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陳春成獲寶珀理想國文學獎首獎,評委馬家輝稱其寫作“很sexy”

作者:酒死了

記者 | 潘文捷

編輯 | 黃月

2021年第4屆“寶珀理想國文學獎”昨日下午揭曉,陳春成以首部短篇小說集《夜晚的潛水艇》獲得首獎。在頒獎禮上他表示,自己“不值得那麼多的關注和誇獎。”

<h3>馬家輝:“解決不了”是文學動人的地方</h3>

頒獎詞稱《夜晚的潛水艇》“獨辟蹊徑,把知識與生活、感性與理性、想象力和準确性結合為一體,具有通透纏綿的氣質和強烈的幻想性。小說以一種典雅迷人的語言為我們展現了當代小說的新路徑”。

在頒獎儀式上,陳春成說,自己在寫作時沒有想過和社會、和時代的關系,因為覺得不該“預設一個東西然後再去寫”。他的獲獎感言也提到,每一位作家都應該有一種“我與我周旋久,甯作我”的意思,“我隻能這麼寫,非寫不可,非如此寫不可。假如有一個人從未來過來教我,你要這樣寫,你要包含一點對現實的關懷,或者教我各種理論上的東西,告訴我這樣寫就會成為了不起的作家,我沒辦法那樣寫。我們隻能自己寫自己的,”陳春成說。

關于這個問題,鄭執談到,自己在19歲剛剛創作小說時解決的是自己内心的問題。一個時代是否有特别出類拔萃的作者為時代做代言,其實是事後才會發現的,是以對作家來說,每個人要解決好自己的問題,“而不是往前沖,抱着這樣的包袱寫作。”馬家輝則認為“‘解決不了’是文學動人的地方”,作家把自己難以解決的問題通過故事表現出來,那也很動人。馬家輝評價陳春成的寫作“很sexy”(性感)——他解釋說,這種寫作讓讀者總是處于“I want more”(想要更多)的狀态,他自己讀《夜晚的潛水艇》就是願意一篇一篇一直讀下去,和此前讀長篇一氣呵成、讀短篇二三篇足以的感受不同,因為陳春成“用sexy的語言講了好故事”。另一位評委格非也提到了類似的感受:“看了一篇感覺不錯,第二篇感覺也不錯,第三篇又完全不一樣。”他認可陳春成以短篇小說對不同的寫法進行嘗試和探索,“有類型小說,也有曆史,還有幻想,包括一點兒科幻,有時又是和《紅樓夢》的内容相關聯,很龐雜。”

陳春成獲寶珀理想國文學獎首獎,評委馬家輝稱其寫作“很sexy”

馬家輝還贊揚了陳春成文字的“共通感”。他在讀小說中的這樣一句——“這一生非但不是幸福的,而且也不配稱之為不幸,甚至也不配稱為不幸。因為整個的一生都用在了戰戰兢兢地回避着不幸。”——時感到,這位作者有着“在什麼位置用什麼語言擺定裡面的人和整個處境”的能力。

<h3>陳春成:寫得少,聊得太多了</h3>

陳春成以前在豆瓣上寫文章,後來被很多人看到,出書及獲獎的過程讓他感到“有點不可思議”。《夜晚的潛水艇》不過是9個短篇小說,他在頒獎禮上說,“不值得那麼多的關注和誇獎。”

陳春成也談到了成名之後的困惑。“過去沒有人和我聊文學,隻有自己寫”——和朋友聊得太多,朋友就不理自己;和老婆聊,聊到關系也不好——隻能控制傾訴欲。出書後情況發生了變化,“寫得少,聊得太多了。”現在因為想到别人談論自己,他感到“構思時也沒有以前那麼自在”,目前還在克服這方面的困難。他表示自己還沒有準備寫新的東西——如果要寫的話,還是寫寫短篇小說。在活動現場,陳春成談到了自己理想的作品——要麼是一首詩,28個字;要麼則是巨大的,總之會“完美得像星體一樣不能動搖”。

針對陳春成的“困惑”,格非談到,任何一個年輕作家都要經曆兩個方面,一個是成功,一個是批評。成功後,作家會覺得自己被很多人關注,是以似乎失去了随心所欲的創作自由。批評也是這樣,一些批評的存在純粹是因為作家獲得了成功,這是一個“老的秘密”,有的時候年輕作家也會對批評産生對抗情緒。格非給出的建議是,“年輕作家應該心無旁骛地、盡全力地創作下一個作品,如果用盡了自己的力氣,認真完成作品,就不要在乎别人的贊揚的批評。對得起自己,心裡就比較容易獲得平靜。”

陳春成獲寶珀理想國文學獎首獎,評委馬家輝稱其寫作“很sexy”

<h3>每個寫作者都要面對各自的困難</h3>

入圍決選名單的另外幾位作家也在活動上談到了寫作面臨的挑戰。對鄭執來說,寫作最大的挑戰就是常年沒有讀者,賺不到錢。他在香港求學時,有一部小說寫了兩年時間,賺到九千塊錢,當時去麥當勞打工的同學一個月的收入就是一萬。在香港生活花銷巨大,“靠寫作支撐真的挺困難”,他是以也在質疑要不要走這條道路。

周恺認為小說最大的限制是語言,不論是表達思想觀點還是推動情節,小說最終限制人的就是語言。一些東西是語言沒有辦法表達的,大家的努力就是用自己的探索去抹除語言的邊界,或者在架構之内表達更多的東西。

在寫作之初,張忌感到最困難的地方是“看到特别優秀的作品以後,怎麼都達不到那樣的水準”,他說寫作就是自己和自己妥協的過程——作家的寫作不是全能的,肯定有所長所短,要說服自己清醒地認識自我,把最好的一面拿出來。他滿意于自己每隔一段時間都能寫出新的東西,寫作20年來,他感到身體健康對寫作至關重要,“身體好,就可以寫更長的時間,打開文學的可能性。”

這一獎項旨在發掘45歲以下的優秀小說家,首獎獎金為30萬元人民币。今年入圍決選名單的五位作者分别是陳春成、孫頻、張忌、周恺、鄭執,最終獲獎者由阿來、格非、李宗盛、梁鴻、馬家輝五位評委共同選出。

<h4>附:2021年第四屆寶珀理想國文學獎入圍決名單的5部作品及入圍理由</h4>

陳春成《夜晚的潛水艇》

精妙飄忽的語言和各種别出心裁互相生發,互相輝映,令人稱歎。很好地把知識與生活、感情與理性、想象力和準确性結合于一體的小說,開拓了小說的某一空間。

孫頻《以鳥獸之名》

大開大合的情節和語言為當代社會生活注入内在更為闊大的空間,想象力不隻是虛構故事的能力,而是創造性地展現現實的内在邏輯的能力。

張忌《南貨店》

通過對“南貨店”這一特殊社會場景的記述,作者對1970至1990年代江南城鎮生活的描摹與重制令人信服。不見驚心動魄故事,平淡卻引人入勝。人物的挑選塑造恰到好處。下筆輕重得宜,從容說明白了故事。

鄭執《仙症》

故事精巧、迷人,有東北特有的黑色幽默和荒誕的氣息。寫的雖是現實人物,卻常有意想不到的奇特際遇,卑微的身分,卻總在卑微裡追求和堅持自己的向往,雖未必能至,卻可能比成功能足打動人心。

周恺《偵探小說家的未來之書》

作者有意透過人物(叙事者)的文學生活來思考當今社會的現實境況,并讓兩者互相觀照。具有百科全書小說的知識性和博雜性,對當代知識分子精神和生活内在邏輯有非常藝術性的探索,語言既有某種典雅性,但同時又具有叛逆和多向特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