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原來蒙自的正宗過橋米線過了上午就沒得吃了

昨天晚上,我們見識了大屯海蚊子的蠻橫,居然能夠視“小蝸”的紗窗如無物,可憐的辰哥被叮了好幾個大包。

原來蒙自的正宗過橋米線過了上午就沒得吃了

因為半夜都在打蚊子,今早起床已經接近十點,這也是我們一家三口第一次同時起床。

上午,我和小胖妞哪也沒去,給“小蝸”屋内做了一次全面的清理,煥然一新的感覺真好。

原來蒙自的正宗過橋米線過了上午就沒得吃了

昨天把水桶和水管落在了沙甸,熱情的王老師說要幫我們聯系車把水管帶到蒙自。怎麼好意思再麻煩人家,尼蘇小鎮距離沙甸并不遠,下午我們又開車回到沙甸大清真寺。

原來蒙自的正宗過橋米線過了上午就沒得吃了

拿到水桶和水管,天色漸晚,由于沙甸到蒙自的道路都要收費,是以我們決定走高速前往蒙自。

這條高速的名稱很有意思,叫天猴高速。之是以叫天猴高速,是因為它聯通了天保口岸和猴橋口岸,是雲南省沿邊的快速通道。

原來蒙自的正宗過橋米線過了上午就沒得吃了

在收費站正好稱了一下“小蝸”的重量,3.58噸,這是在水箱不滿的情況下稱的,如果水箱充滿,預計可以達到3.7噸,為“小蝸”的負重能力點個贊。

傍晚,我們抵達了蒙自市區的“紅河文化廣場”,這裡停車免費,而且綠化帶裡有水龍頭,完美的“窩窩”。

原來蒙自的正宗過橋米線過了上午就沒得吃了

來到蒙自,怎麼能不吃大名鼎鼎的“過橋米線”呢。

“過橋米線”是雲南滇南地區特有的食品,已有百多年曆史。

原來蒙自的正宗過橋米線過了上午就沒得吃了

關于過橋米線,還有着美麗動人的傳說:清朝時滇南蒙自市城外有一湖心小島,一個秀才到島上讀書,秀才賢慧勤勞的娘子常常烹饪他愛吃的米線送去給他作為午飯,但等出門到了島上時,米線已不熱了。

後來一次偶然送雞湯的時候,秀才娘子發現雞湯上覆寫着厚厚的那層雞油有如鍋蓋一樣,可以讓湯保持溫度,如果把佐料和米線等吃時再放,還能更加爽口。

于是她先把肥雞、筒子骨等熟好清湯,上覆厚厚雞油;米線在家燙好,而不少配料切得薄薄的到島上後用滾油燙熟,之後加入米線,鮮香滑爽。

這種烹饪方法一經傳開就受到了人們的效仿。因為妻子送飯到湖心島每天都要經過一座橋,于是人們就把這種方法烹調的米線稱之為“過橋米線”。

蒙自的過橋米線還有一大特色,那就是采用菊花作為配料。

原來蒙自的正宗過橋米線過了上午就沒得吃了

本以為到了蒙自,過橋米線應該随時都能品嘗,誰知經過簡單的搜尋和詢問,才發現蒙自人吃米線都是在清晨,一般到了12點鐘以後,所有正宗的過橋米線店都會關門謝客。

正所謂好事多磨,我們還是明天再吃吧。

路過了一家陝西面食店,好久沒吃面食的我們果斷進去點了最喜歡的油潑扯面,這家店的味道十分正宗,雖然沒有吃到期待中的過橋米線,但是用一碗筋道順滑,酸辣鮮香的油潑扯面犒賞一下我們的北方胃也十分不錯。

原來蒙自的正宗過橋米線過了上午就沒得吃了
原來蒙自的正宗過橋米線過了上午就沒得吃了
原來蒙自的正宗過橋米線過了上午就沒得吃了

小辰哥不能吃辣,又嚷着要吃漢堡,隻好滿足他了。

原來蒙自的正宗過橋米線過了上午就沒得吃了

回來的路上,辰哥看到了一家商店門口養了兩隻小松鼠,立刻就被吸引了,主動給小松鼠喂香蕉,十分的興奮。

原來蒙自的正宗過橋米線過了上午就沒得吃了
原來蒙自的正宗過橋米線過了上午就沒得吃了

房車之旅能夠讓很多原來隻有從書本上才能看到的動物活靈活現的展現在他的面前,印象必然十分深刻。

有很多人擔心辰哥将來會不适應集體生活,在我看來,房車旅行讓辰哥能夠遇到很多不同的小朋友,而我們也主動引導他與其他小朋友們一起玩耍,現在的辰哥見到小朋友都會主動的問好,并且願意加入他們的遊戲當中。

在廣場上遇到的大姐姐、大哥哥主動帶辰哥一起玩滑闆車,一起開“火車”,辰哥玩的都不願意回“小蝸”了。

原來蒙自的正宗過橋米線過了上午就沒得吃了

明天我們将在蒙自逗留一天,品嘗正宗過橋米線之後,再領略一下這座四面環山的壩區城市的風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