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了創作《平凡的世界》,他翻閱了這5種報紙近10年的合訂本

作者:讀萬卷書破萬裡浪
為了創作《平凡的世界》,他翻閱了這5種報紙近10年的合訂本
為了創作《平凡的世界》,他翻閱了這5種報紙近10年的合訂本

1982年,剛剛30歲出頭的路遙在《收獲》雜志上發表了13萬字的中篇小說《人生》,引起了巨大反響。這篇小說不僅榮獲全國第二屆優秀中篇小說獎,還被著名導演吳天明改編成同名電影,獲第八屆大衆電影百花獎最佳劇情片獎,再次轟動全國。路遙是以不僅收到了全國四面八方蜂擁而來的讀者來信,還獲得了許多榮譽,加入了中國作家協會。

為了創作《平凡的世界》,他翻閱了這5種報紙近10年的合訂本

茅盾文學獎設立激發創作欲望

對于一個農村出身的小夥子來說,這已經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高度了。但路遙并不滿足,開始嘗試自己還不曾涉足的長篇小說領域。恰好就在1年前,為了鼓勵大陸長篇小說創作,中國作協主辦設立了茅盾文學獎,1981年、1985年連續評選了兩屆;但路遙所在的陝西省卻連續兩屆都推薦不出一部長篇小說參評,這更是激起了路遙創作參評的欲望。

但他以前畢竟沒有創作過長篇作品,是以他決定先進行周密的準備。為了研究長篇小說的結構,找準找好小說的主題,他先給自己列出了一個閱讀目錄,包括國内國外近百部經典長篇作品,認真研讀。其中,僅《紅樓夢》就讀了3遍,同樣是農村題材的《創業史》則讀了7遍。

為了創作《平凡的世界》,他翻閱了這5種報紙近10年的合訂本

查閱多年來報紙合訂本

此外,他還廣泛閱讀理論、政治、哲學、經濟、曆史和宗教等方面的著作,并搜羅了一些養魚、養蜂、施肥、稅務、财務、氣象、造林等方面的小冊子,以便豐富小說的内容。考慮到即将創作的小說時間跨度是1975年至1985年,涉及的人物囊括從省委書記到山村農民等方方面面。

路遙逐年逐月查閱了《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參考消息》《山西日報》和《延安報》的合訂本,不分晝夜的一頁一頁翻看,對某年某月發生的大事,都随手在筆記本上進行記錄。由于閱讀時間太長,手指都被紙張磨得露出了毛細血管,一碰就疼,最後隻好用手掌來翻閱,一直堅持了幾個月才完成這項工作。

為了創作《平凡的世界》,他翻閱了這5種報紙近10年的合訂本

連續準備3年才開始創作

1年之後,初步的準備工作終于完成,路遙又馬不停蹄的開始下基層體驗生活。他深入鄉村城鎮、工礦企業、學校機關、集貿市場;上至黨政幹部的日常生活,下至普通百姓的一日勞作,他都盡力去了解和觸及。為了描寫農村生活,他連各種農作物和野生植物的生長過程和季節特征都詳細記錄,對陝北鄉村的民俗民風更是事無巨細,一一掌握。

整整3年時間,僅記錄的筆記都積攢了滿滿一大箱子,直到1985年秋天,路遙終于正式開始了小說《平凡的世界》的創作。

為了創作《平凡的世界》,他翻閱了這5種報紙近10年的合訂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