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志願軍老兵低調務農32年,1984年看報紙才發現,秦基偉将軍在找他

作者:南書房文化

1984年9月,軍群聯絡處的處長溫鐵漢正在開着會,談到最關鍵的地方時,突然一個電話打斷了激烈地讨論。

從業人員從外邊推門走進來,徑直走向溫鐵漢,走到身邊後,便對他說:“處長,剛剛辦公室有人接到電話,點名說要來找你。”

溫鐵漢此時停下讨論,詢問從業人員說:“誰要來找我?我現在還在開會也沒有時間,叫他去辦公室等一會吧!”

從業人員回複他說:“是一個老人打來的電話,他說他叫柴雲振……”

還未等從業人員說完,溫鐵漢就激動地從椅子上站了起來,對着從業人員說:“真的是他嗎?”

從業人員差點被吓到了,于是,慌忙地點頭說着:“對,就是他,他說,他已經到了大門口了。”

溫鐵漢确認之後,就對着會場上的人說:“剛剛有個好消息,我們找到特等功臣柴雲振了,我現在需要去與他見面,這個會議你們繼續……”

說完,溫鐵漢就朝着大門口快步走去。

志願軍老兵低調務農32年,1984年看報紙才發現,秦基偉将軍在找他

一推開大門,一個穿着志願軍裝的老兵就站在門口。溫鐵漢率先開口說:“你就是柴雲振嗎?”

柴雲振随即将手伸進了自己的口袋,拿出了兩本小冊子,然後,回答他說:“聽我兒子說,他看到報紙上你們都在找我,我就過來了,這個是我的殘疾證和複原證,你們可以看一下我的右手食指已經沒了。”

溫鐵漢再三确認,眼前的老人正是英雄柴雲振。

早在1980年的時候,在戰争勝利30周年的紀念日上,鄧小平就被北韓上司人詢問柴雲振的下落,鄧小平隻能回複他說,包括自己還有秦基偉将軍都在尋找他,足足尋找了32年都沒有結果。

如今,終于找到他了。

一、北韓戰場臨危受命

1950年,北韓戰争打響,中國為了維護國家的領土完整以及人民安全,毅然決定派遣志願軍出師北韓。

在此次重大戰役中,有許多為國家做出了卓越貢獻的人,其中就包括邱少雲、毛岸英等英雄烈士。

志願軍老兵低調務農32年,1984年看報紙才發現,秦基偉将軍在找他

實際上,除了那些被社會大衆所熟知的英雄,還有一個不太知名的英雄值得我們大家認識,此人就是柴雲振。

1951年4月,美國覺得是時候要轉換一下作戰計劃了,這樣才能保證戰争的順利進行。首先,便是将戰争的總指揮官給調換掉。麥克阿瑟卸任之後,美國就派遣了一個叫李奇微的将軍來擔任總指揮。

剛開始,由麥克阿瑟上司時,志願軍對于北韓戰場的局面還是比較容易控制的,可是,當新一任上司人上任之後,他們便完全換了一個思路,一改以前的作戰戰略,使得局勢變得更加緊張了。

李奇微相比于麥克阿瑟來說,更加的聰明。他一上任就瞄準了志願軍的軟肋——後勤保障。

後勤保障對于志願軍來說,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當時的情況下,志願軍是沒有辦法獲得非常充足的物質保障的,基本上不到一周的時間,就會将之前的糧食補給消耗殆盡,由此,也就給敵人制造了機會。

與此同時,美軍的武器裝備十分先進,幾乎直接将領空權給占領,再加上,對方發現了大陸志願軍的軟肋,這讓志願軍瞬間轉向了劣勢地位。

志願軍老兵低調務農32年,1984年看報紙才發現,秦基偉将軍在找他

面對這樣的危急關頭,彭德懷将軍随即與各位進階将領商量對策,最終,做出了實行戰略轉移的決定。

為了避免無必要的傷亡,隻能将所有的志願軍都撤回到北韓南半島以北的地區,好做進一步的修整。

這時,聯合國軍似乎洞察到了志願軍要撤退的動作,于是便集結重兵,企圖對志願軍進行乘勝追擊。彭德懷知道後,也很淡定,因為這也是他所預料到的。

于是,便向秦基偉下達了一道指令,指令他帶領着部隊對聯合國軍進行阻擊,并順利掩護志願軍的主力部隊撤離。

要知道,秦基偉是戰場上的老手,迎面阻擊敵軍沒多久後,就迅速地找到了對方的漏洞在哪裡。雙方交戰的地方有一處叫“樸達峰”,這個地方是一個戰略要地,如果這一陣地被敵軍占領,後果是難以想象的。

為了確定最後戰役能夠取得勝利,秦基偉将這個重要的任務交給了柴雲振。秦基偉在交接任務的時候,和他說:“這個任務至關重要,你需要誓死守護樸達峰,不然,主力部隊将難以撤離。”

柴雲振雖然内心覺得有點懸,卻還是大聲地對着秦基偉說:“保證完成任務,不讓敵人占領陣地。”

志願軍老兵低調務農32年,1984年看報紙才發現,秦基偉将軍在找他

二、英勇保衛樸達峰

柴雲振當時隻有25歲,雖然年前,卻有非常充足的作戰經驗。

在此之前,他是一個機槍手。1949年,在渡江戰役的時候,就一直沖在了最前面,為多次戰役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在此後的各項戰役中,也是有着非常優異的表現。

顯然,這些戰鬥經驗,都為他在北韓戰場上英勇殺敵提供了大量的實戰基礎。

5月30日,聯合國軍在樸達峰對柴雲振所在部隊發起了猛烈地攻勢。

起初,敵人利用先進的武器裝備,對柴雲振所在的部隊開啟了狂轟濫炸,一時間火光沖天,雙方僵持不下。

志願軍戰士雖然沒有可以與敵軍匹敵的先進武器,但是,依舊擊斃了近160多名敵軍,而柴雲振所在部隊則損失很少,還将陣地牢牢地堅守住。

第二天,敵軍實行了更加猛烈地進攻,并想要速戰速決,于是,一連攻擊了将近9個小時。即使敵軍再強勁,柴雲振所在的部隊也将敵軍打退過多次,一直沒有給他們前進的機會。

志願軍老兵低調務農32年,1984年看報紙才發現,秦基偉将軍在找他

随着時間的慢慢推移,6月3日時,戰争已經持續了4天之久。這時候的志願軍已經傷亡慘重,原先有兩個連有200多人的兵力,打到現在就隻剩下50人左右。

6月5日,敵軍又加大了進攻的火力,試圖将他們認為奄奄一息的志願軍一舉消滅,但終究是低估了志願軍的真實實力,以為就要勝利了,實則卻不是如此。

面對敵軍的進攻,柴雲振認為不能再這樣被動了,此時,能做的隻有實行戰略反攻,不然“樸達峰”最後隻會落入敵手。

随後,柴雲振與武尚志兩人經過短時間的商議,最後決定,由柴雲振帶領着剩下的13名志願軍直接潛入敵軍陣營前方,想辦法找到敵軍的漏洞,再進行下一步的進攻。

剛沖上敵軍陣營,柴雲振就發現了敵軍的漏洞,于是,帶着志願軍一同潛入到敵軍的陣營後方,趁着敵軍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給他們一記痛擊。

不過,進攻沒多久之後,敵軍就反應過來了。立即開始了對柴雲振的報複,沒過多久,柴雲振方面損失慘重,本來有13名隊員的,到最後,隻剩下了三名隊友和他一起堅守在戰場上。

志願軍老兵低調務農32年,1984年看報紙才發現,秦基偉将軍在找他

這樣下去顯然不行,柴雲振決定要隻身前往樸達峰的頂部,這裡是敵軍的指揮部,隻要将他們的指揮部搗毀,更能為主力部隊撤離獲得更多的時間。

抵達敵軍指揮部後,柴雲振先将指揮員擊斃,而後,開始将其他人員各個擊斃,直到子彈用完了,隻能用肉體來與敵軍打鬥,在此期間,手指也被敵人給咬了下來,盡管如此,依然沒有放棄抵抗,而是繼續與敵人搏鬥。

将敵人消滅之後,柴雲振才累到昏過去。

三、32年後光榮回歸

柴雲振的英勇表現為部隊争取了撤離時間,為北韓戰争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由此,他受到了秦基偉等進階上司人的大力表揚,還獲得了勳章。

不過,此時柴雲振身在何處無人知曉。沒有人知道他到底有沒有犧牲在戰場上,還是已經健康地生活在祖國大地的某一地方。所有人都特别地挂念他,也一直沒有放棄尋找他。

1980年,在北韓上司人的要求下,便吩咐手下的士兵開始大力去尋找柴雲振。經過四年的極力尋找,終于在昔日戰友以及四川當地報社的協助下發現了一絲線索。

由此,也就出現了開頭說講的那一幕。

志願軍老兵低調務農32年,1984年看報紙才發現,秦基偉将軍在找他

柴雲振來到溫鐵漢所在部隊之後,向他說明了自己樸達峰戰役結束後,自己被送往了何處,這32年來,他又是在幹什麼工作。

柴雲振昏迷之後,被孫洪法解救了出來,之後,由于他的傷勢過重,就将他直接送往了國内進行治療,痊愈之後他也就再沒有回到戰場上,而是回到了自己的四川老家,低調地做起了一位農民,每天靠着種地養活一大家子人,這一幹就是32年。

在此期間,他并不知道鄧小平和秦基偉都在尋找自己,而是自己的兒子在報紙上看到了尋人啟事後,回家告訴自己,然後,他仔細地看了那個報刊,這才得知這個消息。

志願軍老兵低調務農32年,1984年看報紙才發現,秦基偉将軍在找他

起初,柴雲振并不想要回來,因為他認為此事已經過去了32年,雖然自己是志願軍老兵,但是,在此之前自己并沒有做出多大的貢獻,可是,在兒子的多次勸說之下,最終還是決定回來,順便可以探望一下自己的老戰友。

柴雲振回來後,秦基偉便将之前原本屬于他的榮譽都頒發給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