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寫點兒什麼,怕久不動筆大腦或有些許退化。晚上我又把奧斯卡影帝丹澤爾.華盛頓主演的“伸冤人”重新看了一遍。其實這部影片剛出來時,完全是因為主演丹澤爾的加持我才看的,依舊水準線上,沒讓人失望(丹叔的電影真的部部經典)。整部電影表現相當亮眼,個人感覺實屬上乘佳作。

影片雖然套路并不新穎,依然是典型的好萊塢動作片,反派仍然是俄黑幫,但整體情節卻時不時帶給人一種酣暢淋漓的情緻。黑幫惹了一個漂亮國公民(麥考爾),麥考爾雖表面是一個其貌不揚的中年大叔,但大隐隐于市,他的真實身份是前黑色行動突擊隊成員,正兒八經的頂尖特工。隻是厭倦了那種暴力生活而脫離組織,以假死的形式改頭換面來到了波士頓,成為一家裝建材超市的員工,過着朝九晚五的普通生活。他喜歡固定去那一家餐廳并在固定位置擺好餐具及書刊,井井有條,一絲不苟,貌似有強迫症。這一天他在餐廳看書時認識了愛琳娜,并了解到了她的悲慘人生。愛琳娜是一個被俄羅斯黑幫控制的雛妓,盡管沒有自由,但她想成為一名歌手。某一天愛琳娜被逼接待了一個令人生厭的肥胖富豪,貌似服務期間出了問題,黑幫為了殺一儆百,把愛琳娜痛打一通。麥考爾正義感爆棚,要為她出頭,讓她徹底脫離這糟糕的一切。遂一人獨闖俄黑幫住波士頓分部,話不投機,直接團滅。此處是影片剛開始就來的一個小高潮,讓人眼前一亮的感覺。“丹澤爾”向我們展示了什麼是頂級特工,冷靜的思維,利落的身手,16秒團滅俄黑幫波士頓分部全體成員。影片抛棄了以前像施瓦辛格、史泰龍等那種老套的肌肉碰撞,而代之以招招緻命的專業殺招,感覺這才是現實該有的感覺。
俄黑幫當然也非等閑之輩,立馬派出專門處理幫派棘手事務的頂尖“殺手”帶領一小隊“精英”開始追殺麥考爾,經過多番交手,終于在麥考爾工作地迎來了終極對決。該處又來一個高潮,場景布置、動作設計以及各種就地取材的殺敵手段等實屬驚豔,配之以激情澎湃的音效,壞人紛紛倒地,搞定。本以為這就是結局了,結束了。但畫面一轉,來到了俄黑幫總部,麥考爾直搗老巢以技術手段讓黑幫boss觸電身亡,徹底了結了這一切。
整部電影,麥考爾向我們展示了什麼叫完全徹底、幹淨利落。黑幫boss,受賄警察、腐敗官員等等都被其一人之力一窩端,真正的漂亮國做派!其實好萊塢大片普遍都貫穿一條文化主線,也就是漂亮國的價值觀,像個人英雄主義,世界警察等等。當然了也是拜兩次世界大戰帶給其的豐厚利潤帶來的極度自信!所謂善惡終有報,懲惡揚善是這類題材電影的一貫結局。生活重回平靜,愛琳娜可以為實作她的夢想而努力,麥考爾則繼續隐居。