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學經典精譯:世說新語·郭淮憐子救妻室(三國志版)【正文翻譯】【站長漫談】

作者:三行譯站

▲▲▲點選頭像檢視往期精彩内容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正文翻譯】</h1>

說明:翻譯共分四行:

1.原文;    2.逐字直譯;

3.意譯,力求符合現代漢語表達習慣;

4.重點字詞或知識點的說明(必要時)。

5.翻譯之後,還有站長的精彩……扯蛋。

國學經典精譯:世說新語·郭淮憐子救妻室(三國志版)【正文翻譯】【站長漫談】
國學經典精譯:世說新語·郭淮憐子救妻室(三國志版)【正文翻譯】【站長漫談】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站長漫談】</h1>

本篇故事見于《世說新語·方正》,主旨是表現郭淮既遵守法度,又重情重義的性格:先依從國法讓妻子上路領罪,後照顧親情追回妻子,上表求情而自承罪責。

但站長這裡并未采用《世說新語》通行本(以下簡稱“通行版”)原文,而采用了《三國志·魏書·滿田牽郭傳》中裴松之注的引文(以下簡稱“裴注版”)。因為站長覺得“通行版”存在重大的情節漏洞:

郭淮作關中都督,甚得民情,亦屢有戰庸。淮妻,太尉王淩之妹,坐淩事當并誅。使者徵攝甚急,淮使戒裝,克日當發。州府文武及百姓勸淮舉兵,淮不許。至期,遣妻,百姓号泣追呼者數萬人。★★★★★ 行數十裡,淮乃命左右追夫人還,于是文武奔馳,如徇身首之急。既至,淮與宣帝書曰:“五子哀戀,思念其母,其母既亡,則無五子。五子若殒,亦複無淮。”宣帝乃表,特原淮妻。

第一,标★★★★★處缺少了“淮五子叩頭流血請淮,淮不忍視”的情節,這樣一來,情節銜接就顯得很别扭:

1.從他一開始硬着心腸讓妻子伏法到突然回心轉意追回妻子之間的轉折缺少邏輯連接配接。

2.前面沒兒子什麼事,可他在給司馬懿的上書中憑空說兒子哀傷得要死,有欺詐之嫌;而且兒子的哀傷并無直覺的表現(叩頭流血),難以服人。

3.整體上就感覺郭淮作秀的痕迹十分明顯:故意讓妻子上路,顯得自己遵守法度;然後以兒子為借口求情,塑造一個“父親方正慈愛、兒子孝不顧身、母親可憐可歎”的“五好家庭”形象賣慘——這是對司馬宣王智商的公然挑釁,令人無法信服。

第二,“通行版”甚至有“州府文武及百姓勸淮舉兵”這樣的描寫。這可是重大原則性問題,如果真有此事,郭淮說“五子若殒,亦複無淮”,隻怕難洗威脅之嫌。以司馬懿的多疑、陰狠,如此“求情”隻怕反招其禍。

國學經典精譯:世說新語·郭淮憐子救妻室(三國志版)【正文翻譯】【站長漫談】

按站長的瞎猜,裴松之與《世說新語》成書時代基本一緻,他見到的更可能是原版。“通行版”可能在流傳過程中出現了錯訛脫漏。但“裴注版”也有微瑕:《三國志》引文緊接郭淮傳記之後,讀者從傳記中早已了解郭淮的功業、人品,是以沒有必要像“通行版”一樣特别交代“郭淮作關中都督,甚得民情”這種背景。但若提出來單獨成文,則官兵、百姓的求情、悲憤就似無源之水,需要讀者硬行腦補。站長以為,不妨将二者合二為一:

國學經典精譯:世說新語·郭淮憐子救妻室(三國志版)【正文翻譯】【站長漫談】

紅字:通行版;藍字:裴注版

先賢經典篇章

為華夏文化之無盡藏也

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而吾與子之所共适

每天讀10分鐘經典

一年後,成長的是心靈

每天刷10分鐘無營養視訊

一年後,流逝的是生命

您,選好了嗎?

國學經典精譯:世說新語·郭淮憐子救妻室(三國志版)【正文翻譯】【站長漫談】

留給孩子的古文翻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