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了创作《平凡的世界》,他翻阅了这5种报纸近10年的合订本

作者:读万卷书破万里浪
为了创作《平凡的世界》,他翻阅了这5种报纸近10年的合订本
为了创作《平凡的世界》,他翻阅了这5种报纸近10年的合订本

1982年,刚刚30岁出头的路遥在《收获》杂志上发表了13万字的中篇小说《人生》,引起了巨大反响。这篇小说不仅荣获全国第二届优秀中篇小说奖,还被著名导演吴天明改编成同名电影,获第八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再次轰动全国。路遥因此不仅收到了全国四面八方蜂拥而来的读者来信,还获得了许多荣誉,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

为了创作《平凡的世界》,他翻阅了这5种报纸近10年的合订本

茅盾文学奖设立激发创作欲望

对于一个农村出身的小伙子来说,这已经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高度了。但路遥并不满足,开始尝试自己还不曾涉足的长篇小说领域。恰好就在1年前,为了鼓励大陆长篇小说创作,中国作协主办设立了茅盾文学奖,1981年、1985年连续评选了两届;但路遥所在的陕西省却连续两届都推荐不出一部长篇小说参评,这更是激起了路遥创作参评的欲望。

但他以前毕竟没有创作过长篇作品,因此他决定先进行周密的准备。为了研究长篇小说的结构,找准找好小说的主题,他先给自己列出了一个阅读目录,包括国内国外近百部经典长篇作品,认真研读。其中,仅《红楼梦》就读了3遍,同样是农村题材的《创业史》则读了7遍。

为了创作《平凡的世界》,他翻阅了这5种报纸近10年的合订本

查阅多年来报纸合订本

此外,他还广泛阅读理论、政治、哲学、经济、历史和宗教等方面的著作,并搜罗了一些养鱼、养蜂、施肥、税务、财务、气象、造林等方面的小册子,以便丰富小说的内容。考虑到即将创作的小说时间跨度是1975年至1985年,涉及的人物囊括从省委书记到山村农民等方方面面。

路遥逐年逐月查阅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参考消息》《山西日报》和《延安报》的合订本,不分昼夜的一页一页翻看,对某年某月发生的大事,都随手在笔记本上进行记录。由于阅读时间太长,手指都被纸张磨得露出了毛细血管,一碰就疼,最后只好用手掌来翻阅,一直坚持了几个月才完成这项工作。

为了创作《平凡的世界》,他翻阅了这5种报纸近10年的合订本

连续准备3年才开始创作

1年之后,初步的准备工作终于完成,路遥又马不停蹄的开始下基层体验生活。他深入乡村城镇、工矿企业、学校机关、集贸市场;上至党政干部的日常生活,下至普通百姓的一日劳作,他都尽力去了解和触及。为了描写农村生活,他连各种农作物和野生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季节特征都详细记录,对陕北乡村的民俗民风更是事无巨细,一一掌握。

整整3年时间,仅记录的笔记都积攒了满满一大箱子,直到1985年秋天,路遥终于正式开始了小说《平凡的世界》的创作。

为了创作《平凡的世界》,他翻阅了这5种报纸近10年的合订本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