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部熱播劇,不僅讓觀衆喜歡“明蘭”和“顧廷烨”這對夫妻,“盛家老太太”更因這部劇征服了大批觀衆。在劇中,她是一個知書達禮、教孫有方的老太太,讓我們由衷的喜歡這個國民祖母。
她的扮演者就是曹翠芬,一個曾不為人知的演員,卻一生緻力于演藝事業,甘當一片綠葉。
1944年,曹翠芬出生在上海,當時國内形勢緊張,她過着動蕩不安的童年。有人問起她的童年時,她很難過地說,不想提起那段痛苦辛酸的歲月。
1960年,16歲的曹翠芬考上了北電預科班,似乎她天生就喜愛表演。兩年後,他又順利考進了大學班,繼續深造表演專業。
讀書期間,她格外珍惜每一次排練機會,用心揣摩每一個人物角色,堅持不懈、刻苦用功,希望畢業之後有用武之地。
可惜,命運跟她開了個玩笑。
1969年~1973年,曹翠芬大學畢業後,正是文化大革命時期,她作為知識分子,被下放到農村種田。表演來源于生活,這話不假。正是三年的農村生活,讓她有了表演農村婦女角色時的唯妙唯俏。
1973年,她回到北京電影制片廠劇團工作,重新投入到她熱愛的表演事業,她珍惜着來之不易的表演生活,努力并快樂着。
1990年,她在《大紅燈籠高高挂》中,飾演二姨太而成名。當時她并不是第一人選,張藝謀導演給她面試過後,認為她“太不像演員,很平常”,就是說她長相太普通。後來,張導還面試别的女演員,兩個月後,還是決定選用曹翠芬,認為她較适合。而她也并沒有讓張導失望,她因這部電影榮獲北京電影學院“最佳表演獎”。是以,張藝謀導演評價她說:“曹翠芬是個好演員,她的表演完全沒有表演的痕迹。”
1995年,曹翠芬在電影《孤兒淚》中又一次飾演了一名道地的農村婦女,曾經那三年的農村生活給了她真實的體驗,她用心真實的诠釋了這個角色。上天是公平的,誰努力誰幸運,她的真情演繹,這部電影讓她獲得了第十六屆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
這是她第一次拿到人生中的最佳女主角,在表演路上,她整整奮鬥了24年,不知疲倦,因熱愛而驅使着她前行。努力并熱愛着!
後來,她在電視劇《上海一家人》中,又獲得了第十二屆“飛天獎”最佳女配角獎。
據說,在拍《知否》中,因為年齡大,記憶力衰退,記台詞比較慢,她怕影響拍戲進度。她把劇本帶回家,在家反複背誦,直至滾瓜爛熟,才有了我們喜歡的經典台詞。
“人生道路何其漫漫,以後的事還多着呢,躲是躲不掉的。”
“你嫡親的哥哥,你的親生娘,将來你的丈夫、親兒女終究跟不了你一輩子,一輩子的路是你自己怎麼來的怎麼去。”
“以後受了委屈,生了病就該回來說才是不要把書讀迂腐了,自己暢快了才是真。”
“自己想通了,比什麼都強,過日子别有什麼波瀾,一眼望到頭,那是最好的。”
“專門做女人的,終究是自己撐得住,手裡要有錢,身邊要有心腹,這日子才能過得自在。”
曹翠芬在《知否》中對明蘭說的話,就像她的人生體會一樣,分享給孫女,也分享給我們這些觀衆,讓我們深有感觸。她對表演事業的執着,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
(聲明:圖檔來源于網絡,如侵權,請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