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需要傳承,文化需要弘揚,書法和詩詞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曆史和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文化自信需要從點滴做起,将古詩詞通過書法的形式予以表現,希望給詩詞、書法愛好者,尤其是給青少年愛好者,提供一些借鑒,進一步加深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和熱愛。特邀請來自北京、天津、河北、河南、湖南、四川、山西、甘肅、廣東、陝西、内蒙、山東等全國各地的書法愛好者和詩詞愛好者,共同開展【書寫經典】網絡展覽活動。
【書寫經典】網絡展第407期,書寫張籍(唐)《夜到漁家》。
原文:
漁家在江口,潮水入柴扉。行客欲投宿,主人猶未歸。竹深村路遠,月出釣船稀。遙見尋沙岸,春風動草衣。
釋文:
漁家就住在江口岸邊,漲潮時分江水就漫過柴門。趕路的行人想在此借宿,但是主人遲遲未歸。竹林寂寂,村邊的小道曲曲折折的向遠方蜿蜒,明月懸空,依稀看得江上漁船點點。遠遠望去,漁夫似在尋找沙岸泊船,春風輕拂,吹動着他們的蓑衣。
作者介紹:
張籍(約767年—約830年),唐朝詩人。字文昌,漢族,原籍吳郡(今江蘇蘇州),後遷居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采蓮曲》、《江南曲》。與李紳、元稹、白居易交遊甚密,為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和參與者。
本期參加書寫者:
郝乙(河北石家莊、1974年)、
常方(山西陽泉、1976年)、
陳長水(河南鄭州、1945年)、
崔明山(陝西榆林、1976年)、
董平立(河南洛陽、1963年)、
洞庭老龍(湖南嶽陽、1955年)、
樊朝陽(河南鄭州、1963年)、
胡鐵漢(湖南嶽陽、1956年)、
李大中(山東煙台、1961年)、
劉國華(湖南嶽陽、1945年)、
劉陽明(湖南嶽陽、1953年)、
劉嶽生(湖南嶽陽、1948年)、
隴上墨言(甘肅白銀、1960年)、
夢回唐朝(河北承德、1976年)、
時獻忠(河南鄭州、1964年)、
湯樂(湖南嶽陽、1970年)、
姚淑芳(湖南邵陽、1965年)、
姚昱平(湖南株洲、1967年)、
昝财川(天津、1970年)、
原福(山西晉中、1968年)、
趙志強(北京、1978年)。
微日記:
心如大地者明,行如繩墨者彰。

郝乙
劉陽明
常方
李大中
時獻忠
趙志強
劉嶽生
樊朝陽
姚淑芳
夢回唐朝
姚昱平
劉國華
陳長水
董平立
洞庭老龍
隴上墨言
崔明山
原福
胡鐵漢
湯樂
昝财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