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子柒複出、李雲迪翻車:我看到了人性最陰暗的一面

李子柒複出、李雲迪翻車:我看到了人性最陰暗的一面

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2939天

01

最近,消失3個月的李子柒突然上了熱搜。

這段時間的首次露面,就是前幾天接受央視《魯健訪談》的采訪。

節目中,李子柒一襲素衣,和主持人聊過去,話現在,談未來。被問到自己目前最想做的三件事時,李子柒侃侃而談:

第一,做一個可複制,可傳播,可循環,可推廣的一個試點,使家鄉的父老鄉親們共同緻富,在真正意義上實作增收。

第二,繼續傳播非遺文化。

第三,正确地引導青少年。她說不希望以後問年輕人想幹什麼,他們隻想當網紅、當明星。希望年輕人能夠擁有正确的價值觀,好好念書,能夠真正意義上抓住每一個機會。

李子柒複出、李雲迪翻車:我看到了人性最陰暗的一面

本來三觀挺正的一段回答,我卻在評論區看到了幾條刺耳的評論:

“李子柒不過是個演員而已,把自己的人設設得太好了,小心崩塌。”

“果然還是包裝效果,這女的我突然就不知道是誰了,又當又立。”

“你自己就是網紅,可真會包裝自己。”

李子柒複出、李雲迪翻車:我看到了人性最陰暗的一面

其實,李子柒走紅以來,這樣的聲音就沒斷過。

尤其是她每一次“翻車”,總有人在黑她的路上沖鋒陷陣。

他們接受不了一個和自己年紀相仿,甚至原本根本不如自己的農村女孩,竟然短短幾年就賺到他們這輩子都不可能擁有的财富。

是以,他們總是拿着放大鏡,尋找她翻車的蛛絲馬迹,見縫插針地找機會黑她,以保護自己可憐又破碎的自尊心。

精讀君在終身成長詞典的詞條《413:合理化》中提到幾個維持自尊的心理防禦機制,其中一個是酸葡萄心理,即當自己所追求的東西,因為自己能力不夠而無法取得時,就加以貶低和打擊。

比如有些顔值偏低的人,會抱持“紅顔禍水”的觀點;有些男生追不到女生,會說對方“水性楊花”;有些體育能力弱的人,會說“四肢發達、頭腦簡單”。

這種心理,說好聽點是一種防禦,實際上就是自欺欺人,不願正視自己的不足,又見不得别人好。

李子柒複出、李雲迪翻車:我看到了人性最陰暗的一面

生活中,每個人身邊似乎都有這樣的人,别人越是看上去和自己水準相當、賽道相似,就越是見不得人好。

就像羅素在《幸福之路》中說,乞丐并不會妒忌百萬富翁,但是他肯定會妒忌收入更高的乞丐。

02

李雲迪這次翻車,一方面有自己的問題,另一方面其實就是被陳某卉同伴的“乞丐心理”害的。

相信看了這幾天媒體爆料的人都知道,李雲迪之是以會栽,是始于陳某卉的炫耀。

做外圍業務的陳某卉,向同行的姐妹炫耀,自己有明星約單,一單能掙不少錢。

結果姐妹嫉妒了,反手就把她給舉報了。

于是警方順藤摸瓜,摸到了陳某卉手機裡李雲迪的交易轉賬記錄,自然就把李雲迪給盯上了。

這個例子或許舉得不恰當,但其中透露的道理是共通的。

《來自星星的你》裡,千頌伊有一段話:

人性就是如此,看到别人比你爬得高,不是說我也要去那裡,而是對别人說,你下來吧下來吧,也到這泥潭裡來吧。

李子柒複出、李雲迪翻車:我看到了人性最陰暗的一面

當你過得比我好,我就難以克制地想要毀滅你。

這種心理,表面上看是嫉妒,實際上是一種比嫉妒更原始、更低級的情感,叫“ 嫉羨 ”。

心理咨詢師MISS薔薇說,嫉羨僅限二進制關系,指向的是愛之客體(重要他人本身):因為你擁有我所渴求卻沒有的東西,是以我要摧毀你,帶着一種憤怒。

“你過得這麼好,而我卻是個渣渣,這不公平!”

為了消除心理上的不平衡感,人們會産生幾種主要的防禦方式:

①貶低。通過自我貶損,讓自己感覺配不上所渴求的美好,也就不會再癡心妄想。

前面提到,“見不得人好”的心理隻發生在和自己賽道相似的人中,把自己貶低到這個賽道之外,心理就好受了,畢竟乞丐不會妒忌百萬富翁。

②隔離。為了不體驗到強烈的敵意和痛苦,變成一個情感淡漠的人,不再和他人建立聯系。

前段時間微網誌上有個熱搜:該不該和朋友分享喜悅?

一位網友在微網誌上發帖說:“和朋友分享喜悅的時候,被這樣回複,真的有點難過,”

李子柒複出、李雲迪翻車:我看到了人性最陰暗的一面

從聊天記錄中看出,網友并無出格言論,不過就是告訴朋友自己做了一個提成不錯的大項目,卻被朋友冷冷地回複“以後這樣的事别和我說了,你這樣讓我很焦慮”。

這個朋友,就是通過試圖隔絕類似消息,甚至不和朋友建立聯系來進行防禦。

③毀滅。你得到的好東西,我卻得不到,那我就毀了你和你美好的人生,我的痛苦就消失了。

陳某卉的朋友,采用的就是這種防禦。

而這種防禦方式,恰恰反映了人性中最陰暗,也最愚蠢的一面。

03

事實上,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保留着嫉羨的情感。

畢竟人無完人,人性也具有其多面性,越是善惡相生,越是說明這個人人格飽滿。

是以,“見不得人好”其實并沒有多可怕,我們也可以了解為:這是一種原始情感在作祟,也是人性的一部分,隻是每個人防禦能力不同。

采取什麼樣的方式處理被激發的嫉羨,才最為關鍵。

MISS薔薇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要消除這樣的心魔,最關鍵的是要嘗試接納自己,不但要看見自身的局限性,還要學會與局限共舞,才能擁有更多心靈的自由。

接納自己的局限性,就是在看到别人的“好”時,同時接納自己的短處,并學會借勢。

曾經在知乎上看到一個故事:

A上大一的時候,獲得了一次英語口語比賽的獎項,就在A滿懷欣喜捧着獎狀跟室友分享的時候,所有人都在祝賀她,隻有B同學不開心,關上寝室門就離開了。

A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可能傷害了B,因為英語口語一直是她的弱項,B曾經還因為這個弱點在課堂上鬧過笑話。

當天晚上,A就把自己是如何練習英語口語的方法告訴了B,并且把很多資料一并打包發給了她。

B感覺像是看到了希望,從那之後無論A在寝室或是在班級裡如何秀口語,B都沒了以前的敵意和不滿,還經常找A給自己糾正發音。

後來,A成為了B在大學裡最要好的朋友。

這個故事之是以結局圓滿,得益于A敏銳地察覺到B的敵意,準确地分析出了其中的原因,并高情商地進行了化解。

反過來,如果B在嫉羨被激發之後立馬覺知到這種情感,并學會借勢,主動向A請教,最後的結局也是一樣的,說不定還能更圓滿。

人性最大的愚蠢,就是見不得人好。

人生無論走到哪一個階段,總有一撮人優于你。

聰明的人會借力,并努力讓自己也成為這樣優秀的人。

愚蠢的人則選擇隔離或毀滅,甯可生活在一個都不如自己的人群裡互相踩擠、被連累、被扯後腿,也不願看到身邊的人飛黃騰達。

04

有人在龜兔賽跑的故事上衍生了一種理論,叫“龜兔雙赢理論”:

在山地時,兔子把烏龜馱在背上一路狂奔。等到河邊時,烏龜又把兔子馱在背上遊過河。最後兩人一同達到了終點。

這就是雙赢。

一個人有時雖然可以走得快一點,但力量畢竟有限,如果一直把他人的優秀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把自身局限在狹隘的思維模式裡,換來的隻能是短期表面上的進步和長期實質上的停滞不前。

想要走得更遠,就必須一群人同行,換種心态對待别人的閃光點,求知若渴地學習,恰逢時機地借力。

雙赢,才是最高境界的赢。

見不得身邊人好,其實就是在斷自己的後路,最終害的還是自己。

是以說,身邊的人比自己過得好時,我們應該高興。

因為此時别說每個人拉我們一把,哪怕隻有一兩個人拉我們一把,我們的人生就會發生質的改變。

身邊人如果都發達了,我們自然也不會差到哪裡去;身邊人如果都落魄了,我們自然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你什麼樣子,有時取決于你身邊的人。

什麼是格局?

格局就是站在更高的地方向前看,目光長遠一些,心胸豁達一些,思想成熟一些。

成就别人,才是成就自己的最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