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跌時買入,反彈時賣出。在7月~9月期間,A股行業指數ETF中,證券主題ETF的基金份額增減變化尤為明顯。
第一财經根據Wind資訊資料統計發現,部分證券主題ETF的基金份額從7月份的增加數量位居前列,到8月份增減情況出現分化,再到9月份減少數量位居前列。
具體來看,13隻證券主題ETF在7月、8月、9月(截至12日)的平均漲跌幅分别為-6.75%、10.19%、10.18%。同期,基金份額累計增減數量分别為41.95億份、-34.27億份、-48.11億份。
在業内人士看來,在證券闆塊行情下跌之時,部分資金逢低布局證券主題ETF,但當證券闆塊走勢較好之時,部分資金可能獲利了結。
就後市行情,有資深金融行業分析人士認為,目前券商闆塊有較強的基本面支撐,估值也在合理水準,但是繼續往上走的空間并不會特别大,應該還是保持震蕩向上的走勢。但鑒于宏觀環境尚存不确定性,是以尚不能成為A股“牛市旗手”。
多方基金人士認為,A股後續可能繼續維持震蕩的結構性走勢,以及風格再平衡特征,即由前期極緻的成長風格,向以周期、消費為代表的價值風格平衡。
證券主題ETF由買到抛
在66隻A股行業指數ETF中,7月份額增長前兩位的證券主題ETF基金,分别增長14.81億份、13.39億份;而晶片ETF、半導體ETF、汽車龍頭ETF基金份額減少數量居前。
到了8月,仍有一隻證券ETF(159841.SZ)基金份額增長位居首位,增加12.97億份;但有意思的是,基金份額減少最多的前三位也都是券商或證券ETF,分别為券商ETF(512000.SH)、證券ETF基金(512900.SH)、證券ETF(512880.SH),分别減少27.85億份、7.37億份、7.3億份。這意味着當時證券主題ETF呈現分化的迹象。
再到9月截至12日,證券主題ETF的基金份額則多數呈減少态勢,基金份額減少的前10隻ETF中就有6隻是證券主題ETF,仍舊是上述3隻證券主題ETF減少數量位居前三,均減少10億份以上。而基建50ETF、醫藥ETF、晶片ETF基金份額增加較多。
整體來看,13隻證券主題ETF,7月基金份額累計增加41.95億份,8月累計減少34.27億份,9月12天的時間減少了48.11億份。截至7月底、8月底、9月12日的證券主題ETF基金份額總數分别為680.57億份、646.30億份、573.47億份。也就是說,7月、8月、9月至今基金份額的變化量占總數的比例均不到10%。
從二級市場的行情來看,13隻證券主題ETF7月全部下跌,平均跌幅為6.75%;8月和9月至今則全部上漲,平均漲幅分别為10.19%、10.18%。
再看申萬行業中的證券闆塊,7月、8月、9月至今的漲跌幅分别為-9.09%、8.54%、9.16%。資金進出情況來看,證券闆塊7月累計淨流出329.76億元,8月累計淨流出99.50億元,9月至今則淨流入217.72億元。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第一财經分析稱,7月部分資金布局證券主題ETF,到8月和9月券商股整體走勢較好,一些證券主題ETF基金份額減少可能是投資者獲利了結;與此同時,晶片和半導體行業之前漲幅較大,是以有一些資金獲利了結,畢竟這兩個行業的業績增長确定性不強,可能也一定程度上影響基金份額的增減。
就券商闆塊的行情而言,楊德龍認為,受益于居民财富轉移至股市或者基金市場等,以及近期市場日成交量持續維持萬億元以上,券商的經紀業務會增長,而擁有基金公司股權的券商也會享受财富大轉移所帶來的管理費增長,是以券商的投資邏輯可能要看中長期。
在華創證券金融行業研究主管洪錦屏看來,整個資本市場的改革步伐比較快,比如近期北京證券交易所成立,券商方面後續可能也有一些創新業務在醞釀和放開,是以券商闆塊仍舊有較強的基本面支撐,業績也不錯,交易量處于高位,目前估值也在一個比較合理的水準,沒有顯著的高估或者泡沫,但是繼續往上走的話,空間并不會特别大,應該還是保持震蕩向上的走勢。
A股後市如何演繹
券商闆塊素有“A股行情風向标”之稱,那麼現在的券商闆塊行情是否能起到這樣的作用?
“我覺得現在很難說券商行A股就一定行,因為整體市場的表現還需要跟宏觀經濟包括貨币政策等相結合。曆史上,若券商行業基本面較好,同時宏觀經濟較好,那麼券商闆塊通常是A股的行情風向标,但若僅有券商行業自身基本面支撐,可能有相對收益,不一定有絕對收益。”洪錦屏稱。
洪錦屏認為,目前券商行業有利好支撐,但是估值不像2018年底2019年初那樣的水準,并不是有點利好就能持續大漲。
從整個A股市場來看, 7月21日~9月10日期間,A股市場連續38個交易日錄得萬億元以上的成交,同時換手率上行。在業内看來,這既包含了存量資金的博弈,也反映了新的增量資金持續入場。
對于A股後市行情,泰達宏利基金政策研究員楊泓認為,市場後續可能繼續維持震蕩的結構性走勢,行情會出現市場風格的再平衡,即由前期極緻的成長風格,向以周期、消費為代表的價值風格平衡。
星石投資相關負責人也稱, 市場逐漸開啟風格再平衡,向後看,目前支撐市場風格再平衡的主要因素未出現變化,雖然市場風格很難短期内完全切換,但仍将繼續保持風格再平衡特征。
“展望未來1~2個季度甚至明年,我們認為在經濟增速趨緩、企業盈利普遍下降的背景下,價值闆塊的穩定增長優勢将逐漸顯現,伴随着穩增長政策(專項債發行提速、基建投資增速回升)的出台以及貨币政策的進一步寬松,景氣成長與價值藍籌将會交替占優,單一極緻化風格不會出現,風格将更加均衡。”楊泓對第一财經稱。
對于行業配置,國泰君安政策團隊認為,一方面,财富管理業務助力券商二次成長曲線;另一方面,考慮主賽道景氣向上趨勢延續,總量需求修複較弱之下,盈利優勢仍舊凸顯,目前時點需追尋三次能源革命下的供需緊平衡方向。重點行業推薦券商、光伏和新能源車超級賽道配置機會,周期闆塊中的景氣方向則在鋼鐵、鋁、玻璃等供需格局有改善的賽道。
在楊泓看來,行業配置層面,中長期仍然看好硬科技成長賽道,短期均衡配置。
他具體稱,主要展現在四個方向:一是新能源、光伏、半導體等成長賽道,中長期上漲趨勢仍然看好,但短期内需注意這些闆塊持續處于交易過熱且估值重回曆史高位引發的波動;二是工程機械、建築、建材等基建産業鍊可能存在機會;三是在權益類公募基金大發展引領券商财富管理業務和北交所建立新三闆增量業務收入有望提升的雙重支撐下,券商闆塊配置機會可能較好;四是醫藥和消費等闆塊估值成本效益已逐漸凸顯,後續靜待基本面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