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寒夜裡的溫暖”——高原古城疫情防控一線見聞

作者:春河月亮

新華社西甯10月29日電題:“寒夜裡的溫暖”——高原古城疫情防控一線見聞

新華社記者陳傑、柳澤興

夜幕下,居民排隊有序接受核酸檢測,一批批防疫和生活物資不斷被運至封控區域;寒風中,身穿防護服的從業人員堅守崗位,許多愛心市民自發趕來送上熱飯。在西甯疫情防控一線,“加油”的聲音不斷,傳遞着溫暖與信心。

青海省西甯市28日淩晨新增3名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人員後,當地迅速開展人員排查、密接流調,并對5個相關活動區域實施封控,分區開展全員核酸檢測。

地處青藏高原、平均海拔2000多米,西甯這座有着兩千多年曆史的高原古城每年10月就已“入冬”。到10月下旬,入夜後,西甯氣溫驟降,寒風凜冽,夜間最低氣溫達到零下2攝氏度。

疫情防控,必須與時間賽跑。從确診病例所在的西甯市城西區開始,衆多市民排隊接受核酸檢測。28日下午6點半,志願者孫延菊正在城西區西關大街的一處采樣點,安排群衆掃碼登記。在這兒,這批志願者已連續工作近24小時。

“27日晚接到有居民核酸檢測結果異常後,我們就連夜趕來搭建帳篷,搬運物資,分批采樣。”孫延菊說,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場與病毒的較量,必須快些、更快些。

出現确診病例後,西甯市第一人民醫院核酸采樣應急隊的50名隊員聞令而動,迅速趕往各檢測點。參加過去年武漢抗疫,前期剛前往青海海東支援的護士李有宜,目前正在居家隔離。經驗豐富的李有宜在家也沒閑着,他不斷用手機和前方同僚交流:換防護服時記得裡面多穿件衣服,采樣時将居民下颚稍微擡高點,這樣可減輕不适感,“我隔離結束後,馬上就過來和大家會合。”

3名确診病例活動過的區域,被全面封控,做到人不出戶。獨自一人居住在城西區興海路玉珠花園小區的藏族群衆冶卓兄,做完核酸檢測,在家炒了盤肉絲和菜瓜當晚餐。這些肉菜都是當地社群從業人員和志願者28日下午挨戶送上門的。

“由于事發突然,家裡啥物資都沒有準備,剛開始确實有點不知所措。”冶卓兄說,還好社群從業人員送來了各種食物,後續安排兩天送一次,還能配送其他生活用品和藥物,“讓我們很快就安下心來,感覺特别暖心。”

寒風吹不散人間溫暖,病毒摧不垮衆志成城。燈火闌珊,核酸檢測點排隊人員越來越多,周邊很多熱心市民自發前來,給現場從業人員和排隊居民送來熱水、飯菜、暖寶寶等。

28日晚9點,青海藏宮文旅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索南仁青和同僚開車往返多次,将80份熱騰騰的飯菜,送到一線志願者手中。33歲的索南仁青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出生長大。11年前發生的玉樹地震,他是親曆者。“當時來自全國各地的愛心人士到玉樹支援抗震救災,幫我們重建家園。”索南仁青說,這次西甯出現疫情,他們也要盡自己所能,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大家攜起手來,相信這座城市很快就能恢複如常。”(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