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熹
來源:藍媒彙
有“中國IT第一記者”之稱的劉韌,因為涉嫌金融詐騙,又攤上事了。他的人生豐富無比,曾經在“中國矽谷”中關村和網際網路大佬們談笑風生,也因敲詐勒索锒铛入獄;他辦過網站,出過書,當過高管和投資人,也被人舉報涉嫌詐騙,這一切的背後,或許都逃不開一個利字。
詐騙疑雲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劉韌這輩子至少有兩次機會可以出現在法制欄目的專刊裡,一次是因為敲詐勒索,還有一次,是涉嫌金融詐騙。
近日,有消息爆料稱嗎,知名IT記者劉韌涉嫌操控安徽文交中心交易,詐騙700多人,報警人擠滿了合肥市警察局大堂。到底這個安徽文交中心是什麼名堂呢?其公衆号的自我介紹稱:它是由合肥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準許設立,由國有資本牽頭組建,主要從事藝術品現貨電子盤交易、文化藝術品投融資服務。上線一年多,總市值就已超過10億元,總成交額達130億元。

據受害者稱,自己是通過網際網路教育訓練,認識了劉韌和其弟子林冰。後來劉韌帶着700多名學員一頭紮進安徽文交所,學員在交了900元學費後就開始運作。突然有一天,林冰在群裡放出了《西廂窺簡圖》這支股最高位時會過萬的言論,當時劉韌等人都在群裡做指導,暗示誘導所有人員賣掉其他所有持倉,集中資金去買西廂這一支,再最高位5000左右開始到6868的三天後進入連續10個跌停,造成了七百多人上千萬的損失。受害者認為劉韌就是莊家,同時披露了從2016年開始疑似劉韌的授課過程。
據業内人士分析,從截圖和聊天記錄看,劉韌涉嫌坐莊、詐騙,牢獄之災或是跑不掉的了。很多人表示不了解,劉韌何德何能有如此多的“腦殘粉”,看劉韌的書,聽他的講課,還把他奉為神一樣的人物。甚至在劉韌出事後,居然還有人公開表示“感激劉韌,我就是受到劉韌的作品影響,才進入這個行業”,如果他将來還能夠改過自新,東山再起,我還願意信任他。
這位曾經的中國網際網路第一媒體人憑什麼這麼牛。
豐富人生
一次無意的閑聊,劉韌的好友說以後要在墓志銘上面寫:一個小知識分子。劉韌則表示我的墓志銘要寫:此人過了豐富的一生。可以說,劉韌的人生的确過得很豐富。
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時候,劉韌整日遊蕩在安徽大學校園裡,他和當時的知識分子一樣,充滿了理想和抱負,文藝而又浪漫,從法國作家司湯達的《紅與黑》到中國古典文學《金瓶梅》,他什麼都讀,這也為他日後的文字工作奠定了基礎。
畢業後,他進入了阜陽電台當記者,并且自學計算機,因為他隐約感覺到,計算機行業正在高速發展。“這才應該是我的方向。”他開始寫評論,并且向北京的報紙投稿。
從阜陽電台失業後,劉韌毅然選擇做一個“北漂”,誰說知識分子不食人間煙火的,我看劉韌從來都是隻認錢的,他來到報社問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我要在這裡工作,一個月能給我多少錢?”
和《紅與黑》主人公于連沉迷于繁華大都市一樣,劉韌也是一個從外省進京的一個小鎮青年,他的血液裡帶着一種“向上爬”的原動力。當作家隻能寫詩,寫小說,當IT記者卻可以近距離接觸和采訪到名人和大咖,他喜歡這樣的生活。
在《中國計算機報》、《計算機世界》摸爬滾打的多年間,許多網際網路的大佬們都成了他的朋友,第一IT記者的朋友圈有多牛呢?以劉韌的老婆生孩子這件事為例,出院的時候找不到車,結果是雷軍專程開着車去接的,當天晚上請雷軍吃飯的時候,丁磊坐着地鐵送DVD來祝賀他。
給兒子起名叫劉帥正的時候,柳傳志問他典從哪來?他說:“季康子問政于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你首先做好自己的事情,大家就都會跟着你把事情做好了。”柳傳志聽了笑着說:“劉韌,你要做多大的事兒啊?”
IT第一記者
90年代末,那是程式員的黃金時代,一個程式員憑着自己“武林秘籍”一樣的源程式,就可以創辦公司,成就自己的事業和名聲。時勢造英雄,劉韌就是英雄們身邊最近的那一個。
英雄們向他吐露心聲的同時,他就用文字記錄下來這些人的内心想法。
他崇拜司馬遷,喜歡看“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記》,努力模仿《史記》寫成了記錄“中關村那些事兒”。久而久之,他的“中關村三部曲”《知識英雄》、《中關村問題》和《企業方法》就這麼寫出來了,而且被年輕人奉為“創業聖經”來讀,他的“中關村三部曲”猶如雞血一樣的存在,不僅影響了新一代的記者,而且有一大批年輕人看了受到激勵,渴望建功立業。
劉韌的本事就在于,每見到一個人,每發生一件事,他總能發現新的東西。同時,他喜歡暗中觀察一切:聚會在哪個酒吧幾點幾分開始,手帕從哪個口袋掏出,講話的聲音幾次哽咽,他運用細節,是以文章清晰而又生動。要不說他是網際網路記者的鼻祖,20年過去了,現在的自媒體不還是沿用着這種方法寫出一個又一個的10萬+。
2000年,劉韌創立了中國第一個部落格社群DoNews,風頭一時無量。5年後,百度在納斯達克上市。在DoNews的辦公室裡,劉韌盯着電腦螢幕,看着百度股價一路從發行價27美元飙升至150美元,空氣中氤氲着的都是财富的氣味,劉韌心裡想,我一定要有一家上市公司。
然後,口口聲聲喊着不融資不上市的劉韌就把DoNews被賣給了千橡集團,他要了1/3現金,另外2/3用于投資千橡,因為他不滿足于完全套現,而是要追求财富翻倍。
财富的誘惑對于劉韌來說太大了,他抵制不住。
DoNews沒有立刻上市,劉韌手裡抱着的這個“熱罐兒”越發變冷,劉韌的興趣也開始轉移了,他迷上了金融、炒股、投資、理财,這或許也可以解釋劉韌憑什麼本事去涉嫌操控安徽文交中心交易。
和周鴻祎相愛相殺
這次涉嫌金融詐騙已經不是劉韌的初犯了,有意思的是,他曾因涉嫌敲詐奇虎360,被周鴻祎舉報,入獄服刑過三年。
前幾天鬧得沸沸揚揚的易到創始人周航和樂視的羅生門事件,帶我們溫習了《伊索寓言》中的一個小故事叫《農夫與蛇》。而劉韌與周鴻祎可能是網際網路界最早版本的“農夫與蛇”。
2001年的周鴻祎還未創辦360,他的3721公司和CNNIC(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打架,很多人一度認為周鴻祎失敗的機率很大。劉韌發表了數篇文章來抨擊CNNIC,每一篇都切中要害,多虧了劉韌的幫忙,周鴻祎沒有被CNNIC打死,反倒幫其樹立起了高大的形象。
兩人随即成為莫逆之交,衆所周知,周鴻祎愛玩音響,為了見證二人“珍貴的友誼”,他也曾送給劉韌一套很貴的組合音響,還給劉韌所在雜志投了大筆的廣告費,劉韌也跟他分享怎麼在網際網路上進行傳播和推廣的心得,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倆人好到穿一條褲子都嫌肥。
可惜,好景不長,奇虎360在2008年進軍殺毒領域的時候,開始了與瑞星的“口水戰”。與此同時,DoNews一夜之間出現了大量有關360和周鴻祎的負面文章和評論,匿名遊客發出的謾罵之聲不絕于耳。
奇虎360發現負面文章後立即與DoNews交涉,希望對方删除不實文章,。然而,劉韌等人不同意,并主動提出“公關費”,10月12日晚,戲劇性的一幕在北京海澱一茶館上演:當劉韌等人從奇虎有關人員手中接過8萬元現金時,早已等候多時的警察沖了進來。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鴻祎是人盡皆知的“周大炮”,劉韌也不是吃虧的主,兩個人性格都十分強勢,再加上涉及到利益沖突,想不鬧翻很難。
劉韌曾說過,饑餓的記者有兩條路,一條投靠企業,靠公關稿過活;一條是當上主筆。
對他來說,他絕不是饑餓中的一個,他是吃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