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秦始皇祖母墓中的長臂猿,獨一無二的物種,是怪物還是神獸?

作者:老曹講史

01 猿中君子

2006年,西安财經大學要在長安區神禾塬一帶建設新校區,結果考古專家在建築工地發現了一座秦國大型墓葬。要按說,陝西這個人傑地靈的寶地,發現古代墓葬沒什麼稀奇,可能你拿個鐵鍬随便挖上兩鏟,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況且,這還是一座被盜墓賊多次光顧,破壞嚴重的古墓。

可是,清理出來的“六馬鞍車”,還是讓考古人員驚喜不已,因為依照“天子駕六”的規制,這座古墓的主人,很可能是一位天子級别的大人物。而随着考古發掘的深入,人們的驚喜很快變成了驚異!這座墓葬中,竟然發現了一具長臂猿的遺骸。以長臂猿殉葬,這在考古史中,絕無僅有。

為了弄清墓主人的身份,專家查閱了大量史料,清理了衆多随葬器物,最終将墓主人的身份,鎖定在了秦始皇的祖母~夏太後身上。

可是對墓中長臂猿的鑒定工作,卻陷入了深深的困境之中。直到中外專家共同合作,耗費了十幾年的時間,才于2018年,在美國《科學》雜志上,公開發表了最終鑒定結論:這隻長臂猿,不屬于目前世界上任何已知的屬種,而是一個全新的物種。

結合晉代古籍《抱樸子》中“君子為猿鶴”的記載,專家們為這隻長臂猿的屬種,進行了新的命名:帝國君子猿。

秦始皇祖母墓中的長臂猿,獨一無二的物種,是怪物還是神獸?

02 傳說很離奇,可惜是傳說

以長臂猿殉葬的古墓;全世界僅此一隻的全新物種,這兩個槽點,足以抓住人們獵奇的心理。而“好事者”不遺餘力地演繹,又讓故事的發展,越來越離奇。

為何以長臂猿殉葬?“好事者”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他們認為的史實):

戰國年間,天下大亂,民不聊生。一隻仙猿從神話中走來,本想匡正抑邪,扶危救世。不料神仙也難敵暴君,竟被秦王嬴政捕獲。

有方士告訴嬴政,此仙猿的猴腦能治夏太後之疾,秦王大喜,撥出太阿,劈開猴頭。但與此同時,宮中也傳來消息,夏太後薨逝。

悲痛之餘,秦王将仙猿陪葬,希望祖母夏太後在另一個世界中,能靠仙猿繼續治療。

君子猿為何僅此一隻?“好事者”搬出了“史料”依據:

《西遊記》中,佛祖口中宣示過混世四猴:靈明石猴、赤尻馬猴、通臂猿猴和六耳猕猴。既然具有長臂這一特征,那麼這隻猴子定是通臂猿猴無疑了。

别看《西遊記》中通臂猿猴僅是記名,沒有露臉。可它在羅貫中的《三遂平妖傳》裡,卻是風生水起,大放異彩。

這隻通臂猿猴化身白猿來到吳越國,嬉笑怒罵,玩世不恭。後被九天玄女降服,帶上天界,打算混個仙位。

據“推測”,可能猴性頑皮,不知犯了什麼仙規,又被貶回了凡間。再一“細細推算”,時間恰好是秦王嬴政在位的戰國未期。

兩件事前後一貫穿,夏太後陵墓出現君子猿的謎團,竟然迎刃而解了。

秦始皇祖母墓中的長臂猿,獨一無二的物種,是怪物還是神獸?

03 夏太後的尴尬

夏太後,又稱夏姬,秦孝文王的嫔妃,秦莊襄王的生母,秦王嬴政的親祖母。雖說夏姬被兒子秦莊襄王尊為太後,可身份其實挺尴尬的,尤其是身後之事的安排上。

丈夫秦孝文王的衆多的嫔妃中,夏姬是最不得寵的一個,不然也不會将她的兒子嬴異人(後來的秦莊襄王)送到趙國去做人質。秦孝文王去世後,依照規制,自然是與王後華陽夫人合葬,被冷落的夏姬根本不夠資格。

兒子秦莊襄王壽數不長,僅活了30多歲,死在了母親夏姬的前面。可即便不是這樣,也沒有母親與兒子合葬的道理。

夏姬則一直活到秦王嬴政即位的第七個年頭,這時的夏姬已經成了秦國最為尊貴的女人~夏太後。但她死後的安置,依然是個大問題:丈夫有人陪;兒子不能陪,無處安葬。

最後還是夏太後自己選了個地方,也就是現在西安市的神禾塬,此處位于丈夫所處的壽陵與兒子所處的芷陽之間,用夏太後自己的話說就是:

“東望吾子,西望吾夫”

因為安置方法特殊,也難怪專家辨識墓主人身份時,費了好大的勁。

秦始皇祖母墓中的長臂猿,獨一無二的物種,是怪物還是神獸?

04 捉猿

以長臂猿殉葬,在考古中确實十分罕見。可這并不代表先秦時期的人們,對這種靈長類生物漠然視之。恰恰相反,當時的貴族,非常青睐這些靈敏的家夥。

《淮南子·說山訓》中說:“楚王亡其猨,而林木為之殘”。“猨”是古人對長臂猿的稱呼,這句話說的是楚王心愛的長臂猿跑進了山林,為了找回長臂猿,楚王砍光了林木。

《楚辭》、《莊子》、《韓非子》這些先秦著作,也時常會出現對長臂猿的描寫,不過這些描寫,大多說的是楚國人對長臂猿的喜愛。

這不奇怪,因為古時候長臂猿的栖息地,廣泛分布在長江流域及其以南,是以對這個物種,楚國人接觸得最多。

從2002年-2005年,陸續出土的裡耶秦簡,被認為是繼兵馬俑發現以來,秦代考古的最偉大發現,為我們研究秦代曆史,提供了寶貴的文字資料。

從這些資料中,人們意外發現,原來對長臂猿的喜愛,并非楚國人的專利,秦國人可能更加癡迷。

到目前為止,已經整理出來的秦簡中,至少有8枚記載了有關長臂猿的資訊。比如秦簡1中記載了始皇31年5月,遷陵縣官府“傾巢出動”捕捉長臂猿的盛況,而這項行動,被朝廷列入了績效考核。

秦簡2中記載:XX縣(縣名殘缺)一次出動150人,抓到了一隻黑色,兩隻黃色的長臂猿,并以巴葵為食物進行喂養。

秦簡3中記載:遷陵縣發給貳春鄉的公文中規定,本鄉捉捕人員少的情況下,隻允許捉一些鳥類,人員多的時候,才可以捕捉長臂猿。

……

抛開細節,至少我們知道,捉猿,是秦朝交給某些縣鄉的政治任務。隻是捉這麼多長臂猿有什麼用呢?一個最可能、也是最直接的推測就是:觀賞。

早在戰國時期,諸侯王室就有自己的私家園林,比如楚國有雲夢、秦國有上林苑。據說秦國的上林苑始建于秦惠文王時期。

雖然資料有限,我們很難知道秦國上林苑内部的情形,但是有一些資料能夠證明:西漢初期的上林苑,是一座皇家的動植物園。司馬相如更是在《上林賦》中明确提到,上林苑中飼養着不同各類的長臂猿。

依據秦漢的傳承關系,我們推測秦朝将捕捉到的長臂猿,放入上林苑等地用來觀賞,想必不會錯得離譜。

秦始皇祖母墓中的長臂猿,獨一無二的物種,是怪物還是神獸?

05 神獸?瑞獸?

中國曆來就有将動物作為祥瑞的傳統,比如麒麟、鳳凰、仙鶴等等。其實長臂猿在古代也有着自己獨特的寓意。

通過很多先秦典籍我們知道,楚國人認為長臂猿代表着“靈活捷巧”。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提到長臂猿“其臂甚長,能引氣,故多壽”。通過“引氣”實作“多壽”,是否有醫學根據我不知道,但李時珍提到的“引氣”,确實是盛行于秦漢時期的“導引術”中的一種。

《 淮南子 · 精神訓 》、華陀的《五禽戲》,介紹“引導術”時,都有模仿長臂猿舒展長臂,爬樹的動作。以此想來,很有可能在秦漢時期,長臂猿是一種長壽的象征。

馬王堆漢墓出土了大量陰陽養生類的典籍,其中多有模仿長臂猿動作的房中秘術。由此看來,長臂猿可能也代表着古人陰陽合和的性愛觀。

還有介紹君子猿的命名時提到的,晉代《抱樸子》記載:“君子為猿鶴”,将猿與鶴的組合稱為君子。

雖說秦漢時期,用長臂猿陪葬十分罕見,但是用長臂猿形象制作的器物卻十分普遍。比如:魯國墓葬出土的“銀質猿形帶鈎”;滿城漢墓出土的“花形懸猿鈎”;成都發現的漢代畫像磚《野合圖》……。

總而言之一句話:在古人眼中,長臂猿不是普通動物,而是蘊含着某種寓意。

我們回到夏太後墓葬的情況,在出土長臂猿骨骼的12号陪葬坑中,還有衆多其它動物的遺骸,包括:豹、猞猁、亞洲黑熊、家養哺乳動物、鶴,以及一些鳥類。

那麼我們是否可以設想,秦王嬴政為了讓祖母在另一個世界中,也能享受雍容閑适的生活,便模仿上林苑的情形,建造了一座地下動物園呢?代表祥瑞的長臂猿,也“光榮”入選。

秦始皇祖母墓中的長臂猿,獨一無二的物種,是怪物還是神獸?

06 物種之謎

長臂猿是大陸現存唯一的類人猿,僅分布在雲南、廣西、海南等保護區内,數量非常稀少,大約有1500隻左右。

但在18世紀以前,長臂猿的分布可是非常廣泛的,在大陸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随處可見。甚至部分專家認為,早期的北方地區也有分布。

可即便如此,作為戰國七雄中,首屈一指的強國,秦國王室所豢養的長臂猿,理應是最珍貴的品種。何為珍貴?物以稀為貴。

是以可以推斷出:帝國君子猿這一屬種,在當時也是十分稀少的,甚至僅在某個狹小地區生活。

漫長曆史長河中,曾廣泛分布的普通長臂猿都日漸稀少,成為了瀕危物種,那麼當時本就罕見的君子猿,滅絕不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嗎?

雖然有些滅絕的物種,能夠以化石、骨骸的形式,證明自己曾經的存在,但也隻能說它們是幸運的。因為絕大多數物種的遺骸,都難以儲存千年,即便儲存了,也未必能被專家發現。

帝國君子猿的出現,既是一個奇迹,可能也是一個好的開端。今天的絕無僅有,不代表未來沒有更多的呈現。

人們喜歡将一些迷題,歸因于神秘力量、神秘事件,這除了獵奇心理以外,還因為這樣更省心、省事。

可這不是科學的态度,對人類思想的開拓、認知的提高沒有任何好處。善用理智的頭腦去思考、探究,便會發現:夏太後墓葬并不離奇,世界萬物可能也不神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