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貝多芬最受追捧的4首鋼琴奏鳴曲,鋼琴家吳牧野要挑戰它們

作者: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記者 廖陽 實習生 張紫涵

每一年,鋼琴家吳牧野都會精心挖掘一位作曲家同一體裁的一套作品,集結成專場音樂會。從舒伯特、肖邦到貝多芬,三年切換三套曲目。這一次,35歲的他将走近貝多芬。

5月28日,吳牧野将在自己生活的城市上海,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獻上最受愛樂者追捧、也是貝多芬最為著名的四部鋼琴奏鳴曲“悲怆”“暴風雨”“月光”“熱情”。

在自己最熟悉的主場作戰,吳牧野說,他會做一些更有“情”的事情。這場演奏會将推出現場live版,72小時迅速上線音樂平台,并以黑膠唱片形式全球限量發行。

貝多芬最受追捧的4首鋼琴奏鳴曲,鋼琴家吳牧野要挑戰它們

音樂史學家曾将巴赫的48首平均律鋼琴曲和貝多芬的32首鋼琴奏鳴曲,奉為鋼琴音樂中的“舊約全書”和“新約全書”,足見其難度之高。

貝多芬的32首鋼琴奏鳴曲完成于1795年-1822年,長達27年。其中,第8号“悲怆”、第14号“月光”、第17号“暴風雨”、第23号“熱情”,被稱為貝多芬四大鋼琴奏鳴曲。

四首作品誕生于貝多芬創作生涯的早期和中期,期間,貝多芬經曆了愛情的失意、病痛的折磨和孤獨的困擾。

“悲怆”因其戲劇性的優美旋律而為世人熟悉。德國詩人曾這樣描述夢一樣的“月光”,“如在瑞士琉森湖那月光閃耀的湖面上一隻搖蕩的小舟一樣”。創作“暴風雨”時,貝多芬正經曆聽覺衰退和精神危機時刻。“熱情”誕生于貝多芬創作的成熟時期,表現了一種勇往直前的“超人”力量,羅曼·羅蘭稱贊,這是“在花崗石的河道裡的火焰的巨流”。

“音樂演出需要有聽衆參與才是完整的,我希望讓聽衆們感受到他們是被邀請來的,我不願意台上台下有道無形的牆。”吳牧野說,比如“悲怆”第三樂章的回旋曲,問世以來便非常流行,從影視劇的背景音樂到音樂類遊戲都能見到蹤影,“我希望不熟悉古典音樂的觀衆能恍然大悟:原來經常聽到的某些旋律就是來自貝多芬!進而以此為契機,走進古典音樂。”

如果按照創作時期排序,應該是“悲怆”“月光”“暴風雨”“熱情”,為了平衡演出效果,吳牧野把“暴風雨”放在了上半場的結尾,“如果把‘暴風雨’和‘熱情’放在一起,可能會過于熱烈。”

“貝多芬的作品之于我就像生命的脈動,小時候會按着脈動走,但現在,我會跟着内心走。演奏的手法也跟以前不一樣,每時每刻都在更新。”談及眼中的貝多芬,吳牧野形容,“大家看到的是他力量的一面,但其實他是詩意的代表。”

準備貝多芬時,吳牧野也會換一些作品來調節情緒,有時候也不一定彈鋼琴,就是在大街上走走,感受一把自然。閑時,他也喜歡去美術館、電影院或者自駕遊,來補充能量。

吳牧野的巡演走過很多地方,除了大城市的音樂廳,還去了海邊圖書館,甚至為了新疆棉紡織勞工把音樂廳裝進了棉紡廠。

不同環境下鋼琴演奏産生的氣場、帶來的靈感刺激都不一樣,“鋼琴不一樣,觀衆不一樣,海拔也不一樣,濕度和溫度都不一樣,每次都是全新的人生經曆,我會盡量做到最好。”他說。

責任編輯:陳詩懷

校對:栾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