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
摘要:10月28日電影《長津湖》片方公布了續集《長津湖之水門橋》的先導海報,正式官宣了《長津湖》确實有續集,而且将在明年初上映,從續集的片名就可以知道肯定是圍繞着長津湖地區唯一的橋梁水門橋來展開,曆史上志願軍曾經對水門橋連續組織了三次炸橋,最後一次甚至連橋梁基座都徹底炸毀了,那麼美軍陸戰1師又是如何通過水門橋的?

10月28日電影《長津湖》片方公布了續集《長津湖之水門橋》的先導海報,正式官宣了《長津湖》确實有續集,也是原版人馬拍攝,而且将在明年初上映。
《長津湖》從9月30日上映以來,一個月的票房就超過54億元,成為中電影有史以來票房收入的亞軍,不過目前影片雖然還沒有下線,但放映已經進入收官階段,後續票房估計很難再有較大增長,要想更進一步,還是很困難的。但54億元的票房,1億人觀影的成績還是相當不錯了,并且在社會上掀起了一股長津湖熱,長津湖戰役成了最近一個月最熱的話題,最可愛的人志願軍,以及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再次成為大家所關注的焦點。
是以,《長津湖》片方乘着這股東風,不失時機推出了續集《長津湖之水門橋》的先導海報,對續集進行預熱,這也算是比較成功的營銷政策。
其實,在看《長津湖》時,老周就感覺到有點頭重腳輕虎頭蛇尾,3小時的片長,前面2小時都是在講整個抗美援朝的背景,真正講長津湖戰役隻有1小時,而且對于主角吳京飾演的伍千裡、易烊千玺飾演的伍萬裡以及他們所在的鋼七連的結局也沒有交代清楚。但是現在有了續集——之前已經拍攝了大部分,有些鏡頭需要在冬季拍攝,是以現在再次重新召集原班人馬續拍。如果是這樣早就有了續集的考慮,那麼兩部全片5小時,用2小時來介紹時代背景,在影片結構上也就說得過去了。
從續集的片名就可以知道肯定是圍繞着長津湖地區唯一的橋梁水門橋來展開,曆史上志願軍曾經對水門橋連續組織了三次炸橋,最後一次甚至連橋梁基座都徹底炸毀了,那麼美軍陸戰1師又是如何通過水門橋的?
水門橋,是從興南港到柳潭裡全長125公裡公路沿線唯一的一座橋梁,位于古土裡和真興裡之間,古土裡以南約5.6公裡處。衆所周知,橋梁是公路上最脆弱的環節,最容易遭到攻擊,遭到攻擊後修複也很困難。而且水門橋是一座旱橋,橋下不是河流,而是四個巨大的鋼筋水泥管——這是長津湖水庫的水通過隧道被引流到這裡,再經過這四個鋼筋水泥水管,沿着陡峭的山勢一直通到山下的發電廠的水輪機,水泥水管與公路交錯處依山勢建有一座變電站,水門橋就在變電站下方的懸崖之上。在公布的《長津湖之水門橋》先導海報上四根碩大的水泥水管赫然在目,可見這次劇組對複原水門橋還是很用了點心思的。
從古土裡到真興裡的11公裡,海拔高度差卻有730米,而從黃草嶺到堡後莊的3.5公裡路程,海拔高度差更是高達640米,簡直是可以用直上直下來形容了。在這樣陡峭的山勢上,水門橋雖然跨度僅有8.8米長,但是根本無法繞道迂回,毫無疑問,是陸戰1師撤退途中最脆弱的節點。一旦水門橋被炸毀,人員是可以從水泥水管上通行,但車輛就完全不可能通過了,而沒有了車輛,即便過了真興裡黃草嶺就是一馬平川的平原,徒步撤退的美軍也很難擺脫志願軍的追擊。
是以,水門橋就決定了美軍陸戰1師能否成功逃出志願軍包圍,用生死存亡的關鍵節點來形容一點都不誇張。
志願軍自然清楚水門橋對于切斷美軍退路的巨大價值,是以12月1日就派出小部隊将水門橋炸毀,但陸戰1師第1工兵營迅速将其修複;12月4日,志願軍第二次組織炸橋,再次将水門橋炸毀,美國陸軍第10軍第73工兵營又在橋上架設了M2車轍橋——M2車轍橋是美軍工兵部隊裝備的專用架橋器材,由鋼制和木制車轍闆組合而成,可以架設起30米至50米跨度,可通行40噸的M26坦克——這樣就使水門橋恢複通行;但是很快又被志願軍第三次組織小分隊将水門橋炸毀,而這次炸橋更為徹底,連橋梁基座都炸掉了。是以60師認為已經徹底完成了炸橋任務,美軍沒有十天半個月根本不可能修複。九兵團司令員宋時輪接到水門橋已被徹底炸毀的報告,也再次燃起了将陸戰1師圍殲在古土裡的信心,立即催促27軍和26軍加速向古土裡開進,來一個甕中捉鼈。
史密斯師長指令師工兵參謀兼第1工兵營營長約翰·帕特裡奇中校必須盡快架起一座橋!帕特裡奇認為要想架橋,唯一的辦法就是空投M2車轍橋的預制部件,再運到水門橋進行架設。為此,帕特裡奇于6日清晨乘坐直升機對水門橋進行了仔細的空中偵察,認為需要4套M2車轍橋部件,考慮到空投時可能的損失,帕特裡奇要求空投8套,也就是8個鋼梁部件和4個木質車轍闆。
由于M2車轍橋部件重達1.1噸,普通降落傘難以負載,是以帕特裡奇特别要求先在連浦機場進行試投。結果,落地時巨大的沖擊力将M2車轍橋的鋼梁撞毀得根本無法使用。就在絕望之際,赫塞爾·布拉辛格姆上尉急中生智建議同時使用兩個大型降落傘,這次試投取得了成功。随即陸軍降落傘技術小組攜帶大型降落傘,連夜從日本飛抵連浦機場,在陸戰隊空投排、陸戰隊第1水陸兩栖牽引車營的技術人員協助下徹夜進行技術準備。
7日9時30分起,8架C-119運輸機将8套M2車轍橋部件(一共是8個鋼梁預制件和4個木制車轍闆)空投到古土裡,美軍工兵部隊收到了6個鋼梁(另外2個中1個落到志願軍陣地,1個着陸時損毀)和3個木制車轍闆(另1個在着陸時損毀),帕特裡奇立即将這些器材裝上2輛卡車,于8日14時随陸戰7團1營出發。
9日上午,陸戰7團1營終于奪取了掩護架橋的陣地,帕特裡奇指揮的卡車于中午前後到達水門橋,12時30分開始架橋。由于志願軍炸橋時将橋基都徹底炸毀了,使得兩邊的距離擴大到8.8米,而M2車轍橋的鋼梁卻隻有7.3米,帕特裡奇立即指揮60名戰俘和一些步兵利用附近廢棄的鐵路枕木再加上沙袋壘起橋基,接着再架設鋼梁,然後架上木制車轍橋闆,至16時終于大功告成。史密斯師長立即指令部隊火速過橋。從18時起,車輛開始過橋。起初幾輛很順利,當1輛拖着TD-18推土機的卡車通過時将木制車轍橋闆壓斷,技術最熟練的卡車駕駛員威爾弗雷德·普羅瑟中士跳上還在搖晃的牽引卡車,施出渾身解數将牽引卡車從被壓斷的橋面上開了回來!原本M2車轍橋鋼梁是供M26坦克通行,木制車轍橋闆則是供其他車輛通行,現在木制車轍橋闆斷裂,其他車輛的通行頓時成為難題。帕特裡奇立即仔細檢視精确計算,想出了改變鋼梁位置的應變辦法。工兵迅速拆下木制車轍橋闆,再将鋼梁位置向裡移動,使所有車輛的輪胎都壓在鋼梁上通行,不過由于各種車輛輪胎位置不同,是以壓上鋼梁的位置也不一樣,如最小的吉普車隻壓上1.3厘米!這樣所有車輛都能通行,隻是為了以策安全速度大大減慢了,過橋時車輛時速被嚴格控制在3公裡以下!
千餘輛車輛、坦克都從這座從天而降的橋梁上通過,還有1.4萬美軍士兵和大約4000名北韓難民,甚至還有幾十條難民的耕牛,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整個晚上這座橋上居然沒出任何事故。
就這樣,美軍通過了水門橋,順利到達真興裡,逃出了在美軍陸戰隊曆史上被譽為地獄的長津湖地區,之後從真興裡南下,再平原上利用汽車、火車一路狂奔到興南港,這才結束了噩夢一般的長津湖撤退之旅。
說到這裡有人肯定會覺得奇怪,志願軍為什麼會聽憑美軍在水門橋上架橋?難道不會開槍開炮來阻止美軍?
原因很簡單,也很無奈,因為水門橋太小,跨度隻有8.8米,而且是在懸崖之上,根本不可能布置防禦陣地展開部隊進行防守。要想用火力封鎖水門橋,隻有附近的一處無名山頭,美軍陸戰7團1營在架橋行動開始之前就攻占了這個山頭,這才保證了架橋行動的順利進行。
實際上,水門橋并不是最後一關,在水門橋以南約1公裡處的1081高地志願軍建立了阻擊陣地,這也是志願軍九兵團在整個長津湖地區位置最南的陣地。1081高地不但是制高點,而且從古土裡到真興裡的公路正好在1081高地附近有一個U形的彎曲,從1081高地上可以俯瞰整張2000米長的公路,換言之,在1081高地上的志願軍可以有效封鎖這一段的公路。
美軍為了打通古土裡和真興裡之間的公路,派出在真興裡的陸戰1團1營北上進攻1081高地。陸戰1團1營不但是陸戰1師的精銳,也是在之前戰鬥中一直沒有遭到志願軍的進攻——志願軍攻勢的最南端也隻是到了古土裡,是以陸戰1團1營建制完整,戰鬥力強勁。從12月8日開始,陸戰1團1營就對堅守在1081高地的志願軍20軍60師180團1營2連(加強3連的1個排)發起了攻擊,雙方激戰了整整一天。當晚,氣溫降至零下34度,美軍配發羊毛内衣、毛衣、毛褲、帶帽防寒服、防雨登山服以及鴨絨睡袋,風雨大衣是以特殊的防寒防雨材料為面料,戰鬥靴裡為适應高寒地區還特意配有多層毛氈墊,但仍有多達近百人士兵凍傷,甚至有數人因嚴重凍傷而不得不截肢。那麼,缺衣少食的志願軍,在這樣的酷寒之下,會遇到怎樣的磨難,自然不言而喻。
9日天亮後,美軍陸戰1團1營在大量飛機支援下再度發起猛攻,終于占領了1081高地。
至于180團1營2連,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由于8日夜間的嚴寒,又是在風口的山頂上,是以全連都凍死在陣地上,成為長津湖戰役中三個“冰雕連”之一。
第二種說法,主要根據美軍戰史的記載,1081高地的戰鬥一直持續到9日下午15時,最後還發生了白刃戰,1營2連全部戰死,1081高地才落入美軍之手。
無論是全連凍死的“冰雕連”,還是全連犧牲,真正戰鬥到了最後一人一彈,1營2連都以生命為代價忠實履行了自己的作戰使命!
修複水門橋,占領1081高地之後,陸戰1師主力才得以能夠從古土裡撤至真興裡。
在古土裡地區的志願軍20軍60師,此時确實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由于作戰傷亡和凍餓減員,全師還能戰鬥的人員已經不到200人,看着從真興裡一路南逃的陸戰1師,60師實在心有不甘,師參謀長蔡群帆率領着120多人仍然咬着牙窮追不舍,但顯然已經無力改變什麼了!
就是不知道《長津湖之水門橋》會如何表現這一段悲壯的戰鬥,期待!
(本文圖檔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