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金寨梅山飯店醫學觀察集中隔離點的記錄

作者:視覺金寨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最緊張最忙碌的是“一線”,集中隔離點又是一線中的一線。2月17日下午,筆者走進金寨縣梅山飯店醫學觀察集中隔離點,記錄醫護人員、從業人員全力護佑集中隔離醫學觀察人員那些感人的故事,感受他們用溫暖驅散疫情帶給人們心中的不安和陰霾。

金寨梅山飯店醫學觀察集中隔離點的記錄

在隔離點内,每一位集中隔離醫學觀察人員都有自己獨立的房間,醫務人員每日兩遍為隔離人員測量體溫。為了提高工作效率,盡快地完成服務,醫務人員平時上下樓的速度都極快。若不在意醫務人員全副武裝的“隔離套裝”,這裡的運轉模式和飯店相似。

金寨梅山飯店醫學觀察集中隔離點的記錄

這裡和飯店最相似的一點,便是每個房間都有房号。“你好,我是311,我需要……”“大姐姐,我是305,我需要……”每一位“房客”都是醫護人員的微信好友。他們在微信中都以房号自稱,以此和醫護人員進行日常溝通。“我們和這些隔離人員溝通都是用房間号來區分,這樣能更快知道他們需要,提高工作效率。”來自梅山鎮衛生院的陳紹英是梅山飯店集中隔離點的醫生。她說,自打飯店變成隔離點以來,自己對數字都更加敏感了!

金寨梅山飯店醫學觀察集中隔離點的記錄

“這也算是大家和我們醫護人員之間的小默契,大家都自報房号,然後說‘我是幾号房間,我想要什麼,我有什麼需求’。簡潔高效!”陳紹英補充說,在醫院日常工作中,醫生和患者可以面對面,看到面容更容易記住。但在隔離區,大家見面的機會很少。房号那幾個數字,就是溝通的“橋梁”。

金寨梅山飯店醫學觀察集中隔離點的記錄

在這兒,醫務人員不僅要做好本職工作,還承擔着大量的額外工作。每一天裡,他們的角色或許是“防護知識宣傳員”,或許是“服務員”、“問題解答員”、“垃圾清理工”……要根據隔離人員的需求提供“特殊服務”。14天的醫學觀察期,期間集中隔離人員是嚴禁踏出隔離區的。但為了盡力滿足這些人的日常所需,醫務人員都是想盡辦法,在第一時間予以回應和解決。

金寨梅山飯店醫學觀察集中隔離點的記錄

由于病房隔離人員年齡不同、需求不同,即使有極特殊要求,醫務人員也會盡力來滿足。老人要降火藥,孩子覺得無聊想玩玩具,或者需要童話書、作業本,醫務人員都能通過各種途徑給“變”出來!此外,針對大家的一些日常需求,早在入住前就已經考慮周全,拖鞋、洗漱用品,就連毛巾都是分洗臉、洗腳兩條,每頓飯葷素搭配,還配發有牛奶。

金寨梅山飯店醫學觀察集中隔離點的記錄

不隻是“服務員”,“垃圾清理工”也要他們擔任。集中隔離醫學觀察人員每天會産生生活垃圾,而且不能和普通垃圾一樣處理。集中隔離點的所有垃圾,都必須經過專業的消毒程式并特殊處理。“清潔、消毒和收拾垃圾,都是醫務人員來做,所有房間清出來的垃圾,均視為感染物,絕對不能亂扔,必須經過特殊處理。”陳紹英說。

金寨梅山飯店醫學觀察集中隔離點的記錄

梅山鎮衛生院主治醫師陳大春是隔離點醫療組負責人。他告訴筆者, 1月26日,正月初一晚,集中隔離點剛啟用,救護車送來了集中隔離醫學觀察人員。“整個隔離點氣氛一下就顯得緊張忙碌起來……”那一晚,很多同僚和自己的心情一樣,有剛接觸時的緊張,但更多的是,做好這份工作的信心。“加油加油!”“沒事的!”“這個我來,你歇會。”

金寨梅山飯店醫學觀察集中隔離點的記錄

在彼此鼓勁中,集中隔離點的工作很快就步入正軌。“對每一個人負責!為他們做好服務,讓他們在這裡平安的度過醫學觀察期。”陳大春說,“現在解除隔離出院的人越來越多,我們打心眼裡高興。”

金寨梅山飯店醫學觀察集中隔離點的記錄

從正月初一那天開始,陳大春一直吃住在隔離點,已經整整23天沒有回過家了。“隔離點需要我,組織信任我,我職責所在,義不容辭。”陳大春表示,工作辛苦一點沒關系,隻要隔離點所有醫學觀察人員和從業人員都能平安健康回家,和家人團聚,就是他最大的心願。

#六安頭條##抗擊新型肺炎六安在行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