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通訊員16歲參軍,曆經38年曆練,從上尉晉升為上将,他是誰小小少年,志存高遠厚積薄發,授銜上尉南征北戰,榮升上将軍中儒将,續寫傳奇

作者:孔甲丙

常言道:戰争是培養将領的天然搖籃。

有這樣一名不起眼的通訊員,他曆經戰火的淬煉,用了38年的時間,從上尉一路晉升至上将。

這位傳奇人物究竟是誰?他那熠熠生輝的軍功章背後,又有着怎樣一段飽經風霜的往事?

一通訊員16歲參軍,曆經38年曆練,從上尉晉升為上将,他是誰小小少年,志存高遠厚積薄發,授銜上尉南征北戰,榮升上将軍中儒将,續寫傳奇

<h1 class="pgc-h-arrow-right">小小少年,志存高遠</h1>

在那個滿目瘡痍的年代裡,無數的百姓在敵人的炮火下喪生,昔日的家園在炸彈的轟炸下被夷為平地,民不聊生,國将不國。

危急存亡的時刻,有人苟且偷生、叛國投敵,但也有人堅定信仰,誓要成為祖國的脊梁。

1931年9月,一個男嬰出生在遼甯省複縣的一戶清苦家庭中。

身為滿族正黃旗的後裔,若是于永波早降生幾十年,那過得可是錦衣玉食、揮霍無度的貴族生活。

一通訊員16歲參軍,曆經38年曆練,從上尉晉升為上将,他是誰小小少年,志存高遠厚積薄發,授銜上尉南征北戰,榮升上将軍中儒将,續寫傳奇

于永波

但滿清政府已在革命中走向滅亡,祖上的榮耀也消失殆盡,無法為戰亂中的于家提供一絲蔭庇。

于永波的父親是一名人民教師,因為反對日本人的奴化教育而被辭退,隻得回老家務農為生。

一家人的日子雖然過得貧苦,但好在能安然無恙,于紛飛戰火中覓得一方落腳處。

1937年,日本侵略者悍然向盧溝橋開炮,全民族抗日的序幕就此掀開。

一通訊員16歲參軍,曆經38年曆練,從上尉晉升為上将,他是誰小小少年,志存高遠厚積薄發,授銜上尉南征北戰,榮升上将軍中儒将,續寫傳奇

少年時期的于永波,是伴着硝煙與戰火長大的,門外是無辜百姓絕望哀嚎,腦海裡回蕩的是侵略者的鐵蹄踐踏祖國土地的畫面,他親眼目睹了日本侵略者在我國境内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的暴行。

這個曾經屹立在世界之巅的國度正經曆着悲慘浩劫,這令于永波極為痛心,救國救民的革命理想也漸漸在他心中埋下了種子。

1947年9月,十六歲的于永波毅然參軍,他不願成為一具行屍走肉,而是渴望在這個動蕩的時代裡找尋自己的信仰。

一通訊員16歲參軍,曆經38年曆練,從上尉晉升為上将,他是誰小小少年,志存高遠厚積薄發,授銜上尉南征北戰,榮升上将軍中儒将,續寫傳奇

加入東北民主聯軍後,由于年齡較小,于永波沒有被派往前線,而是成為了開國中将萬毅手下的一名通訊員。

雖然上不了戰場,但于永波并不氣餒,而是紮紮實實地完成自己的任務,從不敷衍了事。

不久,于永波被編入第五縱隊,改任宣傳員,主導宣傳部隊的工作。

極富藝術才華的他,善于編寫和排演文藝節目,他和宣傳隊員們深入部隊,教唱革命歌曲,将宣傳工作做得有聲有色。

一通訊員16歲參軍,曆經38年曆練,從上尉晉升為上将,他是誰小小少年,志存高遠厚積薄發,授銜上尉南征北戰,榮升上将軍中儒将,續寫傳奇

萬毅

雖然他沒能踏上戰場,也沒有立下戰功,但他的宣傳工作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正是因為于永波的兢兢業業,戰士們受到了極大的鼓舞,個個精神飽滿,鬥志愈發昂揚。

在1948年2月的鞍山戰役中,于永波随軍上陣,他負責帶領擔架隊運送傷員,在攻城指令下達後也跟随部隊發起沖鋒,勇往直前。

一通訊員16歲參軍,曆經38年曆練,從上尉晉升為上将,他是誰小小少年,志存高遠厚積薄發,授銜上尉南征北戰,榮升上将軍中儒将,續寫傳奇

他冒着國民黨守軍的槍林彈雨,沖進了敵人的指揮部,為戰役的勝利貢獻出了血與汗,榮立小功一次。

年紀不大的于永波,身上卻蘊含了巨大的能量,這令他受到了高層上司的通令嘉獎。

就這樣,這名昔日不見經傳的小小通訊員,曆經殘酷戰争的檢驗與錘煉,正在迅速地成長着。

一通訊員16歲參軍,曆經38年曆練,從上尉晉升為上将,他是誰小小少年,志存高遠厚積薄發,授銜上尉南征北戰,榮升上将軍中儒将,續寫傳奇

<h1 class="pgc-h-arrow-right">厚積薄發,授銜上尉</h1>

1948年9月,于永波的入黨申請被準許,他正式成為了一名優秀的共産黨員。

這一年,于永波剛滿17歲,他終于找到了自己心中不滅的信仰。

腳踏實地,埋頭苦幹,他惟願成為一點星火,彙聚成盞盞明燈,為這個晦暗的時代照亮前行之路。

第五縱隊被改編為第四十二軍後,于永波随部隊入關,參加了解放安陽的戰鬥。

一通訊員16歲參軍,曆經38年曆練,從上尉晉升為上将,他是誰小小少年,志存高遠厚積薄發,授銜上尉南征北戰,榮升上将軍中儒将,續寫傳奇

沖鋒的号角吹響後,為了瓦解國民黨守軍的意志,于永波和宣傳隊員們拿起大喇叭,站在最前線對他們高聲喊話。

面對槍林彈雨的洗禮,他毫無畏懼,一顆炮彈飛過來,于永波身邊的戰友倒下了,他卻不曾後退一步,堅持完成自己的任務。

最終,安陽一役取得了勝利,殷都大地的百姓們得到了真正的翻身解放。

一通訊員16歲參軍,曆經38年曆練,從上尉晉升為上将,他是誰小小少年,志存高遠厚積薄發,授銜上尉南征北戰,榮升上将軍中儒将,續寫傳奇

不久後,于永波升任宣傳隊副隊長,當時的他還不滿18歲。

在一次次艱苦的戰役中,于永波的表現并不像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夥子,而是如同老兵一般,勇猛果敢,臨危不懼,永遠沖鋒在最前線。

1949年10月1日,曆經苦難鬥争的中國人民,望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終于迎來了中華民族浴火重生的曙光。

然而,帝國主義對剛成立的新中國仍步步緊逼,1950年,美軍無視我國的警告,強行越過三八線,把戰火燃至鴨綠江邊。

唇亡則齒寒,北韓戰争爆發後,第四十二軍準備入朝作戰,于永波卻因患了瘧疾正住院治療。

一通訊員16歲參軍,曆經38年曆練,從上尉晉升為上将,他是誰小小少年,志存高遠厚積薄發,授銜上尉南征北戰,榮升上将軍中儒将,續寫傳奇

一聽要打仗了,他趕忙從醫院裡跑出來,不顧病情,主動請纓,提出了上一線的請求。

遠赴異國他鄉的于永波,在中國人民志願軍任團宣傳幹事,參加了第一至第四次戰役,成為了志願軍堅實的後盾。

一通訊員16歲參軍,曆經38年曆練,從上尉晉升為上将,他是誰小小少年,志存高遠厚積薄發,授銜上尉南征北戰,榮升上将軍中儒将,續寫傳奇

在防禦戰役和鞏固陣地作戰中,他一方面做好戰鬥宣傳工作,一方面還負責擡送傷員,甚至還掌握了簡單的北韓話。

在援朝時期,于永波蛻變為一個真正優秀、合格的将領,他在一次次的戰争中證明着自己的實力和能力,被記三等功一次。

一通訊員16歲參軍,曆經38年曆練,從上尉晉升為上将,他是誰小小少年,志存高遠厚積薄發,授銜上尉南征北戰,榮升上将軍中儒将,續寫傳奇

從北韓凱旋後,因為表現出色,1953年9月,于永波被上級推薦到了解放軍第四政治幹部學校業務一隊進行深造。

在校期間,于永波嚴于律己,勤奮學習,他十分珍惜此次學習的機會,熟練掌握了多項專業知識,軍事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從學校畢業後,于永波回到了四十二軍,多年從事部隊宣傳、政治工作的經曆,為于永波積累了大量的經驗,他也在歲月中磨砺得愈發成熟、穩重。

不過,在那些為中國的革命立下了汗馬功勞的老将面前,一直從事政工工作的于永波仍略顯稚嫩。

是以,在1955年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将官軍銜授銜典禮上,于永波僅僅被授予上尉軍銜。

這個軍銜并沒有影響于永波為國效力的忠心,他沒有落寞,而是欣然接受,對自己的工作仍然注入滿腔熱情,踏踏實實地走好接下來的每一步。

一通訊員16歲參軍,曆經38年曆練,從上尉晉升為上将,他是誰小小少年,志存高遠厚積薄發,授銜上尉南征北戰,榮升上将軍中儒将,續寫傳奇

<h1 class="pgc-h-arrow-right">南征北戰,榮升上将</h1>

在人民軍隊成長壯大的過程中,軍隊宣傳工作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們始終堅持用崇高的奮鬥目标引領全軍,賦予軍人們無窮的力量和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

面對繁重的任務與多變的世界局勢,軍隊宣傳說服更是一刻也不能放松,此時,在宣傳部門工作多年的于永波擔起了重要職責。

越是取得成績的時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謹慎,而于永波也沒有讓上司失望,将一個個任務出色完成。

在1960年的時候,于永波晉升為大尉軍銜,并榮獲解放獎章。

辛勞的付出得到了大家的肯定,這讓于永波更加埋頭苦幹,在1963年晉升為少校軍銜。

一通訊員16歲參軍,曆經38年曆練,從上尉晉升為上将,他是誰小小少年,志存高遠厚積薄發,授銜上尉南征北戰,榮升上将軍中儒将,續寫傳奇

1978年12月,于永波被升任為廣州軍區司令部辦公室主任,雖然官職越來越大,但他對待本職工作還是如過去一般勤勤懇懇,力求問心無愧。

1983年,時年52歲的于永波事業蒸蒸日上,正式出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十二軍政治委員。

1988年,我國實行新的軍銜制,以一級上将為最高軍銜,不再設元帥、大将和大尉。

此時,于永波已經官至政治部主任,因多年政治工作突出,而被國家直接升為了中将軍銜。

在于永波看來,這不僅是上司對自己工作的認可,更是一份沉甸甸地責任,是以他更加鞭策自己,工作愈發認真負責,以期取得更好的成績。

一通訊員16歲參軍,曆經38年曆練,從上尉晉升為上将,他是誰小小少年,志存高遠厚積薄發,授銜上尉南征北戰,榮升上将軍中儒将,續寫傳奇

1989年,于永波被調離地方部隊,繼而在九十年代被調往北京,先後出任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副主任、中共軍事委員會委員等職。

時間來到了1993年,因政績突出,信仰堅定,于永波終于在這一年步入了事業的巅峰。

6月7日,中央軍委在北京隆重舉行晉升上将軍官軍銜儀式,向六位解放軍将領頒發晉級指令狀。

在鮮花與掌聲的簇擁中,時任中央軍委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的于永波上前接過指令狀,正式晉升為上将軍銜。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作為新中國唯一一位五次授銜的将軍,在軍營中奮鬥了幾十年的于永波一路晉升,用自己的汗水鑄就了輝煌之路,這也是祖國給予他最直白的認可。

一通訊員16歲參軍,曆經38年曆練,從上尉晉升為上将,他是誰小小少年,志存高遠厚積薄發,授銜上尉南征北戰,榮升上将軍中儒将,續寫傳奇

<h1 class="pgc-h-arrow-right">軍中儒将,續寫傳奇</h1>

自參加革命以來,于永波始終堅定共産主義信念,發揮自己的聰明才幹,努力學習軍事文化技術,在解放戰争中為人民立下了不朽功勳,在抗美援朝時為打敗美國侵略者、保家衛國做出了巨大貢獻。

回首于永波的晉升之路,在時局動蕩的年代,他依然保有自己的信仰,堅定自己的初心;面對暫時無望的前途,他沒有選擇放棄,而是履職盡責,承擔使命。

吃苦耐勞,甘于奉獻,軍人寶貴的精神品質,在于永波的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釋。

在和平建設時期,即使遠離了戰場,于永波也在加強部隊政治思想建設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對軍隊新時期正規化、現代化、軍事化建設提出了許多寶貴建議。

一通訊員16歲參軍,曆經38年曆練,從上尉晉升為上将,他是誰小小少年,志存高遠厚積薄發,授銜上尉南征北戰,榮升上将軍中儒将,續寫傳奇

很多時候,文字的力量遠超我們的想象,莫說文不如武,武能救國,文也能提筆安天下。

像于永波這樣長期從事政治工作的将軍,慎言慎行、知人善任,有賢才之稱,在部隊中享有較高的威望。

無論在戰争年代還是在和平建設年代,他都為黨和祖國盡心、盡力、盡職,受到了廣大軍人的熱烈擁護,也同樣赢得了國人的敬意。

2003年,于永波卸去了自己的軍職,正式退伍離休。

一通訊員16歲參軍,曆經38年曆練,從上尉晉升為上将,他是誰小小少年,志存高遠厚積薄發,授銜上尉南征北戰,榮升上将軍中儒将,續寫傳奇

由于多年的部隊宣傳生涯,于永波練就了一手好字,凝厚灑脫的筆力仿佛在訴說着昔日的峥嵘歲月,蒼勁有力的筆觸也是他思想秉性的正面反映。

老骥伏枥,志在千裡,于永波從一個通訊員做起,在38年的時間裡授銜五次,從政工幹部隊伍中脫穎而出,一路從上尉高升至上将。

于永波将自己的青春歲月和畢生精力都奉獻給了祖國,續寫了我軍一個新的傳奇,值得世人欽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