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明博:在舌尖上修行!

作者:卡羅爾·ng
馬明博:在舌尖上修行!

文/馬明博

1、食色性也

不吃飯,相信沒有人能活下去。

孔子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食、色,性也。”人生在世,飲食是第一欲望。

雖說“人不隻是一根會消化的食管”(法國作家雨果語),但是有沒有飯吃,确實是人生一大問題。

是以,走過饑馑時世的中國人,一見面,通常會先問一句“吃了嗎?”

當然,無論是哪國人,人的一生都是圍繞“吃”展開的。在漢語的語境中,“吃”這個字,指向具有多重性。

謀生叫“糊口”;工作崗位叫“飯碗”;受雇于人叫“混口飯吃”;花積蓄叫“吃老本”;受人歡迎叫“吃香”;人際關系好叫“吃得開”;利益受到損傷叫“吃虧”;隻顧自己受益,不顧他人得失,叫“吃獨食”;受人照顧叫“吃小竈”;欣賞女性之美叫“秀色可餐”;沾女人便宜叫“吃豆腐”;惹人嫉妒叫“吃醋”……

多年前,因為着迷于中華飲食文化,我把諸多文化名家談吃的妙文佳作編成《舌尖上的中國》一書,2006年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這本書啟發了央視的編導,他們“借鑒”了這本書的創意,制播了同名紀錄片,2012年曾風靡一時。

在紀錄片的蠱惑下,此前讀過《舌尖上的中國》的諸多讀者,為我貼了一個“美食家”的标簽。對我來說,這真是一個“美麗的錯誤”。

然而,打開書本,同時打開的,卻是一個更為廣闊的世界。

閱讀《舌尖上的中國》,可以“目食”人間美味,心在字裡行間遊蕩,想象中的美食之旅也随之開啟——從一碗湯,品出一個時代的味道;從一隻枇杷,讀出一段光陰的故事……

馬明博:在舌尖上修行!

2、你吃什麼,你就是什麼

“你吃什麼,你就是什麼”、“你的命運,取決于你吃了什麼”。法國美食家讓·安泰爾姆·布裡亞-薩瓦蘭為什麼要這樣說?

“吃什麼”,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素養。素養淺薄的人,我們略過不論;世間大凡素養深厚的人,“飯蔬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擁有平常心的人,嚼菜根也會有滋有味;擁有平等心的人,從來“肥淡無别,清濁并飲”。

《黃帝内經》指出:“味淡上升,味重下沉。”這個觀點,與佛家《楞嚴經》也是相通的——人的業障輕,口味會偏淡;人的業障重,口味會偏重。

佛經記載,諸天界的衆生以甘露為食,受用人間的供品,聞味道即可得飽;生活在地球上的衆生,色身粗重,隻聞食物的味道無法去除饑餓感,必須通過咀嚼吞咽,胃部充實才叫吃飽。

如今,辣味縱橫天下,人已到了“無辣不歡”的地步。人為什麼會嗜辣?無非是借辣味産生的強勁刺激,緩解巨大的生存壓力。

辣是什麼感覺?醫學家說,辣之于口腔,如同皮膚被火燒灼。被燒灼時的痛苦,在口腔裡為什麼會變成愉悅?原來,辣素與舌頭接觸時,交感神經會把“灼痛感”傳遞到大腦;大腦認為身體局部“受傷了”,随即向全身的免疫系統發出指令,身體制造出具有自我療傷、麻醉功能的多巴胺,人随之心跳加速、脈搏加快、血管擴張,産生強烈的舒适感。

強勁的辣味,固然短暫地緩解了人的生存壓力,卻讓人失去了口味上的平常心。人們不知道,借助于味道刺激飲食欲望,口味越重,欲望就會越強烈,人的性格就會越偏執。

馬明博:在舌尖上修行!

3、顧客CD光牒是廚師的獎牌

三人在大佛禅院東走西看,不知不覺,天近中午,賢二說他的肚子咕噜咕噜響了起來。

我說:“聽說禅院的素食不錯。咱們去嘗嘗,如何?”賢二連說“好啊,好啊”。

我曆來是有啥吃啥,于點菜并不擅長。戒嗔和賢二是名副其實的資深“吃貨”,他們把頭湊在一起,點了“六菜”:羅漢菜、素炒山藥、素西南、水煮山菌、佛門泡菜、百合西芹,“一湯”:清涼湯(黃瓜片)。

下單後,服務員給我們每人送了一杯綠茶。直筒形的玻璃杯,透亮淡綠的茶湯,賢二口渴了,端起杯子喝了一小口,他贊歎說:“這茶真好。”說着,他吹了吹杯子口熱氣,又啜了一口茶。

我也啜了一小茶,果然唇齒留香,問服務員:“這是什麼茶?”

她微笑着說:“雪芽。”

中國是茶的故鄉,茶不僅品類繁多,還各具特色。

白茶像山居的道士,道法自然,滋陰潤肺;綠茶如純潔的少女,天真爛漫,滋味清新;黃茶若飽學的書生,内涵深厚,啟人心智;青茶是曆經滄桑的中年男人,岩韻花香,滿懷故事;紅茶似洋溢母性的中年婦人,呵護關懷,溫馨體貼;黑茶仿佛獨行的劍客,湯色濃得讓人看不透,卻能肝膽相照。

峨眉雪芽,是著名的綠茶之一,此刻,該用什麼樣的詞語來形容她呢?我仔細品咂着留在唇齒間的滋味,分明是一脈如空谷幽蘭般的隐逸之香。

數日前在成都,說到峨眉山,友人提醒說:“曆來有‘吃在四川,味在峨眉’之說,你們不要光遊山,也要好好嘗嘗峨眉的滋味。”原以為這是擺龍門陣時的神侃呢,沒想到,品味上桌的菜肴之後,不得不認可了這一說法。

天南地北的素食,我吃過多家,今天在大佛禅院吃的這一頓,格外舒心。一是走累了,人真餓了;一是禅院弘素有道,盤中菜肴,一一保持本來面目,不假裝潢,卻色香具足,天廚妙味,清新可口。

我與賢二、戒嗔也是真惜福,一桌飯菜,吃了個盆幹碗淨。餐飲行業有一說,顧客CD光牒就是廚師的獎牌。此情此景,如果讓執勺者看到,他該多麼歡喜!

平素,戒嗔“無肉不歡”。此刻,他一臉的滿足感,“如果素食都做成這樣,我覺得,吃素也是蠻好的事呀!”

馬明博:在舌尖上修行!

4、在舌尖上修行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因為關注心靈生活,開始選擇素食。素食,是一種飲食習慣,也是可以付諸實踐的生活哲學。以素養心,人獲得的,不僅是内心的平靜,還有身心的調和。

佛門講,吃飯的本質是“為療形饑”。人吃飯時,每一口都是為了止息饑餓的痛苦,每一次咀嚼都是為了治療饑餓的痛苦。

吃飯時,提醒自己,是饑餓的痛苦在驅使我吃飯;咀嚼時,提醒自己,我為了消除饑餓的痛苦而咀嚼。在覺照中咀嚼吞咽,人能超越個人對食物的好惡。

這樣吃飯,能讓心變得柔軟,更是在舌尖上修行。

“聖雄”甘地——這位提倡“非暴力運動”而名聞于世的印度長者——曾指出,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殺戮,不是戰争,而是人類手中的刀、叉。

素食,就是“讓動物離開人類的菜單上”,就是最好的放生。環保組織“地球公民”甚至提出“素食是人類的責任之一”。

放生時的儀式感,完全可以展現在素食中。比如,以不去傷害的心選擇入廚的食物;餐前雙手合十,祈願衆生各得安穩;咀嚼時,保持覺照……

有人會質疑:吃素對身體有什麼好處,會不會導緻營養不良?

佛陀在《大乘入楞伽經》中說:“食肉之人,衆生見之,悉皆驚怖;食肉者,身體臭穢,賢聖善人,不用親狎;食肉者,諸天遠離,口氣常臭,增長疾病,易生瘡癬”。

不知道哈佛大學的學者們是不是參考了佛陀的主張,他們在做“人類健康飲食建議”時,明确提出:“肉的最佳食用量為零。”

認為素食會營養不良的人,卻在有選擇地回避掉另一個事實,肉食會提高罹患癌症及心腦血管疾病的幾率。

《黃帝内經》指出,肉食者大多性格放縱、驕傲、剛烈;另外,動物在被宰殺時,身體産生的憤怒、痛苦、恐懼等情緒,形成神經毒素,破壞食肉者的健康。

堅持吃素,不僅帶來健康,還長養人的慈悲心;堅持吃素,人會更加自律,心足以抵抗外界的誘惑。

中國佛教協會前會長趙樸初在“緻友人”詩中說:“不知肉味七十年,虛度自漸已九十;客來問我養生方,無他奉告惟蔬食。”年過九旬,吃素七十多年的樸老,依然身康體健。

佛門不僅提倡素食,也多有壽星。住世120年的,唐代有趙州禅師,近代有虛雲老和尚;當代住世超過百歲的,有本煥長老(住世106年)、夢參長老(住世103年)等。

宋代詩人黃庭堅說:“我肉衆生肉,名殊體不殊;原同一種性,隻是别形軀;苦惱從他受,肥甘為我須;莫教閻老斷,自揣看何如。”

人在病苦中的呼喊,與動物在面對殺戮時的哀嚎,有什麼差別?人類的口腔,不應成為對其他生命的執刑室;牙齒的咬合,不應成為對其他生命施加酷刑的方式;蠕動的胃腸,也不應成為其他生命的墓地。

你給予這個世界的,也将是這個世界給予你的。對此,佛陀稱之為“因果的等流”。就如“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一樣,播種歡樂,人将收獲更多的歡樂;播種痛苦,人将收獲更多的痛苦。

本文為騰訊佛學獨家原創稿件。

轉載請務必注明作者和出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