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之前提到,分析藥明康德的業績,主要從三大塊業務進行分析,分别是CRO業務,CDMO業務,以及細胞與基因療法,因為這三大塊業務占比是最高的,其中以CDMO業務占比最高達到了40%左右,參考2021半年度報告,如下圖
本來在我的研究方法中,我隻看重以上三大塊業務(CRO業務,CDMO業務,以及細胞與基因療法),并預測CRO增長/CDMO大幅增長/細胞與基因療法增長/,但是由于藥明康德會計政策的變更,資料變更巨大且難以研究,我隻能重新分析,去研究公司的基本面。
第一點:員勞工數變化
員工持續穩定增加,側面證明公司的擴張進一步增加,2021半年度中,也就是三個月前,總員工為28542,碩士以上9179,博士以上1149,第三季度中,總員工33305,碩士以上10643,博士1184,要知道,中國另外一家醫藥公司——恒瑞醫藥,近期一直在裁員,是以高下立判。
第二點:業績資料分析
2021年二季度及之前,本集團主要以中國區實驗室服務、美國區實驗室服務、臨床研究及其他合同研發服務、小分子新藥工藝研發及生産業務和其他業務确定各經營分部作為分部資訊披露的形式。自2021年三季度起,本公司為了提高資訊披露品質,并向報表使用者提供更加相關的分部财務資訊,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35号——分部報告》《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3号》和本公司内部管理的要求,決定将以化學業務(WuXi Chemistry)、生物學業務(WuXi Biology)、測試業務(WuXiTesting)、細胞及基因療法CTDMO業務(WuXi ATU)、國内新藥研發服務部(WuXi DDSU)和其他業務作為經營分部資訊披露的新式。
本次會計政策變更後的經營分部劃分主要為: (1) 化學業務(WuXi Chemistry):整合合全藥業、化學服務部、藥物研發國際服務部和核心分析部等化學業務相關的資源和能力,為客戶提供新藥研究、開發及生産服務(CRDMO); (2) 生物學業務(WuXi Biology):整合本集團的尖端DNA編碼化合物庫(DEL)技術、生物學、惡性良性腫瘤學及免疫學能力,為全球客戶提供一體化藥物發現及研究服務; (3) 測試業務(WuXi Testing):集合測試事業部、康德弘翼(CDS業務)、藥明津石(SMO業務)等本集團臨床前和臨床的資源和能力,更好地服務全球藥品、生物制藥、醫療器械、體外診斷試劑的客戶; (4) 細胞及基因療法CTDMO業務(WuXi ATU):利用中美英三地的資源和能力,為客戶提供細胞及基因治療産品工藝開發、生産和測試一體化服務(CTDMO); (5) 國内新藥研發服務部(WuXi DDSU):基于客戶需求,為客戶提供以專利創造為核心的一體化新藥研發服務,開發具有國際高水準的小分子新藥,賦能國内藥企研究; (6) 其他業務:主要包括行政服務收入、銷售原材料和銷售廢料的收入。
(1) 化學業務(WuXi Chemistry)實作收入人民币 365,140.03 萬元,較 2020 年同期實作收入人民币 274,002.29 萬元,同比增長 33.3%,其中小分子藥物發現服務收入人民币 161,606.34 萬元,同比增長 37.1%,CDMO 服務收入人民币 203,533.69 萬元,同比增長 31.5%。公司充分發揮工藝開發技術優勢,堅定推進“跟随分子”政策。在小分子藥物發現服務方面,公司在 2021 年 1-9 月完成了約 20 萬個化合物合成,賦能早期小分子新藥研發客戶,并成為公司下遊業務部門重要的“流量入口”。通過與客戶在藥物發現和臨床早期階段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不斷為公司帶來新的臨床後期以及商業化階段的項目,助推公司 CRDMO 服務收入持續快速增長。報告期内,公司 CDMO服務項目所涉新藥物分子 1,548 個,其中臨床 III 期階段 47 個、臨床 II 期階段 235 個、臨床 I 期及臨床前階段 1,229 個、已獲批上市的 37 個。報告期内,公司還完成了對瑞士庫威工廠的收購,該工廠于今年 7 月開始并表。 (2) 測試業務(WuXi Testing)實作收入人民币 122,727.06 萬元,較 2020 年同期實作收入人民币 89,327.48 萬元,同比增長 37.4%,其中實驗室分析及測試服務收入人民币 80,866.88 萬元,同比增長 39.8%,臨床 CRO 及 SMO 收入人民币 41,860.18 萬元,同比增長 33.0%。剔除器械檢測外的藥物分析與測試服務同比強勁增長 46.7%。其中在藥物分析及測試服務方面,公司為客戶提供藥物代謝動力學及毒理學、生物分析服務等一系列相關業務。公司持續發揮一體化平台優勢,通過 WIND 服務平台,将臨床前藥效、藥代、安全性評價以及申報資料撰寫和遞交整合在一起,為客戶提供新藥研發及全球申報一體化服務,加速客戶新藥研發程序。2021 年 1-9 月,WIND 平台簽約 123 個服務項目,平均單個項目金額達到 1.1 至 1.5 百萬美金。本公司的毒理學業務,相比較與去年同期,銷售收入保持了強勁的增長勢頭,于報告期内獲得了高達 72%的同比增長,保持并擴大了中國毒理學業務龍頭地位。在臨床 CRO 服務方面,公司在 2021 年 1-9 月為合計超過200 個項目提供臨床試驗開發服務,助力客戶完成 14 項臨床研究申請獲批和 5 項上市申請申報。公司持續加強業務能力建設,資料統計與分析業務持續快速發展。在 SMO 服務方面,公司持續快 速擴張,截至 2021 年第三季度末人員團隊擁有接近 4,500 人,同比增長 42%,分布在全國 153 個城市的約 1,000 家醫院。 (3) 生物學業務(WuXi Biology)實作收入人民币 50,410.27 萬元,較 2020 年同期實作收入人民币 41,172.87 萬元,同比增長 22.4%。公司擁有領先的 DNA 編碼化合物庫(DEL),截至 2021年第三季度末,DEL 化合物分子數量超過 900 億個,分子支架 6,000 個,分子砌塊 35,000 個。報告期内公司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将 DNA 編碼化合物庫、蛋白生産和基于蛋白質結構的藥物發現平台進行整合,打造富有競争力的一體化靶标到苗頭化合物發現平台,充分賦能早期小分子新藥研發客戶。此外,生物學業務着力建設新分子種類相關新生物學能力,包括寡核苷酸,癌症疫苗,PROTAC,載體平台,創新藥遞送系統等。2021 年 1-9 月,生物學業務新分子種類及生物藥相關收入同比增長 56%,占生物學業務收入比例由 2020 年底的 10.4%提升至 2021 年第三季度末的 13.3%。 (4) 細胞及基因療法 CTDMO 業務(WuXi ATU)實作收入人民币 28,252.19 萬元,較 2020 年同期實作收入人民币 24,622.31 萬元,同比增長 14.7%。中國區細胞及基因療法 CTDMO 業務增長迅速,實作收入同比增長 223%,部分緩解了美國區業務下降的沖擊。在服務平台方面,公司進一步加強細胞和基因治療産品工藝開發和生産的能力,為 326 個項目提供測試服務,并為 61 個項目2021 年第三季度報告 7 / 20提供開發與生産服務,其中包括 45 個臨床前和 I 期臨床試驗項目,6 個 II 期臨床試驗項目,10 個III 期臨床試驗項目。 (5) 國内新藥研發服務部(WuXi DDSU)實作收入人民币 31,105.32 萬元,較 2020 年同期實作收入人民币 28,151.23 萬元,同比增長 10.5%。報告期内,公司為客戶完成 16 個項目的 IND 申報工作,同時獲得 12 個臨床試驗批件。截至 2021 年第三季度末,公司累計完成 136 個項目的 IND申報工作,并獲得 103 個項目的臨床試驗批件。同時,有 1 個項目處于上市申請階段,有 1 個項目處于 III 期臨床試驗,14 個項目處于 II 期臨床,73 個項目處于 I 期臨床。在 136 個已經遞交上市申請或處在臨床階段的項目中,70%以上的項目臨床進度位列中國同類候選藥物中前三位。客戶産品上市後,公司将根據與客戶的協定,從客戶的藥品銷售收入中按照約定比例獲得提成。
第三點:投資政策與研究
總的來說,業績增長是在我的心裡預期之内的,并沒有太大的驚喜,心裡面隻有一個字,那就是“穩”,當然了,業績的增長是令人欣慰的,因為從公司的發展前景,員勞工數,都是正向發展。
從資料分析來看,化學業務和測試業務占了營收的大頭,這是早就預料到了,但是令人遺憾的是,細胞與基因療法的營收占比基本可以忽略不計,也就是說,這一塊業務暫時沒有看到驚喜的地方,這是我較為遺憾的事情。
令人激動的是一點,可能大家沒有注意到,在化學業務和測試業務大比例增長的背後,其實隐藏了一些事情,但是從公司的報告中,我們并未發現,這也是公司隐藏較深的一個地方,那就是有可能與默沙東合作,在2021年公司半年度報告中,公司是這麼說的:“同時在疫情期間,為了滿足客戶緊迫的藥物開發需求,公司快速地為兩家大型跨國制藥公司客戶開發小分子抗病毒藥物,針對其中一個藥物,公司在短短 6 個月之内就助力客戶篩選出最佳的候選分子并獲得臨床許可,在僅僅 9 個月之後該分子就進入到臨床三期階段。”如果這個事件實錘,那麼藥明的業績将進一步增長,這個合作是完全有可能的。
“路透社10月28日消息,默沙東公司周四表示,若其抗新冠口服藥物莫努匹韋在12月獲得美國監管機構授權,到明年年底可為公司帶來50億美元至70億美元銷售額。10月1日,默沙東公布三期臨床試驗的中期結果,表明口服藥能使住院率和死亡率減半。10月11日,默沙東向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申請緊急準許新冠口服藥”
“9月底Merck/Ridgeback的口服新冠小分子藥物Molnupiravir針對新冠輕中症的 III期臨床資料公布,在降低住院率/死亡率方面取得了積極的結果。雖然仍然有對于其基因毒性的質疑,但其畢竟證明了口服小分子藥物(至少是 RNA聚合酶抑制劑這一路徑)在治療新冠輕中症方面的有效性,更何況其他企業也在緊鑼密鼓的開展。口服小分子藥物最大的優點在于服藥便捷、占用醫療資源小,且成本效益高、實作低成本大規模生産較為容易。新冠小分子藥物的問世不代表疫情即将很快結束,也不代表可以不再接種疫苗;但疫苗+小分子口服藥的組合将進一步提升新冠流感化的可能性,而這一可能性多快實作又與小分子藥物的實際藥效密切相關。後續我們将密切關注新冠小分子藥物的進一步臨床資料”——葛晨
總結:
目前從員工的增長規模、各業務業績、機構的持倉态度來看,藥明都是非常值得投資的個股,我們完全有理由繼續持有它#藥明康德##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