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延續夏商周三朝的九鼎,受到各諸侯國觊觎,最後為何突然消失

作者:讀萬卷書破萬裡浪
延續夏商周三朝的九鼎,受到各諸侯國觊觎,最後為何突然消失

公元606年,位列“春秋五霸”的楚莊王率大軍兵臨東周首都洛陽南郊,并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儀式。東周王室派人勞軍,楚莊王竟向來使詢問傳國重器九鼎的輕重,充分暴露了其圖謀天下的野心,也給後世留下了“問鼎中原”的典故。楚莊王所觊觎的九鼎是夏朝初年鑄造的。

延續夏商周三朝的九鼎,受到各諸侯國觊觎,最後為何突然消失

大禹治水得天下

當時,大禹治水有方,并按照山川河流走向将天下劃分為冀、豫、雍、揚、兖、徐、梁、青、荊等九個州,每州設定長官州牧。各州百姓感念大禹恩德,遂在州牧率領下将本州的名山大川、形勝之地及珍奇物産等畫成圖冊,連同貴重的金子(青銅)一起進獻給他。大禹将這些貢金鑄成9隻大鼎,各鼎分别代表一州,并委派工匠按照圖冊上面所描繪的事物,分别仿刻在代表各州的那隻鼎上,使這9隻鼎成為天下九州的象征。

延續夏商周三朝的九鼎,受到各諸侯國觊觎,最後為何突然消失

鑄九鼎代表九州

按照《鼎錄》和《墨子》等文獻記載,九鼎是在荊山之下、昆吾氏之墟鼓鑄的,下有三足,據說能“不炊而自烹,不舉而自藏,不遷而自行”,神奇得很。這些鼎的個頭也很大,據《戰國策·東周策》說:“昔周之伐殷得九鼎,凡一鼎而九萬人挽之,九九八十一萬人。”這樣的描述自然十分誇張,卻也彰顯了九鼎的巨大。

延續夏商周三朝的九鼎,受到各諸侯國觊觎,最後為何突然消失

朝代更疊傳承九鼎

大禹死後,其子夏啟終結了原始社會的“禅讓制度”,建立了夏王朝。曆代夏朝統治者将這些巨鼎安置在都城,受萬民擁戴,世代相傳。但到了夏代末年,由于夏桀昏庸無道,其統治被商湯推翻,九鼎也被奪走,搬到了商朝當時的都城亳邑,作為自己的傳國之寶。傳了600多年,又遇到暴虐無道的商纣王,周武王乘機伐纣克商,建立周朝。次年,周武王病逝,繼任的周成王在洛陽營建宮室,奉安九鼎。

延續夏商周三朝的九鼎,受到各諸侯國觊觎,最後為何突然消失

秦朝滅亡,九鼎失蹤

西周滅亡後,周王室遷都洛陽,日漸衰微,齊、晉、楚、秦等諸侯勢力則日漸強大,紛紛對九鼎生出觊觎之心,楚莊王問鼎之大小還算客氣,公元前307年,秦武王竟然自恃力大,将鼎舉起,不過最後也是以力竭而亡。又過了将近50年,實力強橫的秦國直接攻入洛陽,滅了周王室,九鼎也随之入秦。但公元前207年秦朝滅亡時,九鼎卻下落不明。

延續夏商周三朝的九鼎,受到各諸侯國觊觎,最後為何突然消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