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暴力而從容:别在家具城惹我。《伸冤人》

作者:楓仁視角

在反派的世界裡,都清楚的一條守則是:别在家具城跟成龍打架。

今天這部電影的主角,也堪稱另一個“家具城戰神”,用電鑽、錘子和汽釘,就團滅了一個俄羅斯的黑幫。

暴力而從容:别在家具城惹我。《伸冤人》

丹澤爾華盛頓主演的《伸冤人》。

主角麥考爾是個特工,精心設計自己死亡的假象,脫離了之前的生活。

在妻子死亡後獨居,過着嚴格自律的生活,白天在家具城打工,晚上固定到一家咖啡館看書。

除了過于獨來獨往,整個人就像一個最平靜和善的鄰居大叔,樂于助人,很少生氣。

暴力而從容:别在家具城惹我。《伸冤人》

為了拯救一個被迫賣淫的雛妓,麥考爾跟一個俄國黑幫談判,失敗後團滅了整個分點的人,從此惹來黑幫的報複。

在一系列鬥智鬥勇過後,麥考爾團滅了黑幫總部派來的殺手,順便殺上老巢,結果了黑幫老大。

暴力而從容:别在家具城惹我。《伸冤人》

這是個中規中矩的故事,除了人設比較獨特,劇情其實并不算出彩。但是丹澤爾華盛頓很好地塑造了一個從容優雅、習慣暴力的特工形象。

精準的強迫症殺手

他的打鬥精确到秒,對于暴力有着自己的一套行為流程。

從影片開始的環境介紹,就告訴别人他是一個自律到有強迫症的人,床鋪整齊,家具簡單,一絲不苟。

暴力而從容:别在家具城惹我。《伸冤人》

喝咖啡的時候也是,書本邊緣對齊桌子,杯子和勺子擺放整齊,茶包都是疊好的。(别問我為什麼來咖啡店喝茶包)

暴力而從容:别在家具城惹我。《伸冤人》

而這些鋪墊,在他第一次殺人的時候再展現了一遍。反複關了三次門,計算好時間一共16秒,每一個動作都毫不浪費,沒有拖泥帶水,一切按計劃來。

暴力而從容:别在家具城惹我。《伸冤人》

他不僅能控制赢的結果,更能控制赢的過程。

這或許是訓練有素的結果,一個特工經過長年累月的殺人訓練,已經具備了豐富的經驗,可以對任何場面進行掌控,細節到每一個道具,每一個動作,目的性極強。

雙雄對決,不守規則未必赢

但是我更傾向于另一種解釋,那就是他本身就是一個具備強迫症特質的人。

編劇給了主角這樣一個人設,就像給了他一個必須遵從的人性弱點一樣:殺人機器是不會有恻隐之心的,而擁有感性,才是這個角色差別于别的暴力機器的特征。

這點在他跟反派殺手尼古萊的交流中就有展現:

暴力而從容:别在家具城惹我。《伸冤人》

他的程式性的行為,已經是他本人的一部分。是以當我們看到他同時具備殘忍冷血的暴力行為和樂于助人的溫情時刻的時候,并不會覺得突兀。

與此對應的就是反派殺手尼古萊的行為:麥考爾精準有效,暴力是手段;尼古萊張狂混亂,暴力是目的。

暴力而從容:别在家具城惹我。《伸冤人》

效果是一樣的,他們都明白如何有效殺人,甚至在能力上是接近同一級别的。

籠子裡的野獸

他本身就是一台訓練有素的戰争機器,并不排斥暴力。是以當這台戰争機器放到社會中的溫情時,形成的反差就給人不一樣的體驗。

暴力而從容:别在家具城惹我。《伸冤人》

或許也是為了保持這種反差感,麥考爾在整部劇沒有開過一次槍,或是徒手解決對手,或是利用身邊的工具,把看起來無害的日常用品,變成殺人利器。

特别是結局的家具城打鬥,用了足足半個小時的篇幅。麥考爾把家具城改造成充滿陷阱的戰場,那些常見的家具,在麥考爾手中就變成了殺人利器。貨架成了戰壕,扳手成了武器,汽釘和電鑽就是槍支彈藥。

暴力而從容:别在家具城惹我。《伸冤人》

現實生活就是籠子,規範着我們的行為。影片中麥考爾是籠子裡的野獸,但他是叢林中厮殺勝出的野獸,自願待到籠子裡。

這種反差讓這個角色張弛有度,變得豐富立體,尤其能帶給觀衆想象空間。

他既與現實社會有關聯,又不是我們生活中能遇到的任何一種人。就像我們每個人都曾幻想成為的英雄一樣,這部電影把每個人日常生活中有過的恣意想象,具體成了某一個人。

暴力而從容:别在家具城惹我。《伸冤人》

又或者說,即使你不期待成為麥考爾這樣的人,你也一定會希望有一個這樣的朋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