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淘到了1984年全年的《大衆電視》雜志,花費不多,但對我來說,卻如獲至寶,因為這一年87版《紅樓夢》正式開拍,作為一部幾百年來全民喜愛的巨著,根據《紅樓夢》改編的同名電視劇,自然也引起全民關注,于是《大衆電視》雜志對這一全民事件進行了持續的宣傳報道。
這裡面不僅有劇組在北京南菜園建造大觀園的文字消息,更是分多期介紹了劇組一開始定下來的主要角色的扮演情況,當然,這些角色的扮演與我們最終看到的角色扮演,有不小的出入,但看到33年前這一群散發着青春氣息的青年男女,為了我們共同的紅樓夢而聚在一起,不免令人向往和懷念。
話不多說,我們通過這些30多年前的圖檔,來一起懷念紅樓夢中人。

《大衆電視》1984年第8期開始,在中間的彩頁,連續報道紅樓群芳譜,我們來看第一期都有誰。
第一位自然是被億萬觀衆期待和喜愛的林黛玉,由來自遼甯鞍山的陳曉旭扮演。
第二位是薛寶钗,由來自成都的張莉扮演。
第三位史湘雲,由來自北京的張玉屏扮演。我們知道,後來的實際扮演者是來自安徽的郭宵珍,張玉屏最終因故放棄了史湘雲這一角色。
第四位是王熙鳳,由來自成都的鄧婕扮演。
來張全的,第一期主要介紹了钗黛湘鳳四大女主角,除了湘雲一角因故離開,其他三位角色的扮演者都是我們最終看到的角色。
《大衆電視》1984年第9期,封面人物要說一下,她叫樂韻,就是一開始被衆人認可的王熙鳳的扮演者,後來被定為尤三姐的扮演者,再後來她離開劇組去了香港,是以錯過了與紅樓的緣分。
賈元春的扮演者成梅,來自南京。
賈迎春的扮演者金莉莉,來自杭州。後來因為考上中戲,離開劇組,由牟一扮演賈迎春。
賈探春的扮演者,東方聞櫻,來自武漢。
賈惜春,由來自北京的胡澤紅扮演。
妙玉,由來自北京的姬培傑扮演,演完《紅樓夢》後,她改名姬玉。
李纨,由來自昆明的周月扮演。我們知道,最終李纨的扮演者叫孫夢泉,而周月則演了剛烈的尤三姐。
尤二姐,由來自北京的張鳴鳴扮演。張鳴鳴後來多寫作張明明,87版《紅樓夢》劇組後來聚了多次,很少見到她的身影。
尤三姐,由來自上海的樂韻扮演。樂韻一開始是王熙鳳一角的有力競争者,如果她不離開,也許鄧婕很難扮演王熙鳳,而隻能演平兒。但後來樂韻因為母親特别讨厭王熙鳳這個角色,極力反對女兒演王熙鳳,但王扶林導演愛才,勸說樂韻留下演尤三姐,樂韻答應了,但最終去了香港,因而沒有演成,尤三姐一角由原定扮演李纨的周月代替。
來張全的,這兩期《大衆電視》,幾乎把《紅樓夢》裡戲份最多,長相最美的女性囊括了。
《大衆電視》1984年第10期,這個封面估計沒人會不認識吧?我們永遠的林妹妹陳曉旭,當年的她,還不到19歲呢,這張看上去青澀,清純,青春,怎麼看都像林妹妹的模樣。
王夫人的扮演者周賢貞,現在一般都寫作周賢珍。“二太太”今年已經85歲高齡了。
夏金桂的扮演者楊小珍,我們現在看到的資料,夏金桂的扮演者是楊曉玲,看這五官,跟楊曉玲很像,應該是“楊小玲”的筆誤。
秦可卿的扮演者張蕾。
晴雯的扮演者張靜林,當然,她後來改了名字,叫安雯。
小紅的扮演者劉繼紅。
香菱的扮演者陳劍月。
司棋的扮演者谷童,現在一般寫作谷彤。
趙姨娘的扮演者戰愛霞,後來她因故離開,由蘇秋冬接替。
來張全的,這一期的群芳譜說的大多是太太,奶奶和丫鬟。
《大衆電視》1984年第11期,封面人物雖然跟《紅樓夢》無關,但大多數60後70後應該不陌生,就是當年風靡亞洲的日本影星山口百惠。
紫鵑由高菲扮演,我們知道,最終紫鵑一角的扮演者叫徐麗霞。
麝月的扮演者沈璐,我們知道,麝月的最終扮演者叫韓流流,而沈璐則扮演了賈赦的侍妾秋桐,後來被賞給了賈琏。沈璐的外公,就是趙麗蓉的師父馬金貴。
翠縷的扮演者,是來自大連的高力。
彩雲的扮演者曾铮,我們知道,彩雲的最終扮演者叫李曼,而鄭铮最終成為鴛鴦的扮演者,“曾铮”可能是誤寫。
來張全的,這幾個丫鬟扮演的角色,後來基本都不是一開始公布的角色,可見後來劇組仍舊經曆過很大的角色調整。
1984年的《大衆電視》,用了四期的時間,先後介紹了《紅樓夢》裡的諸芳,被稱為“群芳譜”,後來賈寶玉的扮演者歐陽奮強此時應該還沒有現身,是以我們隻看了裙钗,尚未有紅樓爺們兒的介紹。
除了諸芳的美照,我們還看到大觀園文字的介紹。
87版《紅樓夢》編劇之一的周雷,曾在《大衆電視》上撰文,講述大觀園建造的細節。
這些刊登于87版《紅樓夢》正式開拍前的一些圖文,三十餘年後再看,充滿了回憶的味道。當年的群芳,正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年華,如今的她們經過三十餘年歲月的洗禮,更是風采依舊,再見仍舊是當年模樣。
前段時間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87版《紅樓夢》三十年大聚首音樂盛典,數千紅迷親臨現場觀看,很多人看哭了,連紅樓夢中人也止不住落淚,因為各自不同的人生經曆,因為各自生活的酸甜苦辣,因為人生的分分合合,眨眼之間,少年已過。
謹以此文,向所有為87版《紅樓夢》做出過努力和貢獻的人緻敬,向我們心中永遠的《紅樓夢》緻敬。
作者:夕四少,歡迎關注我的頭條号:少讀紅樓,為你講述不一樣的紅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