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軍三名刀客将軍之一:17歲秦基偉隻身提刀上陣,上甘嶺一戰封神

開國将帥當中,不乏作戰勇猛武藝高強的将軍,其中比較出名的有三名“刀客将軍”:許世友、秦基偉、賀炳炎(人民網-中國共産黨新聞網,

2013年01月17日08:13文章,

有記載)三位将軍。

我軍三名刀客将軍之一:17歲秦基偉隻身提刀上陣,上甘嶺一戰封神

秦基偉将軍

許世友和賀炳炎将軍自不必說,都是著名的開國上将,而秦基偉将軍1955年被授予開國中将,戰争年代曾有“秦大刀”的綽号。新中國成立後,曾擔任國防部長、人大副委員長等職務,個人成就比之兩位開國上将絲毫不差。

13歲的紅色少年

秦基偉1914年出生在湖北黃岡紅安縣,一個叫秦羅莊的小村莊,該村人都姓秦,因村民世代租種羅姓地主的地,故名秦羅莊。秦基偉是家中老小,深得父母喜愛,八歲開始上了一段時間學,然而也是八歲開始,父母、伯父,相繼離世,十歲時唯一的親人哥哥去世。從此,秦基偉孤身一人守着祖輩留下的茅草屋,靠賣柴幫工為生,飽嘗人間的艱辛。

童年時代,秦基偉砍柴、放牛、挖野菜、各種幫工,什麼活兒都做過,艱苦的生活條件養成了他堅毅、勇敢、富于反抗精神的性格。村裡有一戶人家為富不仁、盤剝鄉鄰,他經常在半夜往那戶人家門前放個稻草人或者放塊石頭在門上,那家人一早開門或者被吓一跳,或者被砸得頭破血流,苦不堪言。

我軍三名刀客将軍之一:17歲秦基偉隻身提刀上陣,上甘嶺一戰封神

秦基偉在天安門城樓上

秦基偉小的時候曾經習武,他的伯父留給他一把鏽迹斑斑的鋼刀,秦基偉每天晚上都去村口的大樹下練刀,純熟的刀法和強健的體魄為後來的革命生涯奠定了良好基礎。

1927年,從小富于反抗精神的秦基偉扛着一杆紅纓槍随鄉人參加了黃麻起義,加入義勇軍,開始走向了革命道路,當時,秦基偉才隻有13歲,被鄉親們稱為紅色少年。多年後,秦基偉将軍回憶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時,說道:

“這次參加黃麻起義,使我受到了很大的鍛煉。外面的世界一下子打開了。革命,不再是街談巷議,也不再是憑空想象。我不僅親眼看見了,而且親身參加了。回到七裡坪後,我那份熱情再也冷不下來了。”

“秦大刀”綽号的由來

參加革命後,由于年齡太小,直到1929年,15歲的時候,秦基偉才轉為紅軍第一師一名正式戰士,由于作戰勇敢、機敏,很快就成長為紅四方面軍總部手槍營二連連長。

我軍三名刀客将軍之一:17歲秦基偉隻身提刀上陣,上甘嶺一戰封神

解放戰争中的秦基偉

成為連長之後,性如烈火的秦基偉仍然習慣于沖鋒在最前面,一次戰鬥中他的胳膊受了傷,雖然不是要害部位,但非常危險,因為子彈擊穿了動脈,鮮血迸射而出。秦基偉後來回憶說,是自己的通信員救了自己:

“我負的傷雖然不是要害部位,但很緻命,動脈被打斷了。多虧了我的通信員,他好像很有經驗,用白布把我的胳膊捆得完全失去了知覺,到醫院根本解不開,手插不進去,隻好用剪刀剪。要不是這麼捆,動脈流血,幾分鐘就沒命了。”

1931年,紅軍攻打黃安(後來的紅安)縣城,秦基偉作為總部的手槍連,主要任務是保衛紅四方面軍總部安全。看到其他同志沖鋒陷陣,自己卻不能親臨戰場殺敵,秦基偉非常難受,多次請戰未果。秦基偉的倔脾氣上來了,再次找到營長:“這個崗,老子不站了,我要上前線殺敵!”營長已經被他磨煩了,随口說道:“不站崗可以,把槍和隊伍留下!”顯然還是不同意秦基偉上前線,因為營長明白守衛總部和作為最後的預備隊,手槍營任務更加重要,營長是想讓秦基偉知難而退。

沒想到,耿直的秦基偉把營長的氣話當成了指令,真的沒帶部隊、沒帶槍,帶上自己的大刀就沖上了戰場。結果身體壯碩、刀法娴熟的秦基偉,在戰場上憑一把大刀砍死砍傷好幾名敵人,從此人稱“秦大刀”。這個稱号一是說秦基偉刀法好,同時也是稱贊秦基偉作戰勇敢,革命立場堅定。

秦基偉回來後,營長又心疼又後悔,但是也發現了秦基偉的這項特殊作戰方法,讓秦基偉在軍中挑選有國術基礎,身體健壯靈活的人,組建了“大刀隊”,秦基偉任大刀隊的隊長。人數最多的時候,秦基偉率領的大刀隊有300多人,平時散落在各部隊,訓練或者執行特殊任務時才集中起來。

我軍三名刀客将軍之一:17歲秦基偉隻身提刀上陣,上甘嶺一戰封神

1937年,抗戰期間,秦基偉隻身來到山西太古縣一帶,一個月的時間就拉起了300多人的抗日武裝。秦基偉帶着這些毫無作戰經驗的新戰士,攻打太古縣城,奪得17支鋼槍,成立了“太古遊擊隊”,自任總指揮帶着這支部隊轉戰在太行山地區。同年11月份,太古遊擊隊和榆次紗廠的抗日武裝合并,組建129師獨立支隊,秦基偉任司令員,賴際發任政委,對外稱“秦賴支隊”。

此時,日寇已經打到山西,并且于11月8日,攻陷太原,然後日寇瘋狂推進,采取滅絕人性的三光政策,

燒殺淫掠無惡不作。

單單在祁縣閥漫村,就奸污婦女40多人,還殺死了23人;攻下平遙縣城後,日寇瘋狂屠城,殘殺百姓1000多人,11月8日日寇血洗太谷,手段殘忍、慘絕人寰。

到了1938年春天,

秦賴支隊已經發展到五千餘人,建立了覆寫17個縣,人口超百萬的根據地,一時間威震晉中地區。聽說日僞的猖狂獸行,秦基偉怒火中燒,他決定教訓一下日僞和漢奸。于是,

安排參謀長帶領偵查人員,秘密收集了十幾個縣的漢奸的資訊,同時,秦基偉挑選了一批精兵,重建了“大刀隊”,親任隊長。

1938年4月2日晚上,秦基偉安排下,十個縣同時行動,一夜之間除掉了100多個罪大惡極的漢奸,秦基偉親率大刀隊參加了當晚的統一行動。戰士們在每一個被殺的漢奸身上都留了一幅同樣的智語:凡給日軍通風報信帶路者均同此下場!行動持續了幾天,共襲擊日僞據點70多個,殺死漢奸260多名,極大震懾了日僞、漢奸的嚣張氣焰

。秦基偉的“大刀隊”威名遠播,讓漢奸和落單的鬼子僞軍脖子發涼,輕易不敢單獨行動。

我軍三名刀客将軍之一:17歲秦基偉隻身提刀上陣,上甘嶺一戰封神

抗戰後期,秦基偉将軍任晉冀魯豫根據地轄區四大軍區之一的太嶽軍區司令員,1947年8月開始,任晉冀魯豫野戰軍(中野、二野的前身)9縱司令員,1948年任4兵團(轄13軍、14軍、15軍三個軍)15軍軍長,随陳赓将軍渡過黃河轉戰豫西,後來參加了淮海戰役、渡江作戰席卷江南,轉戰大半個中國,新中國成立後,鎮守南疆(曾擔任雲南軍區後改昆明軍區副司令員、司令員)。

血戰上甘嶺

1950年,抗美援朝戰争爆發後,秦基偉三次請纓入朝作戰,得到中央軍委準許,

1951年3月,帥第十五軍編入志願軍第三兵團入朝作戰。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嶺戰役打響,戰役之初,每秒鐘落在陣地上的炮彈超過6枚,每天30多萬枚。戰役持續了43天,美軍為首的多國部隊累計投入6萬多兵力,出動坦克170多輛、戰機3000多架次,平均每天近百架次,卻未能前進一步。戰役結束後,

上甘嶺陣地山頭被狂轟濫炸削掉了2米,炸碎的岩石形成了30多厘米厚的粉末鋪在山嶺上。上甘嶺戰役的慘烈,在世界戰争史留下了濃重的一筆,同時留下的還有志願軍不屈的意志和頑強的戰鬥精神,英雄的表現震驚了世界。

我軍三名刀客将軍之一:17歲秦基偉隻身提刀上陣,上甘嶺一戰封神

秦基偉在坑道内指揮作戰

守衛上甘嶺的就是秦基偉率領的十五軍,秦基偉曾經7晝夜在坑道裡指揮不曾閉眼。

15軍攻下597.9高地4号、5号陣地後,敵人立即瘋狂反撲,敵我激戰數日,陣地四十多次失而複得。正是由于在

上甘嶺戰役的英勇表現,十五軍獲得了“千歲軍”的美譽,

秦基偉也成為頭等功臣。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字黃繼光、孫占元、邱少雲等戰鬥英雄,就是出自這支部隊。秦基偉将軍晚年在回憶上甘嶺戰役時說:

“一九五二年十月十四日這一天,是我一生中又一個焦慮如焚的日子。敵人突然發動攻擊,規模之大,火力之猛,手法之狠,都是空前的。尤其是它避我實而就我虛,花招多少有點讓我們意外。但我們沒有驚慌失措。”

當時,人民日報對上甘嶺戰役進行了連續報道,在國内引起了強烈反響。

在主席面前說了謊

1953年6月16日上午,毛主席在中南海菊香書屋接見了秦基偉,毛主席說:

“上甘嶺打得很好,這就是一個奇迹。說明一點,它證明中國人民志願軍的骨頭比美利堅合衆國的鋼鐵還要堅硬,這個奇迹就是你們創造的。”

我軍三名刀客将軍之一:17歲秦基偉隻身提刀上陣,上甘嶺一戰封神

當時,秦基偉還不到四十歲,連忙謙虛地說:“主要是主席指揮得當和戰士們作戰頑強!”

毛主席笑了笑,拿起茶幾上的香煙風趣地說道:

“你們打得好,我看我還是要有所表示。我這裡沒什麼好東西,那就請你吸煙吧。”

秦基偉伸手按住香煙盒,卻沒有取煙,而是把煙盒向前推了一下,請主席抽煙:“主席,您抽吧,我戒煙了,不抽煙!”

其實,秦基偉當時還是抽煙的,而且一天至少要抽兩包煙,應該說已經形成煙瘾了,特别是指揮作戰的時候,抽支煙可以緩解疲勞,減少精神壓力。但是,他覺得在主席面前抽煙不太好,才謊稱自己不抽煙,主席也沒再讓他。後來,秦基偉回憶當時情景說道:

“我覺得在毛主席面前吞雲吐霧不大合适。但是,說假話是要嘗苦頭的。當時,我一天沒有兩包煙解決不了問題,可是已經說過不抽了,再不敢翻案了。心裡暗暗叫苦啊!”

毛主席留秦基偉談了一個多小時的話,對秦基偉贊賞有加,臨别時主席站起身,送秦基偉到門口。握着秦基偉的手囑咐說:

“北韓戰争是要停下來的,是以調你到雲南工作。雲南是大陸西南大門,處于重要的戰略位置,邊防線長,還有殘匪在境外活動,鬥争情況複雜。你年輕力壯,到任後要多下去,熟悉地形,了解部屬,把邊防建設好,把大門守好。”

這是一種深深的欣賞與信賴,随後,

秦基偉被任命我雲南軍區任副司令員,後更名昆明軍區,秦基偉先後任副司令員、司令員。

我軍三名刀客将軍之一:17歲秦基偉隻身提刀上陣,上甘嶺一戰封神

周總理接見秦基偉

有意思的是,因為在主席面前說過不抽煙,覺得不能“騙”主席,秦基偉将軍從此真的就戒煙了,可見秦基偉将軍的毅力之強,對主席崇敬之深!

大閱兵總指揮

1973年,秦基偉恢複工作後,先後任成都軍區司令員、北京軍區司令員,1984年,新中國成立35周年,秦基偉奉命組織并指揮了著名的84大閱兵。

84年的國慶大閱兵是1959年國慶十周年以來,人民武裝力量規模最大、裝備最新、機械化程度最高的一次展示。大閱兵

展現的人民解放軍的建設成就和精神風貌,在國内外引起了強烈反響,在新中國閱兵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我軍三名刀客将軍之一:17歲秦基偉隻身提刀上陣,上甘嶺一戰封神

1988年,秦基偉當選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授上将軍銜,為和平年代的最高軍銜。秦基偉将軍,一生為民族解放、國家獨立而努力,做出了突出貢獻,人民永遠銘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