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楊再興:骁勇無敵、盡忠為國,卻最終難逃戰死沙場的宿命投效嶽家軍名揚天下英雄落幕

作者:燭影亂談

瓦罐不離井上破,将軍難免陣前亡。對于嶽家軍骁将,曆史上著名的“百人斬”之一,對楊再興而言,馬革裹屍,戰死沙場或許是最好的歸宿。

楊再興:骁勇無敵、盡忠為國,卻最終難逃戰死沙場的宿命投效嶽家軍名揚天下英雄落幕

<h1 class="pgc-h-arrow-right">投效嶽家軍</h1>

紹興二年,嶽飛遣張憲率部攻打莫邪關,破關後宋将韓順夫得意忘形,解鞍卸甲,并劫掠婦女,喝酒助興,結果被當時在曹成麾下效力的楊再興率領部衆趁機突襲,戰鬥中楊再興砍掉韓順夫一條手臂,使其重傷不治。

算起來這似乎是嶽家軍讨伐曹成的第一次失利。嶽飛震怒,令統制王經與張憲一同進攻楊再興部,戰鬥中,楊再興将嶽飛之弟嶽翻斬殺。

可惜,曹成自知難以抵擋嶽飛,于是率先撤離,留下的楊再興其實已經被當作了棄子,張憲久經戰陣,頗知兵法,率軍大破楊再興,楊再興無奈,率殘部逃往廣西。

張憲率軍一路追襲,逼得楊再興走投無路,跳入深澗藏身,結果被發現擒獲。

張憲本想殺他,但楊再興不甘心就此死去,于是請求張憲帶他嶽飛,張憲念其勇猛,于是将其綁了去見嶽飛。

嶽飛心胸豁達,見楊再興相貌不凡,又知其骁勇善戰,于是摒棄前嫌,免其死罪,讓他在軍中效命,報效國家。

至此,楊再興正式成為嶽家軍的一員。

楊再興:骁勇無敵、盡忠為國,卻最終難逃戰死沙場的宿命投效嶽家軍名揚天下英雄落幕

<h1 class="pgc-h-arrow-right">名揚天下</h1>

紹興三年,楊再興随軍平定吉、虔有功,受到诏書褒賞。六年,嶽飛屯駐襄陽以便恢複中原,遣楊再興駐守業陽。此時,正值僞齊兵犯鄧州,楊再興與張憲以誘敵之計,設伏大破僞齊,并擊殺其重要将領。

楊再興又與僞齊軍在孫洪澗展開戰鬥,擊敗敵人二千人,收複長水,繳獲糧食二萬石,收複西京部分地區。

幾年中,楊再興随軍征戰,屢立戰功,因其骁勇善戰,故而名聲大噪,連當時的皇帝趙構都對其贊譽有加,一時間可謂名揚天下。

楊再興:骁勇無敵、盡忠為國,卻最終難逃戰死沙場的宿命投效嶽家軍名揚天下英雄落幕

<h1 class="pgc-h-arrow-right">英雄落幕</h1>

紹興十年,金軍撕毀合約再度侵宋。嶽家軍與完顔宗弼率領的金軍幾番大戰,接連獲勝,楊再興每戰當先,功不可沒,其中一戰更是神勇無比,收獲“百人斬”。

當時嶽飛遣其子嶽雲與金軍開戰,金國大将與嶽雲激戰數十個回合,支撐不住。負責壓陣的楊再興見完顔宗弼在金軍中,于是單騎沖入金軍之中,打算活捉完顔宗弼,金軍奮起阻攔,導緻其功敗垂成,不過依然斬殺金軍百餘而回。

可惜,此役後不久,楊再興率領小隊靠近臨颍時,在小商橋同金軍遭遇,楊再興與金軍大戰,斬殺敵軍二千餘人并其重要将領,但終因寡不敵衆,中箭無數而死。金軍将其遺體焚燒,共得到箭镞兩升之多。

至此,英雄落幕。

楊再興:骁勇無敵、盡忠為國,卻最終難逃戰死沙場的宿命投效嶽家軍名揚天下英雄落幕

有時在想,若楊再興不死,在嶽飛遇害時會是怎樣一種态度呢?像王貴一樣迫于秦桧淫威而屈服,還是像牛臯一樣,堅持信念,為嶽飛憤憤不平,最終被害身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