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玩豆瓣的朋友可能注意到了,最近一部電影悄悄登上趨勢了第一名,不僅擠下了年度最熱劇《隐秘的角落》,評分更是讓人咋舌的9.6的高分,百分比可以看出大頭全是五星推薦,次之為四星。
熟悉音樂劇的朋友自然知道這部神劇,那就是斬獲十六項托尼獎、預售即售空的年度神劇《Hamilton》。

《漢密爾頓》原是百老彙的一出經典音樂劇作品,根據美國第一任财政部長、美國開國元勳之一的亞曆山大·漢密爾頓本人經曆改編而來,劇中音樂以Hip-hop為主,穿插了Jazz,R&B, Tin Pan Alley 等多種風格的歌曲。
影版電影版時長160分鐘,将電影風格和舞台錄制進行融合,原劇演員托馬斯·凱爾擔任導演,爛番茄99%鮮、MTC90分均為獲年度最高分,迪士尼更是為制作這一版本花了7500萬美元的版權費。
對于不少音樂劇迷而言,觀看影版《漢密爾頓》更像是踏上一次朝聖之旅,外媒更是将該片評價為“年度流媒體盛事”。
無須多言,這份亮眼的成績單已然是它交出的最好答卷。
<h1 class="pgc-h-arrow-right">01</h1>
這樣一部看似冷門的,以曆史人物為題材的音樂劇,為什麼會吸引無數觀衆買賬,劇版影版雙雙口碑爆棚?
奧巴馬如此評價本劇之是以如此成功的最重要理由:它講述了一個真正的美國故事。
用奧巴馬的話來說,漢密爾頓就是美國精神的化身:移民、年輕、混亂和饑渴,而他成功的原因也是支援美國走過240年曆史的原動力。
個人認為本劇之是以成功,最大的亮點在于對每一個人物的不偏不倚:Hamilton縱然是國父,也因沉迷溫柔鄉,導緻事業危機, Aaron Burr看似反派,實則有自己的追求與堅持,更别說看似隐忍實則堅強的Eliza。
它不評價,隻是把人物的一生客觀公正的呈現出來,展現在你眼前,讓你自己選擇如何去評判。
<h1 class="pgc-h-arrow-right">02</h1>
<h1 class="pgc-h-arrow-right">Aaron Burr</h1>
在美國開國人物中,再也沒有比Aaron Burr更難捉摸的了,人們始終沒有弄清他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
讓Aaron Burr,一個劇中的“反派角色”在開場叙述漢密爾頓的故事,LMM表示這是他在向Andrew Lloyd Webber的一種緻敬:
“我曾跟韋伯爵爺說過,讓伯爾來講漢密爾頓的故事,正是對《貝隆夫人》和《耶稣基督萬世巨星》的叙事結構的一種緻敬,讓對立角色來講述主角英雄的故事”,這種良心不安的反派叙事者與悲劇的英雄主義主角産生的對立,非常接近《耶稣基督萬世巨星》裡營造的那種緊張感。
在兩個故事中,我們都可以看到兩位有各自理想主義的主角(耶稣和猶大)從最初的關系密切,因意識理想的不合走向分裂,最終一方害死另一方。
電影《莫紮特傳》裡采用的也是這種叙事方式,由劇情裡害死莫紮特的反派薩列裡從影片的開始作為叙事者。另外奧地利音樂劇《伊麗莎白》也是這樣,讓殺死主角伊麗莎白的刺客魯契尼從開場就擔任叙事者,來引出主角伊麗莎白與死神兩位主要人物的鬥争。
通俗作品最大的弊病是把人區分為簡單的好人與壞人,然而世間之事複雜高深,正如那句話所說:人們都相信自己是複雜的好人,别人是單純的壞人。而高雅作品善于展現人的多面性,這就是通俗作品與高雅作品最大的差別。
看似是本劇最大的反派Aaron Burr,緻死Hamilton的副總統,他出身富貴,畢業于普林斯頓大學,渴望成就一番事業,卻總是與機會擦肩而過,他習慣瞻前顧後,看見漢密爾頓成功時縱使内心不平,多年良好的教育讓他隻能隐忍,安慰自己沒關系,我要做的是繼續等待。
感情上也是如此,他深愛的人是别人的妻子,無法光明正大的在一起。
Aaron Burr認為,Hamilton對他一直不公平,但他都容忍了,Hamilton不但沒有收斂,還變本加厲,于是他決心算總賬。
他多年來的被Hamilton壓人一頭的憤懑不平,摧毀了他引以為傲的理智防線,最終在嫉妒中與Hamilton決鬥,結果是他赢了,但他卻為自己沖動魯莽的行為深感懊悔。
他是最有可能與Hamilton成為至交的人,骨子裡都好鬥,争強好勝,但正是因為出身天差地别,不得不在性格趨勢下,使得他們走上了各自的路,有了不同的立場,最終你死我活的結局也不是不能預料到。
70多年後,一個秋天的下午,兩名學者到伯爾的墓前憑吊,其中一位念念有詞:“他是個多麼被人誤解的人啊。”這位學者是伍德羅·威爾遜,曆史學家,普林斯頓大學校長,後來的美國第二十八任總統。
<h1 class="pgc-h-arrow-right">03</h1>
<h1 class="pgc-h-arrow-right">Schuyler sisters</h1>
大姐Angelica思想獨立,重視女性權利,妹妹Eliza性格溫吞,唯一做的勇敢的事情就是選擇Hamilton。
Angelica深知妹妹的個性,如果自己說喜歡Hamilton,Eliza會選擇退出。
出于作為老大的責任感,Angelica忍痛介紹他們認識,看着他們相知,相愛,最終走進婚禮殿堂,隻能在想象中訴說自己的情意。
讓人震撼的,是她在Hamilton婚禮上唱的那首《review》,她一一訴說對Hamilton的情意,她知道Hamilton必将有所成,但他們太過相似注定無法在一起,他永不滿足,而她也是。
剛開始結婚的幾年,Angelica還是忍不住和Hamilton私會,但心中對Eliza的愧疚戰勝了私情,她選擇和Hamilton分開,随後嫁給一名富商。
Hamilton49歲就去世了,Eliza獨自撫養七個兒女長大成人,她比Hamilton多活了整整半個世紀,即使眼盲耳聾,仍保持着高貴與典雅的氣質。
沒人知道Eliza是怎麼在失去愛子和夫妻後獨自活下來的,正如我們永遠無法得知在整理遺物時Eliza在想些什麼。
她把餘生都用來拯救Hamilton的名聲,整理Hamilton留下來的浩如煙渺的遺作,建立第一所孤兒院。
作為鮮為人知又聲名狼藉的開國元勳,Hamilton是不幸的,但Hamilton又是幸運的,因為有這樣一名偉大的妻子。
<h1 class="pgc-h-arrow-right">04</h1>
<h1 class="pgc-h-arrow-right">Alexander Hamilton</h1>
《漢密爾頓》的開場,是一段三分鐘的關于漢密爾頓的介紹,漢密爾頓的早年經曆,他一生中重要的事件,人物,後世評論,一個多餘的詞都沒有。
本劇主角Hamilton,是一個典型的美國夢的縮影:他出身卑微,親人相繼離世,無依無靠,卻最終成就一番偉業;他勤勉努力,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是以才能脫穎而出,成為十美元上的國父,改變曆史程序。
他巧言善辯,在立憲會議上力壓全局,憑借三寸不爛之舌制定修改了憲法,建立了強大的中央政府和中央軍隊,不僅如此,他一手創立的金融機制使美國快速地在戰後實作經濟繁榮,還左右了前三屆總統的選舉。
但他也和普通人一樣有瑕疵,因為前途選擇自己沒那麼喜歡的妻子Eliza,會因為桃色新聞差點斷送整個政治生涯。
感情上Hamilton更是一筆爛賬,他無依無靠隻得攀附Eliza,結婚幾年還是放不下大姐Angelica,選擇與她私會,在空虛寂寞的時候甚至被賣春女威脅,但他同時對戰友無條件信任,和長子Philip情誼深厚。
對于死亡的憂慮貫穿了全劇,Hamilton在年少時目睹家人相繼離世,使得他頓感生命無常,是以他日以繼夜,刻苦鑽研,生怕偉業尚未完成就已英年早逝,即使在戰場時也告訴自己不能死,要活下去,見到自己剛出生的孩子。
對于自己一生的對手Aaron Burr,Hamilton剛開始是抱着虛心的态度去接近的,他如此渴望機會,甚至在第一次見面就表達了自己的心情,一向以保守心态示人的Aaron Burr自然是無法認同Hamilton,與Aaron Burr不同,Hamilton知道自己要什麼,即使兩人不歡而散,也沒有影響他接下來的判斷。
他的自信果斷,殺伐果決,使得他一路勢不可擋,但多年前埋下的禍根,早已悄悄發芽。
正如《漢密爾頓傳》中描寫的那樣:他始終沒有學會像一個成熟的政治家那樣收放自如。他的上司理念高尚,但有局限性:他認為,一個真正的政治家在必要時不能屈從于民意,而要幫助群眾擺脫幻想或自我陶醉的狀态。漢密爾頓生活在一個單純的道德世界,不擅長與人妥協或達成共識。
按理說Hamilton可以活得更久,正是因為與Aaron Burr接觸,他看不慣Aaron Burr的猶猶豫豫,言辭激烈,無疑給Aaron Burr内心深處栽植了一顆嫉妒的種子,每每他在事業場上春風得意,Aaron Burr便心裡更嫉妒一分,直到漸漸被吞噬,最終在一時沖動下,做出無法挽回的行為。
結尾的總結篇,從多個角度回顧Hamilton一生。卻又提出“誰死、誰生、誰講述你的故事”的诘問。
<h1 class="pgc-h-arrow-right">最後</h1>
作為觀衆而言,本劇的成功很大的程度上在于對曆史人物的祛魅:波瀾壯闊的曆史,遙不可及的偉人,曾經也是跟我們一樣有血有肉的人,他們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感情,他們的魅力不僅僅是最後留存下來的個人介紹,更重要的是他們曾經留在這個世界上的痕迹,他們曾經和我們一樣在這個世界上生活,笑過,迷茫過,掙紮過,同樣的經曆,即使是在21世紀的今天使觀衆也能為之共情。
這部劇的成功之處,除了紮實的劇本,耳目一新的表演方式,參演人員的全情投入,我想美國觀衆通過觀影,不自覺的會油然而生一種自豪感,更多的是進行了一場無形的愛國教育。
正如開場唱的那樣:
There's a million things I haven’t done
還有千萬未竟之事為我等待
But just you wait!
隻請你們等着看!
你可以成為你想成為的任何人,縱使Hamilton在如此苛刻的環境下,仍然成為一代偉人,你還有無數未竟之事,一如既往的透露出美國式心态:樂觀、自信、永不放棄。
緬懷偉人的意義在此,腳下每一片土地,都是他們曾經真實的站立過的。
影版以一種真實記錄的方式,将遙不可及的過去的曆史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呈現在觀衆眼前。
偉大作品縱使與我們時代背景不同,故事不同,但背後透露出一樣的人文關懷,關于愛,死亡,生命,這些與我們每一個人息息相關。
用曆史的眼光看,在疫情影響下全球陷入危機感到迷茫的今天,這無疑是一劑強心劑,慰藉了我們孤寂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