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此人名氣不大,戰力卻遠勝顔良,曾與關羽惡戰數十回合

作者:燦爛海灘

本期的三國戰争故事見于《三國演義》第十一回,發生在黃巾餘部圍攻北海期間,相關人物分别為麋竺、孔融、管亥、太史慈、劉備和關羽。故事的大意是這樣的:

此人名氣不大,戰力卻遠勝顔良,曾與關羽惡戰數十回合

曹操父親曹嵩遇害,曹操大怒,舉兵大舉入侵徐州。徐州刺史陶謙節節敗退,隻好派麋竺前往北海向孔融求援。誰知麋竺剛剛來到北海,黃巾餘部管亥率十萬人馬前來攻城。孔融不敵,隻能據城堅守。沒過幾天,太史慈隻身突入城中。孔融又派太史慈前往平原向平原相劉備求援。太史慈随即出城,殺出重圍,來到平原見到了劉備。

此人名氣不大,戰力卻遠勝顔良,曾與關羽惡戰數十回合

得知孔融被圍,劉備立即率領關羽、張飛及精兵三千趕來。在北海城外,關羽提刀出陣。經過幾十個回合的單挑,終于将管亥斬落馬下。劉備率部掩殺,黃巾大敗,降者無數,北海之圍遂解。不久後,劉備又向公孫瓒借兵,借到了馬步兩千及猛将趙雲。随後,劉備進軍徐州,終于解了徐州之圍。

此人名氣不大,戰力卻遠勝顔良,曾與關羽惡戰數十回合

小說中提到的此次北海之戰,在曆史上的确發生過,不過并非是在北海。據《三國志•太史慈傳》載,黃巾餘部肆虐,時任北海相的孔融率兵征讨,不料卻在都昌被黃巾将領管亥圍困。太史慈得到消息後,隻身步行來到都昌,利用黃巾軍部署的弱點悄悄進入都昌。

此人名氣不大,戰力卻遠勝顔良,曾與關羽惡戰數十回合

孔融見太史慈前來,非常高興,即命其前往平原向劉備求援。于是,太史慈帶着兩名騎兵出城。經過一番厮殺,太史慈終于突出重圍來到了平原,之後便有了劉備率領三千人馬解救孔融之事。

此人名氣不大,戰力卻遠勝顔良,曾與關羽惡戰數十回合

與真實的曆史相比,小說中提到的劉備解圍的經過則是有真有假。據《三國志•太史慈傳》載:“賊聞兵至,解圍散走。”這意味着劉備的确解圍成功,至于管亥死于關羽刀下的情節,隻不過是作者為了展現關羽的神勇而虛構出來的情節。

此人名氣不大,戰力卻遠勝顔良,曾與關羽惡戰數十回合

小說中出現的這場戰事中,還有一個話題引起了三國武評者的濃厚興趣,那便是管亥的武藝。在《三國演義》當中,管亥隻不過是一個一閃即逝的人物,但作者對其武藝的描述卻令人印象深刻。小說第十一回是這樣描述的:“管亥怎敵得雲長,數十合之間,青龍刀起,劈管亥于馬下。”從這個描述來看,雖然管亥死于關羽的刀下,但其武藝并不低。縱觀小說中曾經與關羽單挑的對手,除了呂布、徐晃之外,還沒有幾位武将能夠支撐數十回合。如顔良、文醜這樣的名将,在關羽面前也隻能支撐幾個回合,可見管亥的武藝在小說當中屬于一流武将的行列,遠勝顔良和文醜。

此人名氣不大,戰力卻遠勝顔良,曾與關羽惡戰數十回合

這場都昌之戰,雖然隻是劉備軍旅生涯中一次很小規模的戰事,卻對劉備産生來哦極其深遠的影響。這一點可以從劉備出兵解圍前的一番話中展現出來。《三國志•太史慈傳》稱,等劉備從太史慈口中得知是孔融親口讓太史慈前來向自己求援時,曾經非常動容,情不自禁地說出了這樣一句話:“孔北海知世間有劉備邪!”

此人名氣不大,戰力卻遠勝顔良,曾與關羽惡戰數十回合

劉備為何會如此激動呢?原因其實并不複雜。此時的劉備已經在中原浪迹數年,寄人籬下。而孔融則是當時的士人領袖,享有崇高威望。這樣一位大名士向自己求援,怎能讓當時籍籍無名的劉備不激動呢?從後來的結果來看,劉備解圍成功後,立即得到了孔融的賞識。

此人名氣不大,戰力卻遠勝顔良,曾與關羽惡戰數十回合

徐州牧陶謙死後,孔融又在徐州官吏面前力薦由劉備繼任徐州牧,此舉不僅是在還劉備當年解圍的人情,同時也對于增加劉備的地位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可以這麼說,正是由于孔融的賞識,劉備的名氣才慢慢在中原地區傳播開來,這也成了劉備早期最大的資本之一。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