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1 class="pgc-h-arrow-right">浴血三八線138:抗美援朝70年70人之柴雲振</h1>
作者:莫孤煙
20世紀80年代初,金首相在訪華期間與鄧公座談時,聊起了四川籍的志願軍英雄,除了說起黃繼光和邱少雲,他還特意提起了一個叫做柴雲振的志願軍戰士,并向與會人員打聽他的下落。
柴雲振來自志願軍15軍,而當年志願軍15軍的軍長,系時任北京軍區司令員秦基偉,他此刻剛好坐在鄧公身旁。秦基偉立即講了自己所知道的資訊:
1951年6月,15軍45師血戰樸達峰,湧現出一大批英雄人物,其中柴雲振帶領的一個班攻下了4個山頭,殲敵400多人。身負重傷的他被部隊送回國搶救治療,接連轉了好幾個醫院之後下落不明,不知道是否還活着。
秦基偉将軍
秦基偉還說,當初志願軍授予柴雲振特等功臣,卻沒有人來領取獎章,他的獎章至今還在15軍的檔案室裡保管。多年來,部隊一直在尋找這位英雄,但始終杳無音信。
鄧公聽了後,當場訓示:哪怕是大海撈針,也要把柴雲振找到!
秦基偉所說的樸達峰阻擊戰,發生在第五次戰役的回撤階段,是15軍這支年輕部隊自成軍以來所經曆的前所未有的殘酷血戰。
1951年5月,當美軍發起全線反擊後,糧彈兩缺、人困馬乏的志願軍在美軍淩厲的空地一體化反擊下,陷入極大的被動,整個中部戰線有被撕裂乃至全線崩潰的危險。正在想盡一切辦法收攏部隊的秦基偉接到志司急電:迅速在芝浦裡地區占領要點,不惜一切代價堅決阻擊敵人,掩護我軍主力北退。彭總親自和秦基偉通話,明确要求他們必須堅持7到10天。
15軍剛入朝作戰,就趕上了規模空前的第五次戰役,部隊不僅損失慘重(減員1/3),而且物資供應出現嚴重困難,以至于部隊不得不靠野菜充饑,一些戰士甚至連馬糞裡的黃豆豆都撿出來吃了。再加上彈藥不足、地形生疏,要完成彭總交代的任務的确困難巨大。
秦基偉橫下一條心,決心哪怕全軍打光最後一兵一卒也要完成阻擊任務。軍部發出緊急動員令,号召部隊“誓與陣地共存亡”。
一場惡戰就在芝浦裡地區展開了。在45師134團固守的樸達峰上,所有的陣地都在反複拉鋸,打到最後,全是血淋淋的白刃戰,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好漢随處可見。
6月4日,美軍25師集中兵力火力,再次向樸達峰志願軍陣地發起猛攻。激戰至下午,7連和9連守備人員傷亡殆盡,陣地失守,45師的防線頓時岌岌可危。
剛由師警衛連補充到8連7班擔任班長的柴雲振臨危受命,他帶領13名戰士向被敵占領的主峰陣地發起反擊。
柴雲振是人民軍隊中無數個“解放戰士”中的一員。他16歲時為躲避抓壯丁從四川逃往重慶,以賣醪糟為生,後來被一個保長用20擔谷子的價錢賣給了蔣軍203師,當了一名夥夫。淮海戰役中柴雲振被俘,随即加入到解放軍隊伍中,在渡江戰役搶灘登陸時,因奮勇作戰而受傷,傷愈歸隊後就當上了班長。
革命戰争的血與火,早已把柴雲振錘煉成了鋼鐵戰士。乘敵人立足未穩,他率領13名勇士分作3個戰鬥小組發起反沖擊,僅7分鐘就把一個營的敵人趕下了山,緊接着連取3個山頭,全部恢複陣地。
敵人并沒有全部走遠,還有數十人集中在另一個山頭上構築工事,如果不及時拿下來,對主峰威脅很大。柴雲振率領最後僅存的3名戰士不顧一切敵向敵人沖去。等攻上陣地後,3名戰士全部犧牲,隻剩下了柴雲振一人。
“鋼多氣少”的美國大兵,被這個殺紅了眼的中國士兵吓破了膽,趕緊向山下逃命,隻剩下了一個黑人士兵。柴雲振和這個黑人展開殊死肉搏,他被高大的美國兵壓在了身下。命懸一線,柴雲振試圖摳出美國兵的眼珠子,卻被對方生生咬斷了手指頭。
搏鬥中,柴雲振的頭頂被對手用石頭砸破了,昏了過去。美國兵以為他死了,轉身離去。蘇醒過來的柴雲振,抓起敵人扔下的卡賓槍,使出最後一點力氣扣動扳機,用槍膛裡的最後一顆子彈擊斃了敵人,再次昏死過去。
當8連沖上山頭時,看到的是一幅觸目驚心的景象:漫山遍野都是敵人的屍體和散落的槍支,躺在死人堆裡的柴雲振,全身多處重傷,完全成了一個血人!後經認定,柴雲振1人殺敵100餘人,被美軍咬掉一根手指,身上留下24道疤,成為和黃繼光、邱少雲齊名的志願軍特等功臣。
當柴雲振醒過來的時候,他已經躺在了一所部隊醫院的病床上。醫務人員告訴他,這裡是内蒙古標頭市,當初志願軍部隊的首長把他從前線緊急送回國,已經轉了好幾家醫院了。他全身大小24處傷,血都快流幹了,醫院懷着最後一線希望對他搶救,能活下來簡直就是奇迹。
少了一根手指的柴雲振,再也無法扣動扳機了,他不想成為部隊的負擔,一年後帶着500公斤大米票證作為複員費,回到了老家四川廣安嶽池縣大佛鄉。他在家鄉幹得很出色,當過鄉長、書記。很多人都知道他當過兵,打過仗,卻沒有人知道他是一位彭德懷都叫得上名字的戰鬥英雄。他自己也并不知道,他的英勇行為對全線陣地轉危為安起了重大作用,志願軍總部為他記特等功,并授予他一級戰鬥英雄稱号。
在鄧公的過問下,《人民日報》《解放軍報》等媒體以及西南地區的報紙連續在顯要位置刊登尋找柴雲振的啟示。已經成為空降軍的15軍在老軍長秦基偉的督促下,專門派出人員奔赴各地尋訪。
柴雲振資料照片
幾經曲折,柴雲振終于被找到了,還是他兒子在報紙上看到了尋人啟事。他被15軍派去的2名尋訪人員接到了武漢。為了考察眼前這位斷了一根手指、頭部傷痕累累的老人是不是當年樸達峰戰鬥中的英雄,15軍特地将老首長請來,讓老人辨認。柴雲振準确認出了原15軍谷政委、45師師長崔建功、44師師長向守志等諸多上司,還把他們當年的職務說得準确無誤。
向守志老淚縱橫,和柴雲振緊緊抱在一起說:“雲振,我們找得你好苦啊。30多年來,部隊派人幾乎尋訪了全國每一個省,今天總算找到你了!”
找到了英雄,部隊立即召開表彰大會。柴雲振領到了遲到30多年的勳章。秦基偉特地将他請到自己家中做客,回憶往事,感慨萬分,為他滿滿地斟上了一杯酒。
柴雲振(右)和老戰友在一起
1985年,柴雲振作為抗美援朝戰鬥英雄代表團的一員,赴朝通路。在紀念館,他看到自己的“遺像”與黃繼光、邱少雲并排擺放。老英雄親手将自己的“遺像”摘了下來,帶回家中。
懸挂在朝方紀念館的柴雲振“遺像”
多年來,柴雲振經常到機關、學校、企業、部隊作報告,給社會各界群衆講抗美援朝的戰鬥故事。他從不認為自己是英雄,在他眼裡,“真正的英雄,是那些犧牲的戰友”。
2018年12月26日,抗美援朝一級戰鬥英雄柴雲振逝世,享年93歲。英雄遠去,精神長存。
【2018年12月,四川嶽池縣,從全國各地千裡迢迢趕來一群白發蒼蒼的志願軍老兵。他們人人胸前挂滿了榮譽勳章和獎章,前來送别他們的老班長、志願軍特等功臣柴雲振】
【深耕戰争史,弘揚正能量,兵說歡迎各方投稿,私信必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