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家農産品地理标志,象山大白鵝,養殖曆史悠久

象山,是浙東大白鵝的原産地和主要生産。

象山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自古就是候鳥野雁南來北往的中途歇憩之地。

象山白鵝,就是先民捕捉的野雁,經過長期馴養和培育,逐漸馴化而成,是以養殖曆史悠久,秦代時就有白鵝飼養的記載。

國家農産品地理标志,象山大白鵝,養殖曆史悠久

象山,從苗鵝孵化,到白鵝飼養銷售,再到鵝絨被、鵝毛扇、彩繪鵝毛筆、彩繪鵝蛋殼等産品,形成了種鵝種苗生産、肉鵝飼養和鵝産品加工的産業體系,銷售區域從東北到海南,再深入到西部。

白鵝産業鍊,已成為象山“7+1”農業産業之一。

國家農産品地理标志,象山大白鵝,養殖曆史悠久

象山已成為全國最大的浙東白鵝養殖基地,全縣白鵝飼養量126萬羽,年生産銷售苗鵝1000萬羽,全産業鍊産值達5.6億元。

2010年9月30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準許對“象山白鵝”實施地理标志産品保護。

2020年12月25日,農業農村部公布2020年第二批農産品地理标志登記産品,“象山白鵝”入選。

象山白鵝,成為“象山紅柑桔”之後,第二個列入國家農産品地理标志登記的産品。

國家農産品地理标志,象山大白鵝,養殖曆史悠久

時代進步,傳統養鵝方法,已經進步到科技養鵝。

走進孵化區,确實讓人大開眼界。

智能水禽孵化機,實作了孵化規模化和智能化,設定好參數後,孵化機早、中、晚會自動調整溫度和濕度等孵化條件。

孵化周期大約一個月,一台孵化機一個周期可孵化1萬枚鵝蛋,而且節省了人工成本。

以前采用木箱,依靠人工手動孵化苗鵝,一個木箱在一個周期内隻能孵化3000枚鵝蛋。

通過孵化機智能孵化,效率和成本有了天壤之别。

國家農産品地理标志,象山大白鵝,養殖曆史悠久

從2009年至今,象山通過政府搭台、企業參與的形式,舉辦象山白鵝節。

2021年6月8日,已是第九屆象山白鵝節。

象山白鵝,豐富了人們的生活。

國家農産品地理标志,象山大白鵝,養殖曆史悠久

象山白鵝是食草動物,象山的灘塗草原,則為白鵝提供了豐富的飼料來源。

國家農産品地理标志,象山大白鵝,養殖曆史悠久

象山白鵝,除了國内銷售後,還出口至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深受喜愛。

不僅如此,“象山白鵝”還列入東西部扶貧協作援建項目,在吉林援建了龍井白鵝養殖基地等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