而上、勇挑重担,面对种种诱惑要坚守初心、遵纪守法。确保越是艰难的环境、越是艰巨的任务,越能磨练自己,用行动锤炼出真才实干。
扛起乡村振兴就是用行动表达自己。爱国不仅仅是一个名词,更是一个动词。不论是风雨飘摇的战争年代,还是如今国富民强的和平时期,尽管我们已经实现一个个目标,攀过一座座高山,但是我们眼前仍有乡村振兴这个大考题,想要答好这道题,我们青年团体就要把自己的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始终做到“同呼吸共命运”,把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和乡村振兴紧紧连在一起,要有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继续奋斗。乡村兴则国家兴,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眼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已经吹响,青年团体义不容辞挺身而出!
作者:杨爽(斋堂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