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二戰斯大林格勒戰役,霍特南下和北上兩頭落空,克萊斯特獨木難支01藍色方案展開後,東西戰線形勢一片大好,掩蓋了德軍閃擊戰的不足02第4裝甲集團軍回防是熊掌魚肉兼得,德軍顧此失彼03德軍一錯再錯,克萊斯特獨木難支,霍特兵力也遭肢解

二戰斯大林格勒戰役,霍特南下和北上兩頭落空,克萊斯特獨木難支01藍色方案展開後,東西戰線形勢一片大好,掩蓋了德軍閃擊戰的不足02第4裝甲集團軍回防是熊掌魚肉兼得,德軍顧此失彼03德軍一錯再錯,克萊斯特獨木難支,霍特兵力也遭肢解

回顧二戰斯大林格勒戰役,對德軍的失敗,人們更多的是歎息德軍兩支裝甲部隊都沒達到作戰目的,霍特指揮的第4裝甲集團軍甚至把時間白白浪費在南下進攻和北上回防的路上,這還不算,由于第4裝甲集團軍的一來一回,導緻進攻高加索的第1裝甲集團軍前功盡棄,眼看着蘇軍的油料補給基地就在眼前而望洋興歎。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01藍色方案展開後,東西戰線形勢一片大好,掩蓋了德軍閃擊戰的不足</h1>

進入1942年,戰場形勢似乎對德軍更有利一些,尤其是東西兩條戰線,蘇軍和英軍的一系列失利,讓德軍統帥部感到1942年冬季之前結束戰争再也不是一句空話,是以在作戰指揮上基本上也聽不進前線進階将領們的進言,對閃擊戰出現的補給不足和戰線太長問題也視而不見,唯一的指令就是進攻再進攻。

德軍統帥部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沖動和積極性呢?一方面,1942年夏季作戰,德軍已經發現美軍把主要精力放在維護太平洋戰場平衡上面,導緻英國皇家海軍在大西洋上孤軍作戰,差不多每個月德軍的潛艇都能擊沉英美70萬噸左右的船隻,而英美和加拿大的工業生産加班加點也彌補不上前線的損失。

二戰斯大林格勒戰役,霍特南下和北上兩頭落空,克萊斯特獨木難支01藍色方案展開後,東西戰線形勢一片大好,掩蓋了德軍閃擊戰的不足02第4裝甲集團軍回防是熊掌魚肉兼得,德軍顧此失彼03德軍一錯再錯,克萊斯特獨木難支,霍特兵力也遭肢解

而正是德國海空軍在大西洋作戰的優勢存在,加上隆美爾在北非打得風生水起,使英美盟軍沒有精力對德軍展開反擊,更談不上斯大林希望開辟的第二戰場了。是以,這一時期,德軍不僅不懼怕盟軍會在西線登陸,反而調集了大量兵力派到東線參與斯大林格勒會戰。實際上,到1942年9月份的時候,地中海大部分控制權盡歸德軍所有,幾乎成了德軍的内湖,沒英美盟軍什麼事了。

而在東線,由于哈爾科夫一戰導緻蘇軍損失慘重,客觀上講也使沒有設防的斯大林格勒成為雙方争奪的焦點,到7月17日,第6集團軍眼看就能拿下該城,第4裝甲集團軍才被南下增援高加索,以便克萊斯特盡早奪取蘇軍的石油補給中心格羅茲尼。

從這個層面講,僅就當時的戰場環境看,德軍統帥部也不是頭腦發熱,準備用兩個裝甲集團軍進攻高加索,也是想早點切斷蘇軍的能源供應,如果達到目的,戰場形勢瞬間倒向德軍,可惜的是,第4裝甲集團軍南下以後,在第6集團軍的側翼就出現了一個大的350公裡緩沖地帶,給蘇軍實施戰略調整創造了有利條件。

二戰斯大林格勒戰役,霍特南下和北上兩頭落空,克萊斯特獨木難支01藍色方案展開後,東西戰線形勢一片大好,掩蓋了德軍閃擊戰的不足02第4裝甲集團軍回防是熊掌魚肉兼得,德軍顧此失彼03德軍一錯再錯,克萊斯特獨木難支,霍特兵力也遭肢解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6">02第4裝甲集團軍回防是熊掌魚肉兼得,德軍顧此失彼</h1>

憑良心講,7月17日第4裝甲集團軍南下到7月底重新北上,這段時間,對克萊斯特的裝甲進攻有沒有助攻意義呢?當然有,而且就差一步就能達到目的。

就1942年8月份的作戰形勢來講,在第4裝甲集團軍的幫助下,8月8日克萊斯特第1裝甲集團軍占領了蘇軍的邁科普油田,雖然蘇軍提前破壞了油田,導緻德軍需要重新再造一座,客觀上講也給蘇軍的燃油補給帶來重大困難。8月23日,第6集團軍前鋒已經抵達伏爾加河北線,8月25日,克萊斯特的裝甲部隊離蘇軍最大的油田格羅茲尼産油中心就剩50英裡,離裡海也隻有100英裡,可以說,在整個南線的作戰,德軍已經完全占有了主動權,隻要穩住一頭,是占領斯大林格勒還是占領格羅茲尼就看德軍統帥部的決策了。

可是,德軍統帥部并沒有采用重一頭輕一頭的政策,而是兩頭兼顧兩頭都重要,他們為什麼要這麼急于求成呢?從戰場形勢上看并沒有錯,因為隻要第4裝甲集團軍迅速回防,繼續完成原定占領斯大林格勒的任務是有把握的,因為在第4裝甲集團軍南下的時候,第6集團軍已經打開了戰場局面,占領了90%的斯大林格勒城區,隻不過此時第4裝甲集團軍已經被分成了兩個部分,并不能迅速形成集中打擊的力量。

二戰斯大林格勒戰役,霍特南下和北上兩頭落空,克萊斯特獨木難支01藍色方案展開後,東西戰線形勢一片大好,掩蓋了德軍閃擊戰的不足02第4裝甲集團軍回防是熊掌魚肉兼得,德軍顧此失彼03德軍一錯再錯,克萊斯特獨木難支,霍特兵力也遭肢解

肯定有人疑惑,這麼好的有利條件,德軍為什麼不暫緩進攻斯大林格勒,而集中兵力占領高加索呢?德軍的失算也在這裡,實際上,隻要第6集團軍及時從斯大林格勒回防,将側翼漏洞彌補上,蘇軍是沒有圍殲他們的實力,而第4和第1兩個裝甲集團軍繼續向高加索進攻,藍色方案計劃是完全可能完成的,但德軍統帥部想兩頭兼得,才導緻顧此失彼,一頭都沒得逞。

從這個層面講,第6集團軍在斯大林格勒的覆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因為這是一座沒有設防的城市,直到7月17日蘇軍才組建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後來也是邊打邊增派兵力,斯大林格勒戰役對二戰影響那麼大,恐怕當時斯大林和蘇軍大學營都沒預料到。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7">03德軍一錯再錯,克萊斯特獨木難支,霍特兵力也遭肢解</h1>

肯定有人疑惑,面對德軍統帥部的一意孤行,難道就沒人能提出正确建議嗎?實際上,德軍中不僅有能人,也提出了可行建議,可惜這幾個人都被解除了職務。

二戰斯大林格勒戰役,霍特南下和北上兩頭落空,克萊斯特獨木難支01藍色方案展開後,東西戰線形勢一片大好,掩蓋了德軍閃擊戰的不足02第4裝甲集團軍回防是熊掌魚肉兼得,德軍顧此失彼03德軍一錯再錯,克萊斯特獨木難支,霍特兵力也遭肢解

早在7月13日德軍統帥部分兵進攻羅斯托夫時,被重新啟用的博克元帥心裡就不大願意,他還是想趁斯大林格勒兵力空虛,可以一鼓作氣占領并繼續完成進攻莫斯科的心願,在他心裡,1941年冬季莫斯科戰役的失利一直是塊心病,但他很快被解除了職務,永遠地離開了戰場。

而另外兩個人的想法卻和博克不一樣,一個是總參謀長哈爾德,一個是南方集團軍群司令李斯特,他們都是在第4裝甲集團軍南下後,提出想集中兵力奪取高加索,但也是撞在了槍口上,德軍統帥部就是想既占領斯大林格勒又占領高加索,結果他倆雙雙被解除職務,這樣一來,誰敢再提正确意見呢?

而在A集團軍群和B集團軍群之間的那350英裡間隔地帶,德軍統帥部之是以認為沒有大礙,是因為這裡也不是一點兵力沒有,還是有仆從國的三個軍團在防守,隻是由于羅馬尼亞和匈牙利兩個軍團不太和睦,是以将意大利軍團放在他們中間隔開,至于能不能打無所謂,因為德軍統帥部相信蘇軍已經沒有反抗的實力,隻要占領斯大林格勒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二戰斯大林格勒戰役,霍特南下和北上兩頭落空,克萊斯特獨木難支01藍色方案展開後,東西戰線形勢一片大好,掩蓋了德軍閃擊戰的不足02第4裝甲集團軍回防是熊掌魚肉兼得,德軍顧此失彼03德軍一錯再錯,克萊斯特獨木難支,霍特兵力也遭肢解

從以上分析看出,當德軍統帥部7月底作出第4裝甲集團軍重新回防斯大林格勒時,根本就沒想到會給克萊斯特的進攻帶來多大損失,他不僅要迅速調整部署改變打法,甚至還要擔心退路被蘇軍切斷,這支孤軍要不是跑得快,也會像第6集團軍那樣被蘇軍包了餃子,而當第4裝甲集團軍回到原先南下位置時,蘇軍早就在那裡嚴陣以待,這期間僅僅過去了半個多月的時間,德軍統帥部的一個錯誤決策導緻1942年的夏季戰場滿盤皆輸,還給整個東線戰場失敗埋下了伏筆。

更多資訊請關注島主說事,喜歡本文的讀者請點贊、收藏和分享一下吧!

二戰斯大林格勒戰役,如果保盧斯撤出第6集團軍,後果更嚴重

二戰斯大林格勒戰役,德軍為何分兵兩線作戰,能源短缺

二戰斯大林格勒戰役,蘇軍是依靠氣候原因打敗德軍的嗎

斯大林格勒戰役,為何殲滅1個集團軍就成為轉折點?把希望打沒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