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男生,坐女生的座位不起來,還往人家桌子上吐口水。
滿嘴都是自己的理:她為什麼非得讓我起來,我坐會怎麼了?幹嘛那麼橫?我就是想欺負她,怎麼了?
一番我提問他回答之後,他終于吐口:我錯了,不該坐她座位不起來,不該往桌子上吐口水,不該欺負人,但是,我就是咽不下這口氣,就是不道歉!
遇到這樣的學生,你會不會上頭?
我說:還行,有是非觀念,說明你的理性慢慢回來了,但還沒到位,要不,你再冷靜冷靜,等你所有的理智都回來了,咱們再談?
這個愣倔愣倔的男孩子,總惹事,認錯不道歉不是一回兩回了,我也習慣了。青春期,情緒難以控制,總是先于理智到達現場,冷靜一會兒就能明白過來,我已經是老手了,一點不着急。
但這回,我想給他點新的認識,讓他在與人交往方面有點新體會。
不出所料,十幾分鐘的面壁思考後,他答應去道歉。
我說:好啊,你自己去道歉,并且問問她,你需要做點什麼補償一下給她帶來的麻煩?
他:啊?我不問,她要是獅子大張口怎麼辦?
我:試試怕什麼?她還能訛你呀?你做不到的話,我幫你們調解。
又過了一會兒,他回來彙報情況。
他:我道歉了,她說沒關系,原諒我;我說需要什麼補償,她說不用,下次注意就行。
我:你有什麼感受或者收獲嗎?
他想了想:我覺得道歉挺丢面子的,所有不想說“對不起”,可我錯了,遲早要說,現在說更沒面子了,還浪費了一中午的時間。
我:挺明白的呀!本來事不大,道個歉就完了,你非要扛着不道歉,引起了所有人注意,大家覺得天經地義的事,在你這就過不去,那不成了小氣鬼了?更沒面子了。還有,人家很快就接受了你的道歉,很快就原諒你了,你還擔心人家提什麼非分的要求,人家比你大氣。從你自己看,你勇于承認錯誤改正錯誤,确實進步很大,是一種成功;但從你們倆看,人家女生可比你有格局,這局你輸了,你認不認?
他點點頭:認。
我:其實班裡有錯就認,有錯就改的同學很多,不跟同學斤斤計較的同學也有很多,在這樣的環境裡,你還這樣錯了都不道歉,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是不是顯得。。。。
他:老師,别說了,我明白了,死要面子活受罪,結果面子還沒要成。
嗯,至此,問題圓滿解決。
多高的教學水準,不如對學生的心理了如指掌——不知道他的理智跑不過情緒的話,就不會讓他情緒降溫理智回歸,那要多費多少唇舌?搞不好連師生之間也會沖突起來。
道理講一大筐,不如讓學生親自體驗——自己親自去感受道歉沒啥了不起,親自體會别人的大度寬容帶來的感受,比硬按着他去說違心的話效果要好很多。
以後,他也許還會反複,但隻要是下次他認錯快一點,道歉快一點,那也是本次教育的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