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求恩。省退役軍人事務廳供圖
諾爾曼·白求恩(1890-1939),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鎮。畢業于多倫多大學醫學院,是世界著名胸外科醫生。1935年11月加入加拿大共産黨。1936年赴西班牙參加反法西斯鬥争。中國抗日戰争爆發後,為了援助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1938年3月,受加拿大共産黨和美國共産黨派遣,率醫療隊輾轉到達延安,受到毛澤東的親切接見。經過中央準許,于6月到達晉察冀邊區,被聘為軍區衛生顧問。他奔走在崇山峻嶺,出入于槍林彈雨,以嚴謹的工作态度和卓越的醫療技術,滿腔熱忱地為抗日軍民服務。11月底,率醫療隊到山西雁北進行戰地救治,兩晝夜連續做71次手術。1939年2月,率18人的“東征醫療隊”到冀中前線救治傷員。在齊會戰鬥中,不顧日軍炮火,連續工作69小時,給115名傷員做了手術。7月初,回到冀西山地,參加軍區衛生機關的組織上司工作,創辦晉察冀軍區衛生學校,編寫了多種戰地醫療教材,自制了多種醫療器械和裝置。10月下旬,在涞源縣摩天嶺戰鬥中搶救傷員時左手中指被手術刀割破,後來給外科傳染病傷員做手術時受感染,因傷勢惡化,轉為敗血症,醫治無效,于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縣黃石口村逝世。毛澤東寫下《紀念白求恩》一文,高度評價白求恩偉大的國際主義和共産主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