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董其昌的《畫旨》(上)

《畫旨》是董其昌的一部山水畫論,集畫家、畫法、鑒賞、品評于一書,對明末及清代畫壇有一定的影響。内容如下:

【原文】畫家六法,一曰“氣韻生動”。

【釋義】氣韻:指繪畫人物的氣質韻度,後被廣泛用于山水、花鳥等畫科。成為中國畫品評的最高标準。

【拓展】南朝齊謝赫在《古畫品錄》首次提出繪畫“六法”的概念,六法者何?一、氣韻生動是也;二、骨法用筆是也;三、應物象形是也;四、随類賦彩是也;五、經營位置是也;六、傳移模寫是也。

董其昌的《畫旨》(上)

【原文】“氣韻”不可學,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

【釋義】天授:謂不待學而知之。氣韻生動,包含畫家的天賦氣質、個性特征在畫中的生動展現。

董其昌的《畫旨》(上)

【原文】然亦有學得處,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胸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内營。成立郛郭,随手寫去,皆為山水傳神。

【釋義】塵濁:指塵世紛擾,凡俗。丘壑:喻深遠的意境。郛郭:屏障。即屏風。

董其昌的《畫旨》(上)

【原文】朝起看雲氣變幻,可收入筆端,吾嘗行洞庭湖推篷曠望,俨然米家墨戲。

【釋義】變幻:變化莫測。變化無常。曠望:遠望,極目眺望。

【拓展】米家墨戲指米芾、米友仁父子随興作畫,不拘傳統成法,脫略形迹,以潑墨法畫雲山,别具一格。

董其昌的《畫旨》(上)

【原文】又米敷文居京口,謂北固諸山與海門連亘,取其境為《潇湘白雲卷》。故唐世畫馬入神者曰:“天閑十萬匹,皆畫譜也。”

【釋義】米敷文:即米友仁,因嘗官敷文閣直學士,故稱。京口:古城名。在今江蘇鎮江市。北固:山名。在今鎮江市東北,有南、中、北三峰,北峰三面臨江。形勢險要,故稱“北固”。海門:即海口,内河出海之處。連亘:連接配接不斷,綿延。入神:指技藝達到神妙之境。天閑:皇帝養馬之處。

董其昌的《畫旨》(上)

【原文】士人作畫,當以草隸奇字之法為之。

【釋義】奇字:漢王莽時六體書之一,大抵根據古文加以改變而成。亦泛指古文字。

董其昌的《畫旨》(上)

【原文】樹如屈鐵,山如畫沙,絕去甜俗蹊徑,乃為士氣。

【釋義】絕去:盡去。甜俗:軟熟媚俗。蹊徑:門徑;路子。土氣:士人作品的風格。

【拓展】“屈鐵”,即書法中的“折钗股”,是對書畫勾線轉折處用筆要求及藝術效果的比喻。它要求筆畫轉折時,筆毫平鋪于紙上,筆鋒圓而不扭曲,如屈鐵之雖經曲折而體乃圓。“畫沙”,又稱“如錐畫沙”,是形容書法“中鋒”“藏鋒”之妙。錐鋒畫入沙裡,沙形兩邊凸起,而中間凹成一線狀,展現“力透紙背”的藝術效果。

董其昌的《畫旨》(上)

【原文】不爾,縱嚴然及格,己落畫師魔界,不複可救藥矣。

【釋義】嚴然:莊重,莊嚴貌。魔界:指一種癡呆暓亂的精神狀态或旁門邪道的界域。

董其昌的《畫旨》(上)

【原文】若能解脫繩束,便是透網鱗也。

【釋義】繩束:限制,束縛。透網鱗:喻生動活潑。透,跳躍。

董其昌的《畫旨》(上)

【原文】古人自不可盡其伎倆,元季高人皆隐于畫史。

【釋義】伎倆:技能;本領。高人:指才識高超的人。

董其昌的《畫旨》(上)

【原文】如黃公望莫知其所終,或以仙去;

【釋義】或:有的人。以:認為。仙去:成仙而去。

【拓展】陶宗儀在《辍耕錄》中稱黃公望“本姓陸”,出繼溫州平陽黃氏為義子,因改姓黃,名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大癡道人等。黃公望之死,後人留下許多優美的傳說。如周亮工《書影》:“李君實(李日華)曰:常聞人說黃子久……一日于武林虎跑,方同數客立石上,忽四山雲霧擁溢郁勃,片時竟不見子久,以為仙去。”孫承澤《庚子銷夏記》也有“人傳子久于武林虎跑石上飛升”的記載。方薰《山靜居論畫》更謂:“辭世後,人有見其吹橫竹出秦關,遂以為蟬蛻不死。”

董其昌的《畫旨》(上)

【原文】陶宗儀亦異人也;

【拓展】陶宗儀:字九成,号南村,元末明初文學家、史學家工詩文,善書畫。成語“積葉成書”就是講述陶宗儀的故事。

董其昌的《畫旨》(上)

【原文】梅花道人吳仲圭自題其墓曰“梅花和尚”,後值兵亂,以和尚墓獨全,樗裡子之智與。

【拓展】梅花道人指的是元四家之一的吳鎮;樗裡子:即樗裡奇,戰國秦惠王的異母弟。居于樗裡,自号“樗裡子”。善言詞,多智慧,秦人号為“智囊”。

董其昌的《畫旨》(上)

【原文】國朝沈啟南、文徵仲皆天下士,而使不善畫,亦是人物铮铮者。此“氣韻不可學”之說也。

【釋義】而使:如果假使。铮铮:比喻聲名顯赫,才華出衆。

【拓展】沈啟南字道明,号志崇,又号巢雲、澄源層士,工詩歌,書法宗李邕;文徵仲指的是文徵明。

董其昌的《畫旨》(上)

【原文】昔人評趙大年畫,謂得胸中著千卷書更佳。

【拓展】趙大年:名令穰,字大年,宋太祖趙匡胤五世孫,工畫山水、花果、翎毛,筆緻秀麗,尤長金碧山水。遠師李思訓父子。

董其昌的《畫旨》(上)

【原文】又大年以宋宗室不得遠遊,每得一新境,辄目之曰“又是上陵回也”。

【釋義】新境:新的境界。目:稱也。稱道;稱揚。上陵:帝王到祖先陵墓進行祭祀。

【拓展】曆朝曆代對皇族藩王的限制都比較嚴格,王室成員要出王府,都要獲得朝廷的準許。

董其昌的《畫旨》(上)

文中圖檔選自王翚的《仿古山水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