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河西走廊,如果要選最有代表性的一道菜,肯定是手抓白條(羊肉);至于新疆,當然非羊肉串兒莫屬,但最讓人吃驚的,很可能是最好吃的肉串兒,是馕坑烤的,而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明火烤串兒。
從河西走廊上的水煮羊肉,到新疆地區的火烤肉串兒,其實也反映了食材的烹饪方法從農耕地區到遊牧地區的變化。
本文中介紹的店名,花名都是準确的,但是不見得是店的全名,諸君到了該城市,打開大衆點評,排名靠前的肯定能看這些店家。
蘭州:君雅燒烤,這家的東西都好吃,放心點好了。記住掃碼點單後一定直接付款,否則你就等吧,别問我怎麼知道的。

武威:伊清羊肉館,這家的裝修風格是咖啡廳卡座式的,剛開始你可能會覺得滑稽,但點完菜就會了解為什麼,因為你要等好久才回上菜,卡座會讓等待的過程不難麼難過,尤其是饑餓的時候。你點的每一道菜,都會讓等待變得值得,尤其是這盤黃焖羊肉。
用梅菜扣肉方法做的牛肉,夾馍吃,是以這家店不要點主食。
張掖:祁連羊肉館。整個河西走廊最好的手抓白條,就在這家。不過照片是手抓牦牛肉,一樣好吃,一樣點一份兒就好了。
沙蔥炒蛋的品質也無可挑剔。
嘉峪關:老陝北抿節店。面食在西北有一萬種叫法,不看到食物想不到是啥,抿節,就有點像莜面魚兒,可能早期手工制作的時候,用手一抿一節兒,故此得名吧。我瞎猜的,未考證,不負責。這家店在一個不起眼兒的菜市場裡,屬于酒香不怕巷子深那種,18塊錢一位,套餐随便吃,7種面輪流上,随便吃,不限量。每種面上的時候,其實就是一個碗底兒,但加上各種小菜配料,一個正常飯量的人,吃不完7種面的。我吃了4種,同行兩位男士各吃了8碗。一個廣東小女生,吃了28碗,老闆有照片為證。
敦煌:尕六飯店。到了敦煌,除了手抓羊肉和清炖,很多店家還有胡楊焖餅,所謂焖餅,就是黃焖羊肉+款款的面片兒,很好吃,值得試一次。不過圖檔不是胡楊焖餅,是雞肉焖餅,也不錯。
我并沒有對在新疆吃的每一頓飯都拍照和記錄,隻是最有印象的一些拍了一下,總的說來,還是根據朋友的推薦和按照大衆點評的推薦來。隻踩了一腳雷。
烏蘇:手抓飯。這家店的名字我忘了,反正到了烏蘇,搜手抓飯,這家排第一名,店很小,味道很好。圖中這個是羊拐手抓飯。
那拉提:親和飯莊。那拉提和巴音布魯克都是景區,吃住的成本都價格虛高,但總的說來,那拉提比後者還好一些,比如這家親和飯莊,這道馕包肉,出乎意料的好吃。
庫車:亞力馕坑肉。全程吃到的最好吃的羊肉串兒就在這家,比明火烤的肉串更嫩,更多汁。上菜後别急着上手,簽子燙手。
喜歡吃瘦的,推薦點羊脖子,喜歡肥點兒的,點羊蠍子。都是馕坑烤的。
到了庫車,必須試試庫車大馕。5塊錢一張,夠5個人吃。
從庫車到喀什,730公裡,全程高速,不想下高速被檢查登記甚至做核酸,就隻好在高速服務區吃西瓜和馕了。
紅牛泡馕,半夜跳牆。
喀什:火洲烤肉。這家是朋友推薦的,二樓包廂的裝修寒酸,燈光昏暗,但馕坑架子肉,絕對是全程最難忘的,之一。烤馕,馕刷上油,在馕坑裡再烤一下,出乎意料的好吃。有人在吃飽了肉的基礎上,又吃了7塊馕。
到南疆,一定要嘗一下這邊的烤鴿子。
喀什的老茶館因為有名,是以在老茶館不遠的街道上,也開了好幾家茶館兒,内容,形式,都差不多,從感受一下的角度看,選哪一家都差不多。最有名的最正宗的百年老茶館兒,體驗可能反倒是最差的,至于為啥,自己去看一眼就知道了。如果喜歡看網紅直播,則另論。
百年老茶館的隔壁有拌面,有缸子肉,肯定也有肉串兒,沒吃。
塔什庫爾幹沒啥好推薦的,邊陲一隅,有吃的就不錯了,别奢求。
莎車縣:木卡姆故鄉烤鴿子。一個渾身都是國營色彩的私營飯店,在一個充滿國營機關味道的建築裡。服務員的服務态度也是那麼的國營風格。但是東西很好吃,至于是否值得專門跑一趟。。。
阿克蘇:三号倉庫。整個南疆最好吃的一家店,沒有第二家,真的。中午吃完以後,所有小夥伴一緻表決晚上再吃一頓。事實上,整個阿克蘇,在經過漫長的旅行後,給人一種沙漠綠洲般的撫慰和惬意。
介紹新疆美食的文章,怎麼會沒有大盤雞呢,這是整個旅程中,唯一吃不敗的一道菜啊。。。
丁丁炒面,即是菜又是主食,味道好極了。
剝了皮的小番茄,泡在荔枝罐頭水裡,然後放在冰箱裡鎮上。那種口感和味道,在新疆沙漠陽光下的燥熱裡的巨大的撫慰作用。。。
庫爾勒:全疆用大衆點評找飯店,唯一的一次踩雷經曆就是在庫爾勒,這家排位靠前的湘菜,一點點一丢丢湘菜的神韻都沒有。不過去新疆吃湘菜,也是我們自己找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