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将至,各行各業大多都會訂購一些月餅來禮饋員工、客戶。
這不,知乎也為長期提供優質内容的大V郵寄了月餅。但沒想到的是,這份表達心意的禮物,反而因#知乎月餅吃了拉肚子#登上了熱搜。

(圖源:微網誌)
一時之間,衆多知乎大V成為了“噴射戰士”,也被網友們調侃,真正成為了“瀉藥(謝邀)”文化。
///
回到正題,知乎月餅到底為什麼會引起腹瀉呢?
說起原因麼,倒不是什麼腦海中第一個會跳出來的食品衛生問題,而是現下最流行的關于“低糖”“減糖”的概念。
知乎上一位擁有263457關注者的大V KellyWeaver 發表了看法:
(圖源:知乎)
在引起社會輿論之後,知乎方面也迅速做出了回報:
從發表的緻歉函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是一次由于低糖月餅配方中,糖醇含量添加不當引起的事件。
我有看到網上流傳的知乎月餅配料表,3款風味的月餅之中,都加入了麥芽糖醇,且在配料排序上都挺靠前,想來含量不會少,另外還能看到有赤藓糖醇、山梨糖醇。
這些都屬于糖醇類甜味劑。
另外,我在看到熱搜後也第一時間咨詢了行業内的資深大咖史見孟老師,他同樣認為,這款月餅的問題是利用麥芽糖醇替代蔗糖時,添加的量太多了。由于代替的是廣式糖皮類月餅中的蔗糖,是以配方量在設計時很容易會過大。
之前一些月餅廠家在無糖低糖月餅中,也出現過類似消費者食用過量後也出現腹瀉的狀況。
可見,即便标注了“低糖”“無糖”的食品,也是不能放肆吃喝。食用超過了一定的量,由于糖醇本身難以消化的特性,就會容易造成腹瀉。
史見孟老師也談到:
“麥芽糖醇其實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安全的,但由于不容易分解吸收,大量食用,就會導緻腹瀉。
隻不過對于量的把握,目前國标中也沒有明确的規定。
雖然知乎原本的目的是想利用麥芽糖醇作為食品添加劑的優勢,以及一些健康上的理念,來回饋優質使用者,但忽略了麥芽糖醇的高添加量會存在隐患,導緻一部分人不耐受。
另外,物極必反,營養學上是很講究這個概念的。什麼好東西,大量食用,都容易産生反作用。麥芽糖醇不是壞東西,但好東西,也要适量。”
現如今,在健康飲食的趨勢下,關于減糖、控糖的觀念已經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認可。
人們清晰地意識到,攝入過多地糖分會導緻肥胖、糖尿病等一系列的代謝疾病。為此糖醇依靠着低熱值的表現力,迅速成為了商家們研發産品時的主流選擇。
市面上标榜着“0糖0卡”、“低糖低卡”的含代糖的食品普及率很高,既能享受甜味帶來的愉悅感,又不會給身體帶來過多的負擔,這不就是理想的選擇嗎?
可事實是,并非所有的糖醇都沒有熱量(赤藓糖醇倒是可以算零熱值),隻是相對蔗糖來說可能沒有那麼高,而且雖然對于安全度的認知比較高,宣傳的也是低甜度、低熱量、營養型、安全性高、口感好、不引發齲齒、不影響血糖值等特點。(宣傳語來源百度百科)
但如果單純認為加了糖醇的食品健康安全好吃不胖,就想要無節制地食用,反而會對身體造成影響。
此次的知乎月餅也是為我們敲響了警鐘!
知乎上另一位擁有着275149關注者的大V 初夏之菡 在她發表的分析帖中,有提及到以澳洲紐西蘭法規作為參考标準的糖醇攝入量。
我們可以很清楚看到,糖醇的品種不僅多,且有高低耐受度的差別,添加量較多的麥芽糖醇就屬于較低的耐受度,這也造成了更容易引起腹瀉的狀況。
另外我認為,雖然在國内的食品中尚未有明确的規定,但是生産廠商也應該自覺在包裝上明确推薦食用量來提醒消費者。
我看到瑞士Ricola利口樂無糖薄荷糖中,就聲稱使用了代糖提供甜味,它在包裝側面就有明确辨別:過量食用容易引起輕微腹瀉。
(圖源:淘寶)
未來,我相信代糖食品的市場競争依舊會很激烈,減糖降糖控糖的趨勢會越來越顯著,但在這流行風口之上,我們更應該發揮出代糖的積極作用,增進技術的革新,提供更多安全性上的解決方案。
此次的知乎月餅風波從另一方面來說,說不定也是為代糖行業創造了新的機遇與挑戰。
最後,你對這次的知乎月餅有沒有什麼想說的呢?可以和我們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