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北風雲——崔浩舌戰群臣,拓跋焘力排衆議痛擊柔然

作者:Piconderoga7

和前幾次一樣,這一次阻礙北魏進一步采取軍事行動的原因還是柔然。拓跋焘即位後雖然兩次對柔然用兵,但效果都不大。始光四年(公元427年,劉宋元嘉四年)七月,聽說北魏在和夏國交戰,柔然就趁機出兵侵犯雲中,聽說北魏拿下統萬之後,就又逃了。當北魏和夏國繼續鏖戰的神麚元年(公元428年,劉宋元嘉五年)八月,柔然牟汗纥升蓋可汗,郁久闾大檀又一次高調宣布自己又回來了。他派自己的兒子率領萬餘騎兵襲擾北魏邊境。拓跋焘盡管下令反擊追擊,但和前幾次一樣,無功而返。

南北風雲——崔浩舌戰群臣,拓跋焘力排衆議痛擊柔然

柔然的反複襲擾無法讓拓跋焘安心完成他的宏偉計劃,是以有效打擊柔然勢在必行。神麚二年(公元429年,劉宋元嘉六年)四月,一場關于讨伐柔然的争論在北魏朝堂展開。和之前幾次不一樣,這次北魏的大臣們都反對出兵讨伐柔然。尚書令劉絜等人讓太史令張淵、徐辯以天象不利勸阻拓跋焘出兵,然後群臣又附和,說張淵等人年輕時曾勸阻苻堅讨伐東晉,苻堅不聽慘敗,都被張淵等人說中,是以他們以此勸拓跋焘不要出兵。拓跋焘聽了之後,有點猶豫不決,這時他想起了崔浩,就把他找來和張淵等人辯論一番再做決定。

南北風雲——崔浩舌戰群臣,拓跋焘力排衆議痛擊柔然

崔浩可是個占蔔高手,是以張淵等人的那套說辭很快就被反駁。張淵等人不服氣,就以柔然的土地對北魏來說是累贅,占領了也是毫無用處,隻能是勞民傷财損兵折将,企圖以此來駁倒崔浩。崔浩對此隻是微微一笑,随即開始反駁。崔浩認為張淵、徐辯雖然精通談論天文,但他們并不了解人間的事情和目前的形勢,他們說的話是漢朝以來的老生常談,已經不适用了。崔浩随後分析,柔然本是北魏的藩屬,後來背叛了。現在出兵就是鏟除叛賊元兇,讓那裡的百姓重新為北魏效力,是以決不是毫無用處的。最後崔浩還狠狠将了張淵等人一軍,崔浩問衆人,既然張淵、徐辯可以深通天文,預知成功或失敗。那麼作為以前夏國的大臣,在攻破統萬城前他們有沒有預測到。如果沒有,就是他們沒有能力不值得信任;如果知道了卻不說,那麼他們本質上就是不忠之人,更不能信。偏偏當時赫連昌也在,張淵等人羞愧難當不再說話。拓跋焘也為崔浩這番精彩的辯論高興不已。

南北風雲——崔浩舌戰群臣,拓跋焘力排衆議痛擊柔然

但大臣們還是有顧慮,因為先前劉義隆曾派使者要求北魏歸還河南之地。他們擔憂如果這時候進攻柔然,劉宋趁機來襲。到時柔然主力又逃了,北魏軍無功而返,而那時劉宋大軍也已深入,國家就很危險了。但崔浩認為,劉宋在得知北魏拿下統萬後,内心已經十分恐懼,不敢貿然行動,即便他們出兵拿下河南,他們也守不住。至于柔然自恃自己所處遙遠,以為北魏奈何不了他們,時間久了防備也松懈了,是以現在一到夏季,柔然就習慣性分散放牧,秋天牲畜肥壯再集中起來,等到天寒地凍時再南下擄奪。崔浩提出應當根據這個規律,出其不意大舉襲擊,柔然必定戰敗。最後崔浩也提出了自己的擔憂,那就是隻怕諸将不肯深入,到時不能全勝。崔浩口若懸河舌戰群臣的表現,終于讓拓跋焘徹底打消疑慮,下定決心大舉讨伐柔然。

南北風雲——崔浩舌戰群臣,拓跋焘力排衆議痛擊柔然

四月庚寅日,拓跋焘下令留太尉長孫嵩、衛尉樓伏連鎮守平城。命長孫翰領兵由西道向大娥山,拓跋焘自己則率軍由東道向黑山進攻,然後一起合擊柔然可汗庭。五月丁未日,拓跋焘率軍抵達漠南,随即就下令舍棄辎重,輕裝行動發動突襲,直逼栗水。此時的柔然毫無戒備,見到北魏騎兵突然殺到驚恐不已,牧民和牲畜更是各種逃竄。郁久闾大檀這次也慌了,趕忙燒了帳篷然後向西逃跑。而大檀的弟弟匹黎先在東部聽說北魏大軍來襲,就率兵前來想救自己的兄長。不料在途中遭遇長孫翰的騎兵截擊,遭遇大敗,他的渠帥數人也被殺。因為郁久闾大檀跑得不知所蹤,導緻柔然各部落群龍無首四處逃散,牛羊這些牲畜也是随意丢棄在外邊,無人看管。

南北風雲——崔浩舌戰群臣,拓跋焘力排衆議痛擊柔然

六月,拓跋焘乘勝追擊,率領軍隊沿栗水西進至菟園水。然後下令分兵搜讨,聲勢浩大,範圍廣闊,東至瀚海,西至張掖水,北越燕然山,一路斬殺俘虜不計其數。原附屬柔然的高車諸部也趁機擺脫柔然,并倒戈一擊,抄掠柔然,然後歸附北魏。柔然各部落前前後後選擇向北魏投降的約有三十餘萬落,繳獲的戰馬也達到百餘萬匹,至于牲畜、車子帳篷更是丢處的随處可見。

南北風雲——崔浩舌戰群臣,拓跋焘力排衆議痛擊柔然

拓跋焘又率軍沿着弱水向西行進,到達涿邪山時,崔浩最擔心的情況出現了,北魏諸将領擔心大軍深入會遭遇埋伏,就勸拓跋焘罷兵而回。寇謙之見狀趕忙向拓跋焘提醒崔浩說過的話,但拓跋焘考慮到這次目的已達到,而且确實不知大檀去哪了,是以準備見好就收,這年七月,拓跋焘下令班師回朝,到達黑山時,将所獲得的戰利品賞賜給手下将士。拓跋焘這次行動可以說是大獲全勝,但還是留下了巨大的遺憾,根據後來得到情報,拓跋焘得知如果再前進兩天,就可以把柔然殘部消滅光,拓跋焘對此後悔不已。

南北風雲——崔浩舌戰群臣,拓跋焘力排衆議痛擊柔然

另一邊大檀因遭慘敗,憂憤之下發病而死。其子吳提繼承汗位,号敕連可汗。柔然至此元氣大傷。八月,拓跋焘回到漠南後,聽到東部高車族部落已經屯駐已尼陂,人畜甚衆,剛打敗柔然,拓跋焘自然不會允許高車族做大。就派左仆射安原等人率領騎兵前往攻之,高車諸部投降北魏的多達數十萬落,至于獲得的馬牛羊更是多達百餘萬。十月,拓跋焘率軍凱旋回到平城,然後下令将柔然、高車投降的部落人口遷徙到漠南,讓他們在東至濡源西達陰山的範圍内耕種放牧,并從中收取貢品和賦稅。同時又命長孫翰、劉絜、安原、古弼等人一同鎮守安撫。

南北風雲——崔浩舌戰群臣,拓跋焘力排衆議痛擊柔然

大敗柔然,北魏的後方終于得以穩定,拓跋焘可以騰出手處理其他事了。#魏晉南北朝##曆史#

南北風雲——崔浩舌戰群臣,拓跋焘力排衆議痛擊柔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