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詩經合陽,伊尹故裡”?錯,當地另有真正文化遺産

作者:亮網

渭河以北的合陽縣,東臨黃河與山西省臨猗縣相望,西隔大峪河與澄城縣相連,南為大荔縣,北為韓城市,合陽縣面積一千四百多平方公裡,人口五十萬人。

合陽縣号稱“詩經合陽,伊尹故裡”,這實際上是不符合曆史事實的。伊尹出自有辛氏,而有辛氏,姜姓,據《水經注·伊水》記載,最早的有辛氏,位于今河南省洛陽市伊川縣一帶,在伊水之濱。

前二十一世紀,姒姓的夏啟,封支子于今陝西合陽一帶,其部衆包括一部分有辛氏部民,為黃河以西的“有莘國”,簡稱莘國,商王國建立後,莘國繼續。

據《呂氏春秋》記載,伊尹,其母是伊水之濱姜姓有辛氏部落的采桑養蠶女奴,他出生于伊水之濱,因而以伊為氏,名摯,他成為商湯的軍師。

商末,周人崛起,西伯昌,娶今陝西合陽一帶的姒姓有辛氏之女為妻,稱為太姒,生了伯邑考、仲發、周公旦、衛康叔等十子。

《詩經·大明》說:“文王出載,天作之和,在洽之陽,在渭之俟,文王嘉止,大邦有子”,詩中的“大邦”,就是指姒姓莘國,“子”,就是指嫁給周文王的莘國女子太姒。“在洽之陽”,即,在洽水之北,即今合陽。洽,音HE,二聲。

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陽後,為答謝晉國對他的支援,允許晉國擴張,莘國遂并入晉國。

戰國時期,魏文侯十七年,即前429年,魏軍敗秦師于鄭縣(今華縣),還師北上,于合水(亦稱洽水,清時期斷流)北岸築城,取名“合陽”。

商鞅變法之後,秦國勢力暴漲,魏國則衰落了,秦惠文王八年,即前330年,魏國獻河西之地于秦,合陽并入,為合陽邑,屬内史郡。

漢武帝時期,前104年,合陽屬左馮翊郡。

隋文帝時期,郃陽縣屬同州,縣治由黃河西岸遷至縣中部(即今縣城)。隋炀帝在位時期,607年,改同州為馮翊郡,郃陽縣屬之。

唐高祖即位,618年,又改為同州,郃陽縣屬同州。

明時期,郃陽縣屬陝西省西安府同州。

民國建立後,1913年,郃陽縣隸屬關中道。1933年,撤關中道,直屬陝西省。

“詩經合陽,伊尹故裡”?錯,當地另有真正文化遺産

合陽縣所在位置

1964年,郃陽縣又複稱合陽縣,屬于渭河專區。

2018年,在洽川故道,修建了莘國水城,這是一大片水上莊園。

實際上,西周的《詩經》與合陽并無多大關系,商相伊尹也與合陽無關,而夏同盟的姒姓莘國,才真正是合陽的古文化精華所在。

“詩經合陽,伊尹故裡”?錯,當地另有真正文化遺産

莘國水城

魏國的河西郡,是文化荟萃之地,戰國時期的儒家西河學派,一直活躍于河西郡一帶,這一學派,由孔子的弟子子夏創立,是傳播儒家經典、文化、學術思想的著名儒家學派之一。 西河學派中有不少人成為魏國的治世良臣,該學派,對弘揚和發展儒家思想、以及前期法家思想,起了很大作用。

子夏,魏國人,姒姓蔔氏,其弟子包括:李悝,吳起,段幹木,田子方,公羊高,谷梁赤,禽滑厘,魏文侯魏斯,等等。

子夏,為人深沉勇武,其弟子,也都是文武雙全,吳起更是長期鎮守河西郡,全面壓制秦國,若非吳起離開,商鞅變法,以當時的情形看,秦國大有被魏國吞并的可能。

關中東府,古代晉魏之地;關中西府,古代秦國之地。黃河西岸,在古代是文化荟萃之地,這使得關中的東府和西府,呈現出完全不同的風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