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郵政博物館——漸行漸遠的郵差

郵政博物館——漸行漸遠的郵差

青春年少讀書時,書信是和同學朋友聯系的主要方式。我永遠忘不了九十年代初的一個聖誕前夕,收到紛至而來的聖誕賀卡,喜悅讓我抑制不住好奇,忍不住在課堂上,悄悄地把手伸進課桌,拆封打開賀卡,安靜的教室瞬間響起了聖誕音樂,我惶恐地躲避着老師的目光——收到的是一張音樂賀卡!

随着通訊的發達,書信、賀卡已成往事。

上海郵政博物館

位址:上海虹口區天潼路395号

交通:地鐵4号線、10号線、12号線

停車場:上海郵電俱樂部停車場

開放時間:9:00-17:00

門票價格:免費

上海郵政博物館。原名上海郵政總局。上海市中國近代郵政的發祥地之一,曆經了海關郵政、大清郵政的幾度滄桑。

這幢大樓是歐洲折衷主義建築學的代表作。曾被列為當時上海十大建築之一。

1922年由協澄洋行設計,辛豐記營造廠施工, 1924年11月竣工。占地6400多平方米(約9畝),建築總面積25294平方米,建築高度51.16米,當時總造價320萬元。

郵政博物館——漸行漸遠的郵差

主樓高四層,轉角處大廈實高八層,大廈為17世紀的意大利巴洛克風格,格調典雅、氣勢雄偉。立面采用英國古典主義手法,而主立面則圍以貫通三層的科林斯柱式列柱支撐的古羅馬建築風格,展現郵政的公正與莊嚴。

從兩側旋轉型樓梯進入1200多平方米的二樓營業大廳,可以容納6隻籃球隊同時上演籃球比賽。是以當時又有"遠東第一廳"的美稱。

郵政博物館——漸行漸遠的郵差
郵政博物館——漸行漸遠的郵差
郵政博物館——漸行漸遠的郵差
郵政博物館——漸行漸遠的郵差

1989年該建築被列入上海市首批優秀近代建築名單,

1996年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名單。

郵政博物館——漸行漸遠的郵差
郵政博物館——漸行漸遠的郵差
郵政博物館——漸行漸遠的郵差
郵政博物館——漸行漸遠的郵差

建築的大廈為巴洛克式。牆面為細粒水刷石粉面,臨天潼路一面為紅磚牆面,頂部有青銅塑像。南面正中為希臘神話的信使Hermes,戴有翼帽,手執雙蛇纏繞與信鴿之杖,腳生翅。Hermes為信使與商業之神。Hermes左右為女神,執筆和書信,邊上有一地球;北面中為愛神,執飛機與書信盒,左塑像執火車頭,這些雕像在"文化大革命"中曾遭到破壞。

郵政博物館——漸行漸遠的郵差

2004年江澤民主席為博物館題寫了館名"上海郵政博物館".

郵政博物館——漸行漸遠的郵差

2006年1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一樓為郵政博物館,二樓則恢複到幾十年前的原貌,重制當年"遠東第一廳"的雄風。

郵政博物館——漸行漸遠的郵差
郵政博物館——漸行漸遠的郵差

郵電博物館建築本身就是藝術,值得品味。

在郵政博物館底樓寬敞明亮的中庭内有一輛标有"大清郵政滬局"字樣的馬車模型靜靜地伫立着,右側是于1917年購置的第一輛郵運汽車實體模型。中庭另一頭,一架墨綠色的用于上海第一條定期航空郵路的飛機模型懸在空中。

郵政博物館——漸行漸遠的郵差

二樓,能看到1896年3月20日光緒皇帝準許開辦國家郵政的奏折,這一天後來成為了中國郵政開辦的紀念日。奏折陳列櫥窗不遠處的郵筒上有大清郵政四字,郵筒上盤着蟠龍。

郵政博物館——漸行漸遠的郵差
郵政博物館——漸行漸遠的郵差

在這裡,你能看到1878年中國發行的第一套郵票--大龍郵票,當你用手去摸它時卻是空的,因為這兩枚郵票是利用光學技術制造出來的虛像。

在這裡還能看到世界各國第一種郵票(前50位)展闆。展闆詳細羅列了前50種郵票的發行時間,發行國或地區,面值等基本内容。

在這裡,你可以看到法國的心形郵票、中國的三角形郵票、波蘭的絲綢郵票、瑞士的木頭郵票、瑞士的巧克力香味郵票......也能看到清代海關郵政郵票,包括小龍郵票和為配合慈禧太後六十壽辰而發行的萬壽郵票等珍品。以及大清郵政郵票,中華郵政郵票,解放區郵票和新中國郵票。其中鎮館之寶"綠衣紅娘",存世量迄今僅10枚。

郵政博物館——漸行漸遠的郵差

你還能,看到清代和民國時期的郵戳。

郵政博物館——漸行漸遠的郵差

一百多年前的郵箱

郵政博物館——漸行漸遠的郵差

乘坐電梯直達五樓,郵政大樓樓頂建有屋頂花園。在屋頂花園能欣賞到巴洛克風格的鐘塔,鐘塔的兩側鑄有雕塑,一組為三人持火車頭、輪船和電信電纜模型,象征交通和通信的發展;一組為希臘神話中的通信之神和愛神,象征郵政是溝通人間情感的使者。

郵政博物館,沉甸甸地承載了郵政的往事,記錄了它的曆史,向我們呈現了諸多珍貴的郵票,也向我們展示了它的建築之美,是一個值得伫留的地方,也讓我想起那漸行漸遠的綠色郵差背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