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漢高祖劉邦的用人之道,赦一人,殺一人,奠定漢朝四百年基業

作者:山水清峰

季布曾是項羽的手下,能力出衆,非常講信義,留下了一諾千金的典故。劉邦屢次敗于季布之手,心中十分怨恨。項羽敗亡後,劉邦懸賞千金緝拿季布。季布隐匿身份,躲藏到山東一個姓朱的大戶人家裡。朱家十分欣賞季布,想幫助季布脫罪,就轉托滕公夏侯嬰向劉邦勸谏:“楚漢相争時各為其主,季布隻不過是盡人臣之責。總不能把項羽的部下都殺掉吧?如今皇上剛剛取得天下就發洩個人恩怨,胸襟太狹隘。以季布的才能,如果投奔敵國就麻煩了。”在夏侯嬰的勸谏下,劉邦赦免了季布,并授予他高官厚祿。劉邦對待季布以德報怨,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有恩不報。丁公也曾是項羽的部下,在戰場上圍困過劉邦。劉邦請求丁公放自己一馬,于是丁公領兵撤走。等到項羽失敗後,丁公來谒見劉邦邀功請賞。劉邦把丁公拉到軍營中斬首示衆,以儆效尤,作為臣子有二心是絕不能容忍的。項羽手下有丁公這樣三心二意的臣子,怪不得落得個烏江自刎的結局。劉邦抛開個人恩怨,對待二人的态度形成鮮明差别,顯示出劉邦的用人之道:忠誠是一種可貴的品格,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作為下屬必須要忠誠可靠,絕不能心猿意馬、三心二意。樹高葉茂,系于根深,最根本的問題就是價值導向的問題。曆史和實踐充分證明,樹立正确的選人用人導向才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是凝聚力量、成就事業的重要保證。兩漢能夠延續四百年,劉邦樹立的這種選人用人的導向功不可沒,甚至到曹魏篡漢時,依舊有一大批像荀彧、吉平這樣的忠臣心系漢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