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天問一号化身“偵察兵”,歐洲火星快車接班做了祝融号“通訊員”

作者:科普大世界

據《上觀新聞》等媒體12月1日的報道,我國祝融号火星車通過歐洲空間局的火星快車傳回了信号,這是來自我國國家航天局探月工程中心的消息,今年11月份,我國“天問一号”與歐空局(ESA)“火星快車”任務團隊合作,“祝融号”火星車與“火星快車”軌道器本打算先後在11月7日,16日,18日,20日,22日進行5次通信試驗,但前面幾次都沒成功,因為兩者的發射頻率和接收頻率不比對,無法雙向通信,後來決定在約定好的時間中由“祝融”号的UHF頻段通信子系統直接發送資料,而“火星快車”隻負責“盲收”,然後轉給歐空局接收,歐空局再轉給我國,我國再破解信号擷取資料。而對資料判讀分析後,我國和歐空局任務團隊确認“祝融号”和“火星快車”傳輸資料内容完整正确,試驗取得成功。

天問一号化身“偵察兵”,歐洲火星快車接班做了祝融号“通訊員”

這件事可能會讓部分朋友有些不解,我國祝融号火星車不是一直在通過天問一号環繞器傳回信号嗎?為什麼又要通過歐洲空間局的火星快車來傳輸信号呢?這是因為我國的天問一号環繞器已經變軌,幹其他的事情去了。11月8日,來自航天八院的消息稱天問一号環繞器成功實施了第五次近火制動——四台120牛的發動機持續工作約260秒,将環繞器推送到了一個距火星表面最近時約260公裡,最遠時上萬公裡的“遙感使命軌道”上,進入這個軌道後,也代表着天問一号環繞器的信号中繼衛星的角色任務基本結束,之後它将開始對火星表面進行遙感探測,并長期以這一姿态圍繞火星運作。

天問一号化身“偵察兵”,歐洲火星快車接班做了祝融号“通訊員”

在遙感使命軌道上,“天問一号”環繞器打開高、中分辨率相機、次表層探測雷達、礦物光譜分析儀、磁強計等7台高科技載荷,對火星地形地貌、表面物質成分與土壤類型分布、内部地質構造,乃至火星的大氣電離層、火星空間環境等展開詳細探測,全方位多角度看透火星。期間會重點關注火星隕石坑、火山、峽谷、幹涸河床等的地貌地質狀況,繪制我國的火星資料資料庫,也将為我國新一輪火星探測提供更詳細的資料和資料。如今時間過去已經近一個月了,想必已傳回不少資料資訊。

天問一号化身“偵察兵”,歐洲火星快車接班做了祝融号“通訊員”

正是由于天問一号環繞器改中繼軌道為遙測軌道,那麼它也将基本失去信号中繼功能,就是幾乎無法再為祝融号火星車向地球傳輸資料了,這樣一來祝融号火星車在火星表面收集的資料就得使用别的火星探測器了?好在火星軌道上還有歐美的一些探測器在環繞火星運作,而我國在航天和太空探測方面和美國宇航局合作很少,和歐空局合作的相對多一些,比如在天問一号飛向火星時,歐空局就多次提供過飛行資料參考,是以雙方本着精誠合作的态度,我國決定将祝融号火星車在火星表面觀測的資料,經由歐空局的火星快車号探測器幫助傳回地球。

天問一号化身“偵察兵”,歐洲火星快車接班做了祝融号“通訊員”
天問一号化身“偵察兵”,歐洲火星快車接班做了祝融号“通訊員”

這樣一來,歐空局的火星快車号就成了祝融号火星車的“通訊員”,這一任務也相當于延長了祝融号火星車的使用壽命,本來它的設計壽命隻有三個月,但如果有信号傳輸,它或可使用10年以上。而我國天問一号環繞器今後就去做“偵察兵”工作了,它将為我國儲備更多的火星資料,為今後的火星探測任務鋪路,預估12月份就會有傳回資料資訊的新消息。

天問一号化身“偵察兵”,歐洲火星快車接班做了祝融号“通訊員”

實際上這在目前也是沒辦法的事,因為我國在火星軌道上隻有天問一号環繞器這一台探測器,等将來發射的探測器多了,就不用費心信号傳輸的事了,下一步我國的火星探測器很可能将執行火星土壤取樣傳回的任務。

參考資料:

《上觀新聞》12月1日文章《成功!祝融号與歐空局火星快車号開展中繼通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