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白絲帶》:誘導和縱容童年的惡,是人性中最“隐秘的角落”01 内外視角制造間離效果,深入探讨童年之惡的内因02 黑白色在鏡頭語言、象征意義和氛圍營造上的作用03 納粹的童年?并不完全如此,電影要審視的是人類社會的共同症結寫在最後

作者:上海正午

最近《隐秘的角落》熱播,探讨了國産影視領域和社會學中的一個“隐秘的角落”:童年的惡。盡管在成人的眼中,孩童是天真無邪的,其實孩童與惡的距離可能比人們想象的更近,因為他們更接近人的本能,沒有成人世界的善惡是非觀,他們甚至懂得借助孩童的身份獲得默許和縱容,進而對成年人的世界進行反擊。

在追劇過程中,我不斷想起了奧地利電影大師邁克爾.哈内克的名作《白絲帶》。這部電影除了有《隐秘的角落》中的懸疑元素、“惡童”主題,還探讨了一些更深層次的問題:

人性的惡來源于本能、誘導還是縱容?暴力會一代一代的傳承嗎?

《白絲帶》:誘導和縱容童年的惡,是人性中最“隐秘的角落”01 内外視角制造間離效果,深入探讨童年之惡的内因02 黑白色在鏡頭語言、象征意義和氛圍營造上的作用03 納粹的童年?并不完全如此,電影要審視的是人類社會的共同症結寫在最後

圍繞着這些問題,哈内克籌備了12年之久,承載着他無數心血的《白絲帶》在上映之後橫掃各大電影節,拿到了第62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榈大獎、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等重量級獎項。在《衛報》評選的新世紀以來最偉大的百部影片中,《白絲帶》高居第21位。

《白絲帶》的故事發生在1913年到1914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前夜,德國北部的一個偏僻小山村,本來歲月靜好的生活突然被打破,醫生騎馬回家的時候被繩索絆倒受傷,一名佃農的妻子因事故身亡,一個智障孩子被人以上帝之名毆打至幾近失明,所有這些惡性事件的始作俑者遲遲沒有調查出來,而村莊裡的縱火案和針對兒童的毒打仍然不斷發生。伴随鄉村教師的深入調查,當真相即将浮出水面時,調查卻因為戰争的炮火臨近而被迫停止,成年人們也把原因歸結到了被迫離開村莊的醫生身上。

<h1 class="pgc-h-arrow-right">01 内外視角制造間離效果,深入探讨童年之惡的内因</h1>

哈内克不屑于用兇殺、懸疑這些商業電影的慣用元素,來吊觀衆的胃口,是以電影也沒有以“查找兇犯”作為目标來進行類型化叙事。其實,在牧師給他的兩個孩子重新綁上白色絲帶時,幕後的兇手觀衆已經猜到了,剩下的問題隻是為什麼,而受傷的為什麼會是鄉村醫生?是什麼引發了純潔的孩子本不該有的暴力行為,而是什麼玷污了象征純潔的白色絲帶?

《白絲帶》:誘導和縱容童年的惡,是人性中最“隐秘的角落”01 内外視角制造間離效果,深入探讨童年之惡的内因02 黑白色在鏡頭語言、象征意義和氛圍營造上的作用03 納粹的童年?并不完全如此,電影要審視的是人類社會的共同症結寫在最後

哈内克在《白絲帶》中努力營造一種對故事真實性不相信的感覺,是以他安排了兩種内、外兩種叙事視角,以制造間離效果。

●内聚焦(孩子的視角)

電影聚焦了6個家庭:醫生、牧師、男爵、男爵助理、男爵保姆以及農夫。家庭暴力頻繁出現,以至于作為承受者的孩子已經習以為常,并自然而然的進行學習和模仿。例如在克拉拉姐弟被施以鞭刑的段落之後,緊接着出現的是智障孩子遭受不明人物虐打的情節。

同時,敏感的孩子們發現了莊重外表下的成年人們的種種不堪:道貌岸然的醫生,和助産婦合謀害死了他的妻子,兩人在妻子遺像前通奸,醫生最終殘忍抛棄助産婦,接着又把邪惡的雙手伸向了自己剛剛 14歲的親生女兒,而他的女兒面對父親的猥亵還要欺騙弟弟說自己在穿耳洞。男爵的妻子大膽說出了自己出軌的事實,男爵助理的妻子面對丈夫痛打兒子隻能默默忍受。這個看起來平靜和封閉的村莊充滿了報複、通奸、亂倫、暴力等,相當壓抑。

影片通過孩子的視角發現罪惡,向觀衆傳達出暴力對孩子的刺激和影響。這些孩子,在耳濡目染的暴力成長環境中,學會了如何施暴,并且變本加厲。他們三五成群聚在一起,不是為了玩耍,他們來圍觀惡性事件的現場不是看熱鬧,而是為了學習和模仿暴力,這讓人不寒而栗。

《白絲帶》:誘導和縱容童年的惡,是人性中最“隐秘的角落”01 内外視角制造間離效果,深入探讨童年之惡的内因02 黑白色在鏡頭語言、象征意義和氛圍營造上的作用03 納粹的童年?并不完全如此,電影要審視的是人類社會的共同症結寫在最後

●外聚焦(教師的視角)

教師的視角是一種“偵探”視角,帶着觀衆們一步步查找事件的真兇,觀衆可以看到:兩個男孩出于嫉妒,在冬天将窗戶打開使剛出生不久的弟弟染上重病,男孩們肆無忌憚地将小女孩推入池塘,小女孩把剪刀戳進小鳥的身體放在父親的桌子上表示抗議;智障小孩慘遭毒打并被戳瞎雙眼,兇手還留下了“為父母償還罪惡”的字條,所有的線索都指向了村裡的那群孩子們。他們遊離在村莊的各個角落,似乎對所有隐秘、罪惡之事都了如指掌。

孩子們不再是純真、美好和希望的化身,他們的心裡充斥着怨恨、冷漠和報複的惡念。以暴制暴成為了孩子們詭異而富有紀律的集體性行為,他們的身上,天然帶着人類獸性的一面,當他們受到成年人的侵害之後,轉而以正義之名審判他人。

《白絲帶》:誘導和縱容童年的惡,是人性中最“隐秘的角落”01 内外視角制造間離效果,深入探讨童年之惡的内因02 黑白色在鏡頭語言、象征意義和氛圍營造上的作用03 納粹的童年?并不完全如此,電影要審視的是人類社會的共同症結寫在最後

大人們在最後顯然是察覺到了孩子們的罪行,但是選擇了輕視和縱容,他們給孩子們系上白絲帶以提醒孩子純潔向善,可正是這種僞善的教育不但沒有糾正孩子們的錯誤行為,還使這種惡意一代代延續,最終走向了更大的悲劇。

<h1 class="pgc-h-arrow-right">02 黑白色在鏡頭語言、象征意義和氛圍營造上的作用</h1>

在電影人挖空心思營造視覺奇觀的時代,哈内克不顧制片方對于票房的憂慮,執意把《白絲帶》拍成一部黑白片,影片中黑色和白色既是對立的又是相呼應的,明顯帶着哈内克的深度思索。

《白絲帶》:誘導和縱容童年的惡,是人性中最“隐秘的角落”01 内外視角制造間離效果,深入探讨童年之惡的内因02 黑白色在鏡頭語言、象征意義和氛圍營造上的作用03 納粹的童年?并不完全如此,電影要審視的是人類社會的共同症結寫在最後

黑白元素的視覺反差。除了白絲帶這個明顯的意象,村莊的外景還是房中的内景,以及人物的着裝都遵循着獨特的黑白搭配規律。屋内的孩子們常被放置在黑暗處,覆寫白紗的窗戶與屋内的黑暗形成視覺上的反差。孩子們手臂上的白絲帶與窗戶的白紗互相呼應,與黑衣黑袍的牧師互相對比,反映出人物内心的糾結和掙紮。電影使用了大量的空鏡頭,比如貨倉起火時,叙事還是一如既往地平靜,沒有半點噪音,鏡頭中一半是白色的火焰、一半是黑色的夜景,這種強烈的對比構圖,給觀衆以足夠的留白,引導觀衆進行思考。

《白絲帶》:誘導和縱容童年的惡,是人性中最“隐秘的角落”01 内外視角制造間離效果,深入探讨童年之惡的内因02 黑白色在鏡頭語言、象征意義和氛圍營造上的作用03 納粹的童年?并不完全如此,電影要審視的是人類社會的共同症結寫在最後

黑與白的象征意義。“白絲帶”的白是無罪和純潔的象征,就像牧師在電影中所說:“白色是純真的顔色,使用白絲帶的初衷是佐助瑪麗規避罪惡、自私、無禮、說謊和懶惰”。而黑色,代表着藏在暗處的肮髒和罪惡。盡管白絲帶象征宗教的限制和道德的禁令,但它并不能限制住人們心中的不滿、怨恨和惡念的滋生,因為這個村莊已經成為一個人性的試煉場,大人們僞善外表下的龌龊,和孩子們天使外表下的邪惡都被黑白色描述出一種靜谧的恐懼感。片尾有個長達三十秒下雪的長鏡頭,茫茫白雪試圖抹去人們的足迹,但來來往往的人群踩出了更多黑色的痕迹,寓意着白色無法掩飾人類的黑色行徑,白絲帶所代表的理想主義,成為了一種反諷。

《白絲帶》:誘導和縱容童年的惡,是人性中最“隐秘的角落”01 内外視角制造間離效果,深入探讨童年之惡的内因02 黑白色在鏡頭語言、象征意義和氛圍營造上的作用03 納粹的童年?并不完全如此,電影要審視的是人類社會的共同症結寫在最後

通過黑白色營造客觀感和距離感。由于故事背景離觀衆較遠,選擇黑白色,通過影像就能給人更多的真實感,因為觀衆的潛意識中黑白片就是曆史的再現,讓觀衆很容易代入到那段曆史的氛圍裡。電影運用許多的長鏡頭、空鏡頭,尤其是一些中遠景鏡頭,機位固定不動,人物在畫面中走來走去,同時加入了教師的旁白,他以講故事的口吻對曆史進行講述,觀衆作為旁觀者審視着發生的一切,進而産生了一種客觀感和距離感。

<h1 class="pgc-h-arrow-right">03 納粹的童年?并不完全如此,電影要審視的是人類社會的共同症結</h1>

非常多的影評都把《白絲帶》歸納為描述“納粹的童年”,村莊裡的那些孩子就是未來的法西斯主義者,是一、二戰的主力軍。但是,哈内克并不認同這種了解,他說:“并不能因為故事的背景設定在德國,就被簡單看成是一部關于法西斯的電影,實際上更準确的說法是關于人性和腐蝕的理想這一全球普遍存在的症結。”

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是一個探讨了幾千年的話題,在中國,孟子的“性善論”和荀子的“性惡論”都有大量的支援者,難分高下。孩子“天真無邪”的這種固有形象,就是“性本善”觀點的延伸。而在國外,人類始祖亞當和夏娃偷吃智慧之樹的果子而犯下的“原罪”,亞當的子孫必須承擔這原罪所引起的審判和懲罰。還有希臘神話中的弑父情結,弗洛伊德的“兒童性欲”和“俄狄浦斯情結”,人們雖不願意卻不得不審視人性裡與生俱來的惡。

《白絲帶》:誘導和縱容童年的惡,是人性中最“隐秘的角落”01 内外視角制造間離效果,深入探讨童年之惡的内因02 黑白色在鏡頭語言、象征意義和氛圍營造上的作用03 納粹的童年?并不完全如此,電影要審視的是人類社會的共同症結寫在最後

哈内克顯然是認同弗洛伊德的理論,他認為每個人的人格源于幼年生活,童年的遭遇、原生家庭的創傷,會給一個人的一生帶來難以抹除的陰影。這個主題在《鋼琴教師》、《趣味遊戲》等以往的作品中都有探讨。

《白絲帶》中孩子們的惡從何而來呢?電影雖然沒有非常明确的指出,但是我們依然可以通過一些人物和情節的設定,看出最大的原因是成年人的誘導、教育和縱容。影片中有兩個象征性的人物:男爵、牧師,他們代表了貴族和宗教,是理性、秩序、權威的擁有者,在村莊的地位就如同上帝一樣,他們因為自己的權威受到孩子的挑戰就施加體罰。比如牧師一家,作為父親的牧師是傳統父權和神權的代表,他注重秩序大于道德,孩子們晚歸會被施以體罰,而且全家都會挨餓,他用權威限制孩子們的行為。

《白絲帶》:誘導和縱容童年的惡,是人性中最“隐秘的角落”01 内外視角制造間離效果,深入探讨童年之惡的内因02 黑白色在鏡頭語言、象征意義和氛圍營造上的作用03 納粹的童年?并不完全如此,電影要審視的是人類社會的共同症結寫在最後

但是這種理念顯然是帶有沖突性的:一方面,他們代表的社會上層倡導孩子們崇拜極端的理性,竭力壓制不一緻的聲音。另一方面,他們又灌輸精英主義,對弱者的暴力和欺淩故意視而不見。這種鎮壓與服從的邏輯深入植入孩子的腦中,并一代代傳承下去,這是孩子們在施暴時毫無罪疚感的原因,也是德國兩次挑起世界大戰的悲劇根源。正如哈内克所說:“任何理想主義走向極端,都會導緻恐怖主義。”

可見,電影的野心不隻是揭露個體暴力存在的根源,而是個體的暴力如何産生集體性和社會性,進而造成人類社會的災難。從原始社會開始,人的最重要天性是“利己”, 搶奪資源活下去,做對自己有利的事,當然就會不知不覺地損害他人。心理學家洛倫茨認為,暴力的來源是生物的自我保護本能。孩子自然也擁有這種天性和本能,當天性被壓制,為反抗的本能創造了條件,這種源自心理壓抑的暴力傾向,一旦養成心理快感而要戒除非常困難,同時這種暴力傾向還具有群體性傳導的趨勢,進而造成了全社會的破壞性。

《白絲帶》:誘導和縱容童年的惡,是人性中最“隐秘的角落”01 内外視角制造間離效果,深入探讨童年之惡的内因02 黑白色在鏡頭語言、象征意義和氛圍營造上的作用03 納粹的童年?并不完全如此,電影要審視的是人類社會的共同症結寫在最後

哈内克是徹底的悲觀主義者,他描述的是一種極端的情況。如果我們跳出電影來看現實生活,對于大部分孩子來說,他們的天真可愛在于沒有需要使用“惡”的地方,隻有少數可憐的孩子,因為生活環境中的成人把“惡”的一面有意或無意地傳導給了孩子,如何防止這種情況,才是人類社會永遠的難題。

<h1 class="pgc-h-arrow-right">寫在最後</h1>

觀賞《白絲帶》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相反,感覺相當沉重和無奈。和《隐秘的角落》一樣,導演的初衷并不是讓觀衆看到“孩子到底能有多壞”,而是在向人們呼籲:客觀地認識“惡”的由來,我們才能更好地引導和發揚“善”。

另外,在這個娛樂至死的時代,邁克爾.哈内克通過《白絲帶》表明,電影這門藝術依然可以像武器一樣鋒利,拒絕娛樂消遣,刺痛人們日益麻木的神經,進而引發社會的反思,這才是一個藝術家最讓人肅然起敬的地方。

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