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元春:全球資産價格的此輪上漲不能簡單用泡沫化解釋

作者: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趙子強

10月28日,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在“2021天府金融指數線上釋出會”上發表主旨演講。劉元春表示,目前,全球金融市場的推動力十分複雜,不能用泡沫化來進行簡單總結,必須看到疫情沖擊帶來的各種結構性問題。

劉元春:全球資産價格的此輪上漲不能簡單用泡沫化解釋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

“在整個世界經濟呈現出深度下滑的過程中,各種價格名額出現了一系列的變異。我國股市出現一個明顯的上漲,世界各大股票指數都出現了這種快速的上漲,并且不斷創造曆史新高。整體經濟不景氣的同時,全球房地産價格卻出現了持續上揚。2020年全球房地産價格上漲了5.3%,達到了過去15年的新高,租金價格上漲了1.8%,2021年延續了這種态勢。大宗商品價格指數攀升幅度同樣很大。”

由此形成了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就是實體經濟的低迷與資源脫實向虛密切相關,是以經濟複蘇可能需要對金融進行整頓,需要快速退出貨币寬松和刺激政策,使金融泡沫得到很好的抑制,使各種資源回歸實體經濟,進而推動宏觀經濟的良性循環。

與這種觀點相比對的一種主張,就是要快速加息,退出量化寬松和寬松政策,治理房地産泡沫和其他泡沫,出台新的需求擴張政策。這種主張是一種大衆流行的主張,但是我們會看到,簡單傳播這種主張,可能它的研究基礎和理論基礎并不是很紮實。

首先,從估值來看,難以得出過高結論。比如說目前來看标普500、德國DAX30指數、東證500指數市盈率的比較圖,就會發現一個問題。标普的市盈率達到了21.2倍,目前德國DAX30指數是15倍,東證500指數是13.58倍。如果以歐洲的參照來衡量,能得出美國的市盈率是過高的結論嗎?把中國的醫療行業和美國的醫療保健行業進行對比,美國的市盈率比A股同樣闆塊的市盈率要低很多。再看一個闆塊,就是飲食行業和服務行業,大家會看到沃爾瑪不到21倍,海天味業109倍,伊利股份35倍,金龍魚98倍,寶潔這些公司隻有22倍。如果把這些進行對照來看,可能我們很難得出目前美國股市泡沫非常明顯的論斷。

其次,美國房地産的風險性還并不是很高。目前美國房價漲得很快,是不是漲得快就是有泡沫?美國的存貨目前急劇下降,而供給也急劇下降,導緻供求出現了缺口。在世界比較來看,第一位的是法蘭克福,然後是多倫多、中國香港、慕尼黑、瑞士等等。邁阿密、洛杉矶等隻位于12位或13位,也就是說跟世界相比,美國房地産的風險性還并不是很高。更為重要的,如果我們研究美國購房者的主體,大家就會發現這一輪美國購房主要以高收入群體為主,并且房價上漲最快的主體也是一些獨棟别墅。

第三,資産價格的上揚原因複雜。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原因有很多種,比如需求複蘇,發達國家基礎設施投資計劃大規模推行,比如供應鍊瓶頸限制以及産業鍊供應鍊服務體系的全面重構,進而導緻新舊體系轉換過程的不暢。

是以,劉元春表示,要對于全球市場的這種變化,特别是美國在量化寬松退出時是不是會産生強勁的退出恐慌,還是不是與上一輪所帶來的2008年-2009年帶來的這種沖擊那麼大?我們所提供的結論,1.是全球金融市場的推動力十分複雜,不能用泡沫化來進行簡單的總結、簡單的認識,必須看到疫情沖擊下帶來的各種結構性問題十分重要十分複雜。2.世界金融與實體經濟的分化依然在相對合理的範圍,結構性因素與超正常刺激政策可以提供一緻性的邏輯說明。3.在疫情、短期結構性問題的沖擊下,提升實體經濟的方法可能不一定是一些人所提供的進行金融全面的控制,或者對于實體經濟持續簡單的刺激,這裡可能需要的組合關系比我們傳統的一些觀念要複雜,是以穩健複蘇帶來的政策對沖面臨的風險可能比疫情本身更難控制。未來,在權衡增長複蘇與風險釋放時,必須加大對于短期和中期結構性這種問題的關注。

(編輯 李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