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董其昌74歲佳作,人書俱老!

董其昌74歲佳作,人書俱老!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思翁、香光居士等,上海人。自幼習書,數十年不辍,初宗顔真卿、虞世南,後上追魏晉,以二王本,中年以後則歸于米趙。最終從傳統中脫化而出,獨化蹊徑,卓然成家。晚年崇尚平淡自然的書風,對後世的書法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董其昌74歲佳作,人書俱老!

行書《東方朔答客難》為董其昌晚年的精品佳作。紙本,縱26厘米、橫334厘米,有烏絲欄界格,共69行,現藏遼甯省博物館。書于明崇祯元年(1628),董時年74歲。風格純熟,無論筆法墨法章法都如火純青,到了人書俱老之高妙境界。

董其昌74歲佳作,人書俱老!

董其昌此卷書體自然,平淡中求奇秀,用筆圓潤精妙。雖多用圓筆,但筋骨内含,得蘇轼書法之妙谛。全篇注重章法,字距密,行距疏,與平淡率真的書風相和諧。善于在平淡中求變化,行、楷、草相間,一任自然,用墨濃淡自由,濃者多大字粗筆,淡者則小字細筆,使全篇形成了生動的韻律。

董其昌74歲佳作,人書俱老!

這件作品書寫輕松自如,平淡中蘊奇秀,用筆圓潤精妙,法存筆端,真正是潇灑出塵、遊刃有餘。在書寫上,他行筆輕捷,轉折自如,用筆精到,沒有拙滞之筆;用墨也非常講究,枯濕濃淡,盡得其妙。

董其昌74歲佳作,人書俱老!

而在章法上,字距密,行距疏,布局疏朗勻稱,與平淡率真的書風相和諧,具有清潤虛靈、古淡散逸之美。由此可見,董其昌善于在平淡中求變化、于灑脫中求雅逸,正合他“漸老漸熟,反歸平淡”之意。

董其昌74歲佳作,人書俱老!

“難”是西漢東方朔首創的一種古文體。據《漢書》本傳,東方朔向武帝上書,“陳農戰強國之計”,遭到冷遇,他便作《答客難》,用來自慰。文中假設有客話難東方朔,譏他官微位卑而務修聖人之道不止,他進行答辯。先說武帝時與戰國時士人處境不同,遭遇自然而異;進而說修身是士人本分,不能因時而異;最後說士人的境遇因時而異自古而然。全篇帶有诙諧的特點,發洩了他懷才不遇的牢騷情緒。

董其昌74歲佳作,人書俱老!
董其昌74歲佳作,人書俱老!
董其昌74歲佳作,人書俱老!

董其昌的書寫能結合自己的個性,力追帖學風神。此作行中兼楷,用筆有顔真卿的率意,體勢有米芾的欹側,布局得趙孟頫之風神,輕捷自如而風華自足,反映出一種人格風範。

董其昌74歲佳作,人書俱老!
董其昌74歲佳作,人書俱老!
董其昌74歲佳作,人書俱老!

董其昌力追古法,展現了自然秀雅的書法風格,創造出一種不食人間煙火的氣象。品讀這件作品,有如清風拂面,令人心氣爽然。

董其昌74歲佳作,人書俱老!

從作品中,我們能感受到董其昌所具有的聰慧和機巧。康有為評價董其昌書法“如休糧道士”。要知“休糧道士”的遠離塵世、娴靜安詳、不動聲色也是一種美。這種美雖然不同于剛毅之美,卻也是一種難得的境界。

董其昌74歲佳作,人書俱老!

圖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