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騎行路上尋張籍

作者:人民網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騎行路上尋張籍

和縣長江畔景色。

騎行路上尋張籍

和縣烏江鎮風光。

春光正好,風和日麗,草長莺飛,山花遍野。我騎着自行車,沿得長江大堤東行。長江大堤安徽和縣段總長40多公裡,江上煙波浩渺,水天一色;岸邊油菜花黃,麥浪如波。沿路另有櫻花、杜鵑、石楠、白海棠等相伴,花葉俱發,移步皆景。此次騎行,也是為了尋找張籍老宅及讀書台遺迹。

唐代詩人張籍是和縣烏江人,乃吾鄉先賢。他寫過《秋思》《寄和州劉使君》等詩,與韓愈、白居易等人是朋友。張籍的七世孫、南宋狀元、詞人張孝祥《代總得居士回張推官》有言:“某家世曆陽之東鄙,自先祖始易農為儒。或雲唐末遠祖自若湖徙家,蓋文昌之後。”當代學者韓酉山《張孝祥年譜》說:“張籍祖籍吳郡,其先人遷居烏江,居于若湖之濱,于唐末其後人遷至‘曆陽之東鄙’。若湖,似即今栗木圩一帶。”

若湖,就是今天和縣烏江鎮新圩及趙栗圩,唐代時這兩個圩相連,是一個萬畝以上的大圩。我曾多次沿着圩堤騎行或漫步,圩區土地平曠,稻麥金黃,油菜花香,水泥路四通八達,村中廣場有運動器材和大舞台,婦女們時常跳着廣場舞。

長江大堤以石砌坡,固若金湯,2020年夏天,洪水來襲時,圩區依然安然無恙。圩堤厚實緊固,水泥路面,又少車輛行人,我騎着自行車,居然像隻大鳥在飛。但在唐代,每到汛期,若湖要麼因洪水無法及時排除而沉陷,要麼因江水沖破江堤而淹沒莊稼茅屋。家家戶戶備着木盆,以備逃難,孩子們從國小習遊泳,以備逃生。張籍的先輩實在承受不了水患,被迫搬至烏江街道。在我看來,若湖最多隻有故居,不會有讀書台。

烏江街道是老街道,有2000多年曆史。我讀初高中的六年時間裡,幾乎每天都要在街道上走幾遍,有哪些店面,有幾條巷子,街道中間哪裡少塊麻石闆,我都知道。但我并不知道此處還有張籍舊居及讀書台。

張籍老宅及讀書台究竟在哪裡呢?我每次走在街道,總是在尋找,有時覺得屋頂長滿瓦松的林家藥鋪相似,有時覺得門闆布滿沙眼的胡家秤店也有可能,有時又覺得非有七進房屋的範家布店莫屬,但都不能确定。

最後還是求教典籍。《大清一統志》明确記載:“張籍宅……又有書堂,在烏江縣東一裡。”清陳廷桂《曆陽典錄》亦載:“張文昌(籍)有讀書堂,在烏江東一裡。”那時,烏江是個縣,縣治在現在的老鄉政府處,曾改為城隍廟,向東一裡有白衣庵,建有寶塔,所在村莊是以命名寶塔村。我上中學時,經常路過烏江街道和寶塔村。但我那時年少無知,竟每每與張籍擦肩而過。

我沒想到書畫家林散之也曾尋訪張籍。他是想與張籍談論詩與書法麼?20世紀30年代,他作《遊白衣庵記》:“白衣庵距烏江右隴之原,為唐張司業先生籍讀書故處……所謂白衣庵者,庵在唐時,殿宇甚壯麗,大木多可合抱……今則零落丘墟,榛蕪野草,無可辨識,相與長歎者久之……”過了半個世紀,他仍心心念念地寫道:“烏江江上之左方,聞有古人讀書堂。春深我去一訪之,瓦礫滿地草木荒。西去廿裡張家集,唐有詩人名張籍。絕俗來住白衣庵,寝饋經史矜創獲……”

我穿過麥田與油菜地,穿過開滿荠菜花與蘿蔔花的小徑,騎行至此,見一棟灰色瓦房門楣有“建設村寶塔自然村”的門牌,滿臉刻着歲月風霜的房屋主人,搓着兩手泥巴告訴我,村中早年瓦礫遍地,有的碎磚上似有字迹,可惜後來被村民拾走蓋了房子和豬圈。微風吹拂,傳來泡桐花的香味,擡頭看樹,那些紫色的泡桐花猶如遠古的木铎。

再往前騎,東龍山建有張籍廣場、張籍讀書台。我曾與書法家邵川一塊來此。我們猜測,主事者依據的材料可能是《江南通志·輿地志·山川》:“東龍山在江浦縣西四十五裡……縣志雲上有……唐張籍讀書處,尚有遺址。”作家雪靜在散文集《大美浦口》中或據此認為,“唐代詩人張籍出生在江浦林山鄉(即現在橋林街道)燕窩張村”。

我本次騎行探訪的終點就是燕窩張村。此村20多年前已拆遷,原址建造船廠,現在船廠也已拆除,徒留幾根當初用以支撐廠棚的方形水泥柱。但我覺得此處非張籍舊居。一則此處離江邊太近,江水嘩啦一漲,村莊矮下半截;再一嘩啦,村莊淹沒無影;二則《江南通志》隻是記載東龍山有“唐張籍讀書處,尚有遺址”,并未點明張籍生于此處。在我看來,此處距離白衣庵約5公裡,張籍或許來過東龍山,并在此吟詩作對,故後人有所附會。再說,林散之居住的江上草堂,位于白衣庵與東龍山之間,他怎麼從來沒說過張籍老宅及讀書處在東龍山呢?

至于張孝祥之言“某家世曆陽之東鄙”,陳廷桂所說“今隻知桃花塢為文昌讀書處”,皆指張籍父親遷居曆陽縣事,今和縣曆陽鎮舊居及桃花塢張籍讀書處遺迹尚存。離我家不遠,是我晨昏散步的目的地。

我在東龍山下,傾聽江水拍岸,俯看百舸争流,遙想陳年往事,發思古之幽情,頗有蘇東坡寫《石鐘山記》、王安石寫《遊褒禅山記》的感覺,把酒臨風,心曠神怡。我每次讀張籍的作品,都仿佛在與他對話,他的音容笑貌時常出現在字裡行間。

本文圖檔來自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